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赏析之十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咏月的千古名篇,是被认为“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面对着众多广征博引、条分缕析、引经据典的解读、赞颂、分析,再以浅薄的学识、粗陋的笔触来探求苏轼先生的内心,力求解读出这篇词的新意,深感力难从心,能否写出点什么,对得起读者的眼球,很是忐忑不安。但是细细地反复品读这阕东坡大作,确还有自己的心得,不吐不快,试写之。
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似突兀,实际是东坡久蓄于心的必然。词的副标题里有“兼怀子由”,可见这首词首先不是寻常的睹明月思团圆为思念子由而作,实际也是,词的上半阕并没有写到与自己情深意长的兄弟。那么,东坡欢饮达旦,大醉之下徜徉在超然台上写下的这不朽名篇是要写怎样的情怀呢?
写下这篇词时东坡已知密州两年,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一个自然灾害频乃,盗匪蜂起,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的密州已在东坡的治理下,初见成效,“半壕春水一城花”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详。治理密州的成功,也使东坡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充满了自信,“春未老”、“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里诗中,满满的是自豪。苏轼从小就受到过忠贞爱民的教育,年少时母亲讲诉的《后汉书.范滂》的故事融刻在他的心底,此时“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的激情在胸中涌动,他渴望有更大的舞台,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明月几时有?”朝廷“何日遣冯唐?”诗人将莹润可人的“明月”比作了来自朝廷召唤的信息,这让人快慰的好“消息”什么时候才能够来到呢?中秋之夜,大醉之时,“明月”成为了东坡表达内心期盼最好的意象,倘若此情此意正生成在暖意欲度的初春,想来诗人也会写下“春风几时有?”的佳句。但是依然历历在目的奉行王安石变法的朝堂,饱受政治派别争斗之害的诗人是清醒的,今日之朝廷,是否还如五年之前,完全容不得持不同意见的保守派,被打击、排斥的愤懑与痛苦依然记忆犹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句词饱含着作者的担忧与惶恐。这重重疑虑冲击着作者盼望回到朝廷,有更大作为的殷殷期许。“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诗人的内心矛盾、困惑重重,词中一个“惟”字,带着凄风苦雨冲击着我们的眼球,突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高高在上的皇宫,巍峨的殿堂宇阙,正可用神话中月宫的琼楼玉宇来比喻,当年的八月十五唐玄宗在术士叶静能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结果冷得难以支持(见明皇杂录)。借用这个故事来极写党派之争下的朝廷之冷,足可见作者对朝政的失望,对重新回归朝堂的惊悚。“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笔触空灵洒脱,重重困惑中,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与其回到朝廷,在严酷、频繁的派别争斗中无所事事,何如生活在民间底层,尚有一展抱负、为民造福的机会。回顾东坡的一生,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似乎正是他的命运。他的成就不是在朝堂长袖善舞、号令群下,不是凭锦绣才华著书立说,指点江山。他一生最出彩,最为人称道,最受人民崇敬与爱戴的,不论是政绩还是文学艺术作品都产生在离开朝廷,在被贬谪、被流放的江湖之远,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平常生活中。苏东坡的不朽与辉煌是在艰难困苦中建立起来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间”才是作者的舞台与希望。
下阕开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以自然写实之笔写月亮的移动,也刻画出同是中秋佳节,遥远的宫殿、高官的绮户与不眠的自己在月下的不同境况。这三个词为写兼怀子由做转笔,在无眠的思绪中,在对朝廷失望之后,对亲密无间、风雨同舟的兄弟子由的思念涌上心头。作者终归是豁达的,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借向月亮的发问,做了自我宽解,连月亮都不能善解人意,常常是人离别月团圆,所有的坎坷、不平,都应付之度外,权当自然。由此,进一步写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佳句,整个词作进入触动人心的高潮,岁月可以沧桑多变,可离情别绪永远是人们最纠结的情怀。但作者没有沉湎在哀伤中,他的笔下又有了更了不起的转折,既然“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是不可改变的,不如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留赠亲人,千江有水千江月,人虽异地,且也可以好好生活,共同享有这皎洁美好的月光,表达了对子由最深切的祝愿与怀念。
这是一篇伟大的词作,作者将自己的政治愿望及对亲人的深情厚谊以极富浪漫的笔触巧妙地融合在一篇问月、飞月、望月、疑月、怨月、谅月、赏月、弄月的文字里,跌宕起伏,辽阔深远、意境非凡。从开篇的浪漫无羁,想入非非最终回归到最实实在在的人间情怀,作者理想之高超纯洁、襟怀之达观豁朗、思虑之睿智明晰、亲情之深厚诚挚徜徉在字里行间,具有了永久的魅力。
上一篇: 好大一夜雪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