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草人文稿之如梦-32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220 次更新:2023-12-18 举报

《金刚经心经白话》后

用大文化概念来说佛教,佛教是一种文化;从小文化概念来归类,佛教属于宗教。

是宗教,就会带有宗教的色彩和特征。佛教的教义许多地方跟我国儒家学说的“仁爱”是相通的,但儒家学说不是宗教,因为它不带有宗教色彩;而佛教的某些经文或后人的论典或某些形式带有宗教色彩和特征,所以国家把它列为宗教。

可是,是宗教我们就认为是迷信,这样的认为未免过于偏颇、片面;当然,“也应当承认到后来佛陀被神化了的事实”――赵朴初语(见赵朴初著《佛教常识答问》第二章)

赵朴老还说,他看过曾是毛主席的勤务员李银桥写的书:有一天,毛主席在延安出门散步,对李银桥说:“我们去看看佛教寺庙,好不好?”李银桥说:“那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你懂吗?”

赵朴老还介绍说,1957年他陪一位柬埔寨僧人见毛泽东主席,主席问他:“佛教有这么一个公式――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有没有这个公式呀?”赵老说:“有。”毛主席再问:“为什么先肯定,后否定?”赵老说:“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

佛教是一种圣人的智慧文化。佛教是教我们如何解脱烦恼和痛苦的;解脱烦恼和痛苦,便是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的根本宗旨。

人生为什么会产生烦恼和痛苦呢?是因为人对世间的一切相、物态持迷惑与执著的态度,其根源就在于人对世间万事万物执持为“实有”,而没有透过现象看到“空无”的本质。

生存在“欲界”里的人(佛教称我们居住的世界欲界)充满着欲望。欲望首先导致人去分别、比较,跟周围的人比财富、比地位、比享受,比衣、食、住、行。而带着比较的心态去生活的人,永远也不会满足于当下的生活正是这种不满足,招来了烦恼和痛苦。由于有了分别比较,才导致人去竟争,出现权力、名利、职、财富等诸多竟争出现人与人竟争、家与家竟争、国与国竟争等等正是为种种竟争,使人活得疲惫不堪。

竟争的目的是为了占有,而人的占有欲又会不自觉地膨胀:别人有的,我得有;别人没有的,我也得有。就这样,人会在欲望的追逐中迷失了自己,甚至导致道德沦丧,最终让经济繁荣的社会失去了繁荣的意义,甚至失去了人存在的价值。欲望是人生命内在的希求,生命内在的希求太旺盛,会给自己带来诸多烦恼和痛苦

正如佛家有一首偈语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意思是说,生活在欲望中的人总是不停地向外追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会痛苦得像被箭射中一样。

要想解脱烦恼和痛苦,首先要从欲望中解脱出来;要想从欲望中解脱出来,首先要认识到世间的一切名利、地位、美色都是虚的,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暂短、转瞬即逝的。

所以,佛陀教我们要从“缘起”的角度看世间,建立起“正观”,去认识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其本质都是空无自性的;教我们“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正知正见去观察一切现象。佛陀还教我们要建立起“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极乐世界”等知见信仰,在现世中弃恶扬善、解脱自我、自度度人,最终实现涅槃境界而生极乐世界。

人的一生确实有许多的困惑烦恼痛苦,世间的一切学术都无法解决人生这一难题,唯有佛法能正确观照人生,解决人生的种种困惑烦恼痛苦。在商品经济社会,对于人们迷失自我的今天,学习佛法,特别是学习像《金刚经》、《心经》之类具有般若智慧思想的经典,确实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学修佛法时,我们要选好经文,以释迦牟尼佛祖的正法为依归,奉行正法,依法学修。

南山草人-2009年夏至-云烟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