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南山修仙列传、原创(连载)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南山张家的鼎盛时期
赵姨娘母子相认,给张家带来了莫大的欣慰,全家上下欢呼雀跃。面对救母的恩人,赵振邦逐一进行了跪拜大礼,并跟张遂结拜了异性兄弟。
第二天在赵振邦的授意下,安排手下大宴李家庄各位乡邻,鉴于自己的特殊身份,赵太尉没有透漏自己的身份和具体职务,只是跟众乡邻解释说自己在京城经商。
一时间张家救助赵姨娘以及赵家母子相认的典故在高密南山家喻户晓,尤其是南山张家的名声更是响彻了整个高密南山。
话说赵太尉跟赵姨娘相认后,赵振邦极力想把自己的母亲接到京城赡养,但赵姨娘跟张遂的母亲处的如同亲姐妹,凡事形影不离,她想不到一旦分离会是啥样的结果。
来张家这么多年她早已把自己当做了南山张家的一份子。听了儿子这一番解说,对他、及他的家人在京城的一切也非常放心,所以对儿子一家的挂念也释然了,只是非常挂念自己的两个孙儿,要求儿子抽空带来让自己见见。
再说了她作为高密南山香油的开山鼻祖,处处受到所有人的尊敬,无时无刻不在为众人排忧解难,生活在南山的人离不开她。她舍不得离开张家人,更不愿意离开南山,没办法赵太尉只好把母亲留在了南山张家。
并安排当地官员每年定时送过来一定数量的金银作为自己母亲的吃穿用度,闲暇之时也经常带着孩子来高密南山,一是母子家人相见、二是旅游观光,一家人尤其是对李家庄恩梨爱不释口。
鉴于张家小金童和小玉女聪慧异常,为了二人的前途、又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赵太尉跟张遂一家商量带往京城跟自己的孩子兴国、雁香一起培养。也鉴于自己的条件,会为他们找一些最好的先生教授他们,那样的话;换一下环境会对他们所接受到的知识以及认识的事物起到一个突飞猛进的促进,张遂父母虽然不懂很多大道理,但考虑到对孩子的前途有好处,就欣然答应了。
后来长大的金童和兴国在朝廷殿试中分别中得文武状元,在当朝皇帝的恩典下,被金牌赐婚,金童跟燕香、兴国跟玉女结成百年好合。
再后来金童跟兴国感念朝廷的恩典,二人忠心为国家,一生兢兢业业,为国家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小兴国没有辜负老王爷的培养最后坐到了三关大元帅的位置,一生保家卫国。小金童最后做到了督堂一职,官居极品,在当时的朝廷也算很大的官了,为南山张家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自此高密南山的张家,也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逐步迎来了家业的鼎盛时期,张遂母子在当地过日子本来就是一把好手,得遇良机,更是如虎添翼。
加之张家香油坊的生意在赵姨娘的指导下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赵姨娘的付出也为南山张家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从此南山张家置地建屋,一度拥有可耕土地达三顷之多,加之香油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一时间成了南山最有钱的大户人家,也被南山人们叫做“三顷地家”。
这样南山张家小日子那是越过越好,顺风又顺水。
张遂母亲带领秀儿和赵姨奶看家护院,里里外外处理的稳稳妥妥。张遂家里放心,一盘心思放在香油的买卖上,带领着下人们赶着大青骡子四集遍赶。
本来名声就好,加上张家香油坊又格外注重质量,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张家香油的,香油的销路高歌猛进,南山张家的香油当时那可真叫“香飘万家”,一提到南山张家的香油,整个胶东半岛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得益于张家香油坊,做香油的下脚料一点不外卖,全部用在自家梨园和地里做肥料,所以南山张家每年地里的收成总是独占鳌头,每年的收成也总是比别人家多出一大截。
张家的梨园更是如沐甘霖,在肥力充足的作用下;树上的恩梨个大瓤鲜,每年收获季节根本不用到集市上售卖,十里八乡大大小小的果木贩子,就会早早上门订货,一旦到了恩梨成熟的时候,大车小辆来张家拉恩梨的果木贩子多的就像赶集似得。
多年后,张遂的母亲和赵姨娘相继过世,张遂披麻戴孝厚葬了赵姨娘,由于时间关系赵姨娘被张遂临时葬在了南山李家庄的舍茔南边,张家自己一块地的边上。(舍茔;旧社会官家划出一方地,让一些穷苦人殡葬先人的地方)
后来赵太尉为了让死后的父母葬在一起,就又把母亲的棺椁起灵回了老家聊城安乐镇的范楼村,跟自己的父亲安葬在了一起。
赵姨娘坟墓起灵后,原来的地方,留下了很大的一块土堆,鉴于赵姨娘生前对张家做出的贡献,自后每年张家后人总是在上坟拜土的日子,给他老人家烧点纸钱,借此感念赵姨娘对自己张家所做出的贡献,直到现在亦还是如此。
不仅如此,南山李家庄所有受过赵姨娘恩惠的人家,每逢过年拜节也都纷纷给赵姨娘烧上一刀小纸,也算是对她曾经恩惠的回报,一个极其普通的老人,就这样根深蒂固的,活在了南山人的心里,也把自己的后半生恩泽了整个南山。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