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席慕容的《青春》理解与感悟
正如:身处春天时,不能以置身冰封的心去思想一样,青春岁月中的人,又怎能珍惜每天如潮水般涌来又如落潮般退去的美好时光呢?
如果说:银白肃穆的雪野会让人沉思,而能以单纯的心去感悟,自然与人生的话。那么,春夏之交太过喧嚣,满眼都是诱惑。心中盛满浮华,选择太多,牵挂太多,斑斓的色彩太多,喧闹的声响太多……在眼花缭乱的顾盼中,在身不由己的舞动里,心灵常常打起了鼾声!
当色彩渐渐淡去,当声响慢慢沉寂,才发觉青春的岁月已是捉襟见肘,沸腾的河流已渐行渐远……
青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当它一下子呈现在面前的时候,牵动目光的却往往是山坡上葱茏的小草,山顶上漂浮的云岚。等到想去开采埋藏在脚下的金矿时,才发现腿已老迈,镐已锈蚀……
难道就没有一位仙人站在逶迤的山路旁,为年轻的前行者指路,向他们透露睿语箴言?
有,你看,那拄着藜杖的仙人,一定曾在你匆匆上山时,含着微笑凝望着你,他很想让你懂得他以杖轻击大地的含义,他甚至满含期待,你能听一听他望尽世事沧桑沉淀在心中的只言片语!
其实,他也许已经耐不住内心的着急,话已出口,可惜,那金玉一般的语言,失落在叛逆的风里……
也许你不会相信,这位仙人可能就是父母、老师,或者就是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一个欲言又止的善良人!
也许,他们都曾携带着一种准备无偿付出的藏宝图。可是,该读的时候,寻宝的年轻人不曾拿到它;想读的时候,岁月已湮灭了图上的字迹。
在青春的风筝坠落之后,忍不住常常感怀心系蓝天的梦想!
当青春的书页发黄之后,忍不住含着泪水,一读再读,青春啊,是一本仓促的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现代诗是很多人瞧不上的一种诗体,甚至被一些文化名人公开贬低。
徐志摩是天才级的诗人,但一生写下的经典现代诗也不过是几十首。舒婷、戴望舒、艾青、海子等人,也都没有达到一天能写几十首的程度。如果把文字的一次次堆砌就当成现代诗,我只能说对诗歌的理解或许还要加强。想了解现代诗的朋友,如果觉得徐志摩的新月派太过朦胧,海子的诗太过沉重,不如从读席慕蓉的诗开始。因为席慕蓉的诗无论是意境还是笔调,在现代诗中都是极具代表性的。
青春是什么?是悸动还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这首诗中,席慕蓉给出了她的答案。全诗一开篇就别具一格,“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是指青春的逝去,将人生比作一本书。青春的岁月里,我们哭过也笑过,当一切都成了过烟云烟,我们却忘记了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这前四句是第一节,一开篇就是大手笔,都说读别人的诗其实想的是自己的心事,这几句一下子就读者带入了自己的青春回忆中,可谓相当高明。
第二节从“无论我如何去追索”开始,诗人回忆起一个夏日的一幕。这里的“年轻的你”其实是诗人回忆中的自己,云影掠过年轻的脸庞,记中浅淡的笑容,在那个夏日里绽放着。第一节写的是哭,第二节写的是笑,青春就在这笑脸和愁容中匆匆而逝。
第三节从“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开始,诗人再次将青春比作一本书,它装订得并不精美,因为其中书写着各种遗憾,但它却是那么珍贵,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为了呼应开篇,这一节诗人再次提到了“泪”,含着泪读完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凄美中带着沉思,令人动容。最后10个字“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只轻轻一笔,就写进人的心坎里。因为仓促所以留下了许多遗憾,因为年轻不懂事我们错过了太多,然而它却早已结束。
整首诗写得并不长,却道尽了人间青春的酸甜苦辣。诗人以书来比喻青春,由结局的伤感写到记忆中的微笑,再到含泪读书的伤感,每一节都环环相扣,令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 读赵忠祥《旧作七律四首.其一》的感悟
下一篇: 读汤显祖《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的感悟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