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安石的《山中》有感
北宋熙宁年间,宋神宗开始推行变法,并且还重用了王安石,全权由他主持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
在两位君臣之间的这次变法,在刚开始时轰轰烈烈,宋神宗也是全力支持王安石,但是毕竟改革除了魄力之外,还有各种外在的因素,由于变法触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许多人开始站出来反对,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也宣告失败。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回到江宁隐居,对于一位改革家来说,内心是很是复杂,明明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为了让北宋变得更加强大,可是很多人不理解,连最好的朋友司马光和苏轼等人,全部站出来反对。这让王安石心灰意冷,尽管宋神宗大力支持,为他扫清了路障,但是民心所向,当大部分都反对的时候一个人无论多有本事,那也不可能会成功,因此王安石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悲情英雄。
晚年的王安石,开始过着一种平淡的生活,这一时期他在文学上又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接连有佳作问世,虽然现在我们一提起王安石,头脑里一定是会最先想到变法,反而是忽略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无论是他的诗歌,还有是散文,那都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成就完全可以媲美苏轼,写下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即使是一些不太出名的作品,那也是写得很不错,譬如这首《山中》,不仅写出了新意,同时每一句都如诗如画。
《山中》宋代:王安石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
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王安石的这首诗,写于什么时间,没有明确说明,但现在很多的学者和专家认为,应当是属于后期的作品。
当时,王安石过着一种很平淡的生活,每日里无非就是游山玩水,生活也是悠然自得。山中顾名思义,那就是一个人在幽静的山谷中,王安石用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山中的美景,还有当时一种平常的心境,这种情景交融的描写方式,也使得这首诗犹如一幅画。
通篇犹如大白话,并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使用生僻的字,只是那么淡淡着笔,
第一二句,则是重点突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还有对于生活本真细腻的描写; 随着月色一个人上山去,由于没有朋友一起,只好是寻觅云彩与我相伴。
第三四句,写得很有趣,也是写出了新意,春天的露水飘落到花朵上,那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沾满了我身上的衣服,使得我全身都充满了浓浓的香味。
王安石的诗,生动不做作,用自然之语,描写自然之物,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个字,还不是太出名,可能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读过。
但是王安石写得很细腻,一字一句极为讲究,用词也是很精准,通过两句写了进山时的心情,到最后两句重点突出山中的美景,可谓是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的过渡,从而使得整首诗意境唯美,读来让人拍案叫绝。
王安石一首抒情小诗,只是那么淡淡着笔,通篇美得犹如一幅山水画.......
上一篇: 尘埃不小
下一篇: 印加帝国的覆没(第175章)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