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修身在正其心(心与外界的关系)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读zhi)),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 所谓修养自身在于端正自己心智的道理是:如果心里有愤怒,心志就不可能端正;有所畏惧,也不可能端正;有所偏好快乐,也不可能端正;有所忧愁疑虑,也不可能端正。因为心不在这里,便看什么也看不见,吃什么也不知道它的味道 。这就是修身养性的道理。 【解析】 一,关于身 人身难得要珍惜 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所注重的是现实的人生,平常普遍都是以有“身”的存在,认为就是生命,就是人生。其实“身”不过是生命中一个机械性的机器,它只不过表达了一个人“自我”的存在作用。如果从“形而上”的心性精神观点来看,此身,不过是我们现在的生命所属,只是有暂时的使用权。并无永恒占有的所有权。“身”非我,真正生命的我,并非此“身”。 假定一个人可以活到六十岁,“吃喝拉撒睡”平日的各种应酬,将占去大约四十余年,实际工作学习不过二十余年。我们幸而得有此身,所谓佛说:“人身难得”,大家都应当珍惜自爱这个实在来得不易的宝贵生命。 你只要仔细研读这段原文,曾子是极其注意“心”的作用是人的主体,“身”只是“心”的附庸而已。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身”固然是“心”的附庸,可是在现实存在的生命作用上,人们的一切思想行为表现在“外用”方面,完全是因为有身,才能造成人世间芸芸众生的种种现象。这里所提到的“忿怒、恐惧、好乐、忧患”四个现象,其实就是子思在《中庸》上所说的“喜怒哀乐”四个情绪。 二,“心”能转“身”的道理 心与外界的关系 在古老的中医里大家都知道,愤怒伤肝,恐惧伤肾,好乐伤心,忧患伤肺、总之七情六欲与生理健康的关系极大,错综复杂,一言难尽。中医里所阐述的“五劳七伤”便是这个原因。在中医里非常强调情绪和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只要明白了“诚意”“正心”,明白了“心能转物”“心能转身”,一切便可以从“唯心”的力量自己调整转变。心情开阔,胸怀广大,乐观善良的人就不容易患上重病。这就是“大学之道”大人之学问的所在了。 通常每一个人,由面目表情、态度、动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起来,才构成一个人的行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动作中,都充分含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成分。这些成分中就含有,善恶,爱憎等等的习惯和个性。 我们要想修正改正这些与生俱来的习性,所谓“修身养性”便要从“心”入手。所以说,修身在正其心,道在心,不在外形。但“心”在哪里?“心”是什么?什么是“心”?怎样才是正“心”?曾子只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闻,此谓修身正在其心。”反过来说,视而见的是“心”在见,听而闻的是“心”在闻,食而味的是“心”在知味。如果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看见了一件很可笑的东西或事物,又听到了一种像哭的声音,嘴里正在吃的津津有味,突然之间又碰到了牙齿咬了舌头。这时“心”在哪一个作用上面?当然可以说,当下能看、能听、能知痛痒的,同时都是“心”的作用。同时能起到“见闻觉知”作用的,还正是意识的范围,意识与大脑的作用,几乎是连在一起的。传统文化所说的“心”是包括人体头脑、四肢、百骸、脏腑;甚至所有身体的细胞,乃至现有生命活力所泼及的反射作用;以及它能起到的思维、想念和意识所反应的“见闻觉知”等功用。都是一“心”的“能知”、“所知”的作用。它既不是纯生理的,又不是纯精神的。而生理的、精神的,有都属于“心”的范畴。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心”是一个代号,是一个代名词。如果把它认定是说心脏的“心”或者是大脑的反应,那就完全不对了。换言之,“心”是生理、精神合一的代号。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它是“心物一元”的名称。 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佛学是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理论宗旨来说明“心”的。所谓三界;是指这个宇宙之间的生命,统以爱欲、淫欲为生命来源的作用,叫做“欲界”。它包括了物质物理世界的一切生命在内。超过欲界以上的,是“色界”,以光色为主体的生命世界。超过色界以上的,便是“无色界”,我们暂时把它理解为“空世界”。它是超越时空的一种现象。“万法”它是宇宙间一切有形的事物,以及一切无形的理念和精神。他说所有“三界”“万法”都是“以心”的功能所变现。 四,修身的重点在正其心 《大学》所谓“修身”的道理,一是说由身体内在所表达在外形行为的态色;二是说由身体内在引发的“忿懥(轻易地发脾气)恐惧(容易怕事)好乐(容易动容)忧患(悲观多虑)和”喜怒哀乐的情绪,需要修正的学问。并非是指医学上的正骨,整形,美容医师们需要手术治疗的学术。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结论;所修者是“身”,能修者是“心”。“此谓修身者在正其心 五, 平静,平衡的状态、平和的心态、恬淡的性情、宁静的情绪,可达正心。 修身的核心是正心。从理性角度看,正心就是保持正直公平的品质;从感性角度看,正心就是平衡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喜不怒。只有如此,才能在众多纷纭中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正心呢?大学提出:身处愤怒、恐惧、喜好、忧患这四种情绪时是无法做到正心的。因为身处这四种状态中,人的心就无法专注于对象,即所谓心不在焉。一旦不能专注于一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东西吃在嘴里也感觉不到食物的味道。 很多时候,我们失去正确的判断,并非是因为我们的智商不够,并非是我们获得的信息不够,而是我们失去了一颗感知的心,一股专注的神。心神不宁,被喜怒哀乐所左右,必定失去正确的判断。所以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能够自知身处喜怒哀乐的状态,于是就先不去做任何判断,更不能做任何行为,慢慢调整自己的心绪,直到恢复正心后才能去思考、分析、判断、行动,这样才算是获得了心智的光明。慢慢调整自己心绪的过程就是揭开蒙蔽在心神上的“妄”,即开蒙。不要以为只有孩子需要开蒙,成人也要时时提醒自己,是否处在蒙蔽状态,是否被自己的心绪所蒙蔽。判断的标准是:感情上是否处在喜怒哀乐之中,理智上能否将心神专注于需要面对的对象。 平静,平衡的状态、平和的心态、恬淡的性情、宁静的情绪,可达正心。 |
上一篇: "心”是什么?如何安心守神?(学禅杂论)
下一篇: 春之叹 柳之韵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