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桂林掠影

作者:丁德煜 阅读:266 次更新:2023-10-07 举报

                                                         桂  林  掠  影

                                                                  丁德煜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从小心仪。今年我终于鼓足勇气单枪匹马到阳朔去见证那天上人间。

  身临其境果真名不虚传。24日,快到柳州时,我猜想,进入桂林了吧!因为我看见了平时我们在各种风光照片上见过的具有桂林特色的山了。首先我看到的是一座小山,她颠覆了我对桂林山水的传统印象,她虽然拔地而起,突兀而立,直指蓝天,但是她就在车路边,就在还透着浅黄色的稻田里,我们几乎伸手可及,她与我们是那样的亲近,而不是我想象中那圣洁的、不沾人间烟火的高临天际的仙姬。随后,便是一排排,一群群在车窗外一闪而过,纷纷向后倒去!他们像一根根石钟乳,像一只只竹笋,各不相连,立体感很强,而不像其他地方的山们,有着巨大的基座,而且都缺乏立体感,呈平面状山山相连,形成屏障遮挡着人们向外探寻的目光,阻扰着人们对山外世界的想象和向往。偏安一隅陌生于地理的我后来才知道,柳州和桂林没有隶属关系,但是在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的四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柳州和桂林,共同构成了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

  25日,我来到荔浦县城,朋友带我们到位于县政府门前的一段江边,我问这是什么江,我怀疑是漓江,她们说不知道,也许是漓江的支流吧!后来来凤的一个同行告诉我,这就是漓江,这里就是她的上游。我立即就倍感亲切。从镜头中看去,景致分为三个层次,近景是波平如镜的漓江,中景是江对岸的集镇、村落,他们的前面都有凤尾竹点缀着,使其鲜活着。远景么?当然就是甲天下的山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26日,我们来到阳朔。阳朔虽然是个小小的集镇,却规划得早,规划的好,一律古色古香,层层叠叠。我所见到的诸如柳州,荔浦,阳朔,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们,建筑师们似乎还是很有些艺术气质的,那些古朴、玲珑、姿态各异、恢宏而灵动的建筑随处可见。同行邀约:西街步行街有点名气,去看看。果然,街道两边密密匝匝都是店铺,民族氛围、地域色彩浓郁的商品琳琅满目。我碰着一处卖檀香籽儿饰品的,顺带买了串手链儿。店主广告意识也是蛮强的,许多招牌都是按匾额格式制作的,感觉厚重,有格儿。有一个食楼门前就有一块额枋,写着中央电视1台推荐的什么,我忘记了。那些门店都比较气派。当然店主们都讲究实用,顾不了那些漂亮的民族建筑可以使中外游客饱眼福,有利于整个旅游经济,而是自顾自在自家门前也像我们经常见到的那样,绷上塑料纸遮挡太阳或者雨水,感觉就像锦帽貂裘的帅哥戴顶烂斗笠。到底是被宣传的历史比较悠久,广告的持久效应得以显现。街上满是慕名而来的洋人,到处三三两两散落着那些大高个、黄头发。老实说,我除了在电视里看到个头适度、帅气漂亮的他们,而在生活中,从来看到的他们都是很粗疏的、很邋遢的。他们都很随意、自由,从来没有看到他们穿挺括一点的西装或者休闲装,软绵绵的外衣很随便地套在身上,汗衫蔫耷耷地从外衣里面七长八短地吊出来。他们就像在自己家里,在自己的集镇上一样蹓跶着,看到哪里有什么稀奇便走过去欣赏、询问。不像我这没大出门的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还惴惴地逡巡着。当我与他们四目相对时,才想起自己这好奇、少见多怪的眼神不礼貌,便将目光转向他处。我习惯顺着右边一路检视过去,往回走时,又从另一边检视回来,以便看到些新的场景,那些民族特色明显、集中的店铺进入了我的摄像机照相机。一位漂亮的姑娘身着绣花裙子,在自家店门前用传统的织布机在那里从容的织布,一推一拉,甚是优雅。我急忙拍下来这并非摆弄的真实场景。她见我在暗中拍摄她,仍然自然大方地自顾自干着自己的活儿。走过几个店铺,我又看见一个身着百褶裙的姑娘在店门前绣花。她们的织布绣花就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绝非作秀。

  浏览完西街我们就去游漓江,同行的一位女士在这之前来游玩过,她就去联系上次载过她们游玩的船老板婆姨,那是一位有着苗条身材的女人,我们说好价钱,她便带我们穿过那些街巷,到河边去找她的男人。言谈中,她希望我把她们美丽的街景拍下来。在河边,我说我把你们夫妇都拍下了,上电视,她就真回过身来摆了个pose。

  她男人黑瘦,但是看那筋骨就知道属于烈性酒,好劲道。

  他轻点竹篙,筏子便飘到我们身边。我们迫不及待地跳到船上,享受地坐到特设的椅子上,船便向前悠悠行进。船体是用特别大的竹子连接成的一个平台,我们都奇怪于从来没有见到过那么大的竹子,他才告诉我们,那其实是塑料管,见我们有些失望,他马上开导我们:塑料管其实比竹子好,浮力大些,不会因江水长期浸泡而增加自重和腐烂。船上有个小小的发动机,我问他为什么不开动机器,节约体力。他说船开快了那些景点一晃而过,可惜了,要慢慢欣赏。后来我才知道,这话有一半是托词,他就是不想开的太远,我估计全程不过2公里左右就把我们给打发了。不过我猜想他们对其他客人可能是一视同仁,因为我从他的言谈中感觉到他还是比较厚道的。凡有景点的地方,他便一边划船,一边给我们介绍。他介绍的就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叫什么名字以及起名的由来,大多都有一段奇妙的传说。我看他简直是当地的一部地名活词典。他告诉我们,旅游公司的正式导游是不像他们这些民间导游这么讲解的,他们这些传说是很小的时候他们的祖辈父辈在闲谈中遗传给他们的。这些山有秀才看榜、骆驼过江、老人牵马上高山、文笔峰、书童山等等,不一而足。在桂林,像恩施大峡谷中的什么什么天笋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我们还意外地听到了他给我们介绍拍摄《印象刘三姐》的一些逸闻,他一一地指给我们看,哪里是拍摄《印象刘三姐》的建筑群落,哪里是水上观众席,哪里是阿牛跳到水里给刘三姐抓鱼的地方。听得我们都有些神往,眼前浮现出当年电影《刘三姐》的画面。我满怀希望问他会不会唱《刘三姐》的歌,他说不会唱,使我不免有些遗憾。我中师毕业时正是封锁了10多年的文学艺术品解禁之际,“十七年”里的什么《刘三姐》、《五朵金花》都纷纷回到观众身边,《刘三姐》里面绝大多数唱段我都会唱。行前,我还幻想,希望划船的是个妙龄女郎,能有机会与她对上几段歌。遗憾之余,我觉得不能辜负这难得的机遇,纵情地唱起了《刘三姐》。

  唱歌累了,看山累了,低头小憩, 细看江水,果然如陈淼教授所描绘的那样,漓江的水静、清、绿。江面宽阔平坦,很难看出水在往哪个方向流,即便是往下游时也需开足马力----漓江的水就这样静静地流淌着;漓江的水虽然比较深,但是都清澈见底,光滑溜圆的鹅卵石直视无碍,丰富的水草随着水流的动态冉冉浮动,我们不时看到有鱼儿在水中摆动着剪尾,很是婀娜。我感叹漓江两岸人民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在今天普遍浮躁的年代,心情像漓江那么波澜不惊地去保护漓江。我看到船老大抽烟剩下的滤嘴他是小心翼翼地集中起来处理,而不是随手扔到江水里;我还注意到,江面上专门有人打捞那些漂浮物。在江河被普遍污染的今天,漓江仍然是我们童年时从课文里读到的那样,仍然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清澈、秀美、圣洁,还能随时在船行之际看到锦鳞游泳,实在是难得。

  漓江两岸到处都是随风摇曳的凤尾竹,把这里的山水、建筑物衬托得格外秀丽,灵动,飘逸。

                                                                                            (2010年11月29)

上一篇: 诗意凤凰

下一篇: 风流白园路

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