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陈年旧事

作者:闫应科 阅读:576 次更新:2023-05-25 举报

 陈年旧事之一

我的快乐童年

(沈阳 闫应科)


 我小学五年级以前,是在江梨园小学,目前还能记得住的是班主任老师李洪荣,同班同学江兴侠。1964年9月,我转学到江集小学上六年级,住校学习、每周走读。当时学校成立宣传队,不知何故让我在一个节目剧中饰演男一号,如今还能记住的一句台词就是:“这里是巴拿马的天,这里是巴拿马的地,为什么美国的星条旗在巴拿马上空高高地飘……”全剧所表现的是一个血气方刚少年的大义凛然之举;女一号是妈妈,由江集中学教导主任之女武侠同学(现居住合肥)饰演“小老太婆”,还有群众演员若干。

1965年7月,我考入江集中学,分在初一年级丙班。第二学期荣获全校年级组数学竞赛第一名。可惜只上了一年学,“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1966年放暑假,我到家第二天,学校派人通知我到县里参加集训,由县里四所初中抽调学生成立大批判组,每校只有一人,我是江集中学的代表。主要任务是给县委书记白镜清、县长武志贤被“批斗”时“陪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与两位县领导朝夕相处,彼此之间亲切和睦,亦师亦友关系很好。虽然他们俩是大批判组的“对立面”,属于被管制对象,现在看我们的职责就是全程陪伴的“跟班”警卫人员。我们几位同学对被批斗的县领导毕恭毕敬,怀有无比崇拜和一丝同情,像对待家里老人长辈一样地尊重他们。

初中二年级的新书刚发下来,课还没上多久,我受全校八百多名师生的重托,被选派到孙嘉法副县长带领的串联队伍进京一个月,在蚌埠转乘火车时,孙副县长被一个外市的小青年用水果刀把手划伤,他用手绢包扎好,不顾个人安危,继续组织指挥全县进京人员上车。到京后,我们住在北京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前一次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采取乘车通过的方式;后一次是红卫兵沿东西长安街席地而坐,党和国家领导人乘车检阅的方式。官方把这两次接见合并报道,称之为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

作为“老三届”的学生,“文革”期间高考制度废止,使我失去了进高校继续深造的机会,荒废了最为宝贵的学习阶段。“红卫兵”大串联开始了,学校停课,大部分学生都已返回家乡,可我没有回家,担任江集区的联络员,协助配合县工作组的工作,一直到初中毕业。“文革”期间,我有幸进过县城、到过京都、搞过串联,较早地经风雨、见世面。而这段经历,对我的成长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每每想起这个天真烂漫、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起步,都难以忘怀……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谢谢文友老师关注和支持! 闫应科 06-01
儿时的快乐只能回忆了 匿名 05-26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