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么?如何安心守神?(学禅杂论)
人的形体,脱光了赤条条,看起来差别并不很大。不管是亿万富翁、无业游民,还是真仙、活佛,都是四肢一头。若真有三头六臂,那也是奇形怪态,连存活都很难,谈何神通。人的真正神通就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灵”。
“心”是什么?宗教家口中的“心”就是指人的心理,心灵。它是人的思想、感情、感觉、思维、认识等等活动过程的总称,人的这个“心”每时每刻在在不断地变化中,因而就有了“心猿意马”的比喻。把“心”比为时刻也不安静的“猿猴”;把“神 ”(意)比喻为奔腾跳跃的千里马实在是恰当不过了。如何才能安心守神、平心静气呢?六祖大师道:“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一切奥秘就在此一念。所谓七窍通了六窍,其中还有一窍不通,这不通的一窍“心”就是问题的关键。禅的妙趣就是点出那神秘的一窍。那一窍如果通了,你就得道,你就成仙,你就是佛,你就有财富,你就幸福,你就自在。
从两个偈子说起;
中国禅的真正创立者是六祖慧能。五祖弘忍门下曾经有两个弟子,首席大弟子叫做神秀。有一天五祖弘忍召集所有徒弟来到大堂,要他们每人做一首偈,来阐明佛法,谁的偈做得好能悟到佛法的要义,就把衣钵传个他,他便是第六代禅宗祖师。于是神秀做了一首偈,但缺乏自信,心中恍惚不安,没有勇气呈给五祖,前后折腾了四天共13次,于是把偈写在了神堂的一面墙上并不署名。偈是这样写的: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时候六祖慧能还是五祖门下一个跳水的伙夫,他听到了神秀的偈后,也请一位叫张日用的江州官员为他在墙上写了一首偈,其内容如下;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1)我们先从第一首神秀的偈子读起,主要是将二人偈子的不同境界做一对比;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因为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所以菩提树一夜之间变成了树中之神,似乎菩提树中有某种特殊能量或神性。神秀把身体比作菩提树,而不是梧桐树,柳树或者其它树,这种比喻背后便有明显的自负情绪。神秀在说出“身是菩提树”的时候,正表明了他的自负,而这种自负则表明了神秀内心的自卑情结。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自己的脸和背。所以我们总是在问“我是谁?”我们只能借助镜子来看自己。但镜子里的你我,却只能是平面的,左右反向的,人需要镜子来认识自己,人又害怕镜子蒙蔽自己,人对镜子的感情是又怕又爱。“心如明镜台”便是充分使用镜子的体验,这比一般人高明了许多。但镜子无所不在,使得神秀与真实的根本存在完全分开了,神秀要打破他心中的镜子,这就意味着要否认他过去所修行的一切,这是不能令人忍受的,也就是在这一点上,神秀与真理一墙之隔,只要打破镜子,真理才会豁然出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个美女,因为美丽所以特别看重自己,他每天精心装扮自己,让自己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目的只是让一个能认识宝贝的人觅去,但遗憾的是“时时勤拂拭”的美女却往往是“红颜薄命”把自己看成宝贝小心呵护,唯恐受到伤害,这种过分的爱护往往会变成自己的精神枷锁。洁癖者就是“时时勤拂拭”的人,一个洁癖者在水池子里洗几个小时的手,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手不受细菌的伤害。“时时勤拂拭”在配置上就是一种强迫状态,因为要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时刻告诫自己这也不许,那也不许,这通常是很难做到的。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功夫做得比一般弟子好,但菩提树与明镜台不论怎样时时勤拂拭,其本质是不会变化的。
“时时勤拂拭”后的结果是菩提树依旧,明镜台依旧,新领域存在的阻碍依旧。一个“时时勤拂拭”的人,是一个敝帚自珍的人他以为自己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他的任务只是保有这份珍贵不受污染,他执着于小我,无法认识自我的本源。假如有一天,菩提树到了,明镜台破了,那么他的“时时勤拂拭”就会在一瞬间变得毫无意义。
“勿使惹尘埃”在我们的生活中,“尘埃”是惹人讨厌的,我们每日不断的在用鸡毛弹、抹布真空吸尘器来消除尘埃,因为尘埃在世人眼中,是废物,不结和丑恶的,它无处不在,每天都在坠落,于是时时勤拂拭尘埃就成了我们的负担。但是不管你今天打扫的如何干净,明天尘埃照旧四处弥漫。表面的“尘埃”尚难拂拭干净,何况心灵中的尘埃呢?外在的尘埃人所共见,心灵中的尘埃颇难分辨。佛说人心中妄念就是尘埃,而功名利禄就是妄念,所以佛教导人们要停止除却对事件功名利禄的追求执着,如此方可解脱,死后才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佛要人们停止世间贪婪迷茫,却不知不觉的把人引向了对天堂的更大的贪婪痴迷。佛的知见到了大众头脑里却成了妄见,成了尘埃。小心翼翼的拂拭菩提树、明镜台的神秀,没有意识到;菩提树,明镜台,就连神秀自己也出自尘埃。(世界上最小的尘埃就是份子碳元素)尘埃原本是宇宙之母,生命之本,尘埃孕育着生命,尘埃中孕育着希望。尘埃到处存在,尘埃不应该只想着被抹去,而是要提升,蜕变,尘埃可以成为最美好的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心中的嫉妒、怨恨、焦虑、抑郁,攻击这一切不良心理活动都是心灵的尘埃,我们想尽办法再清除它们,拂拭它们,但到最后我们发现这样的努力总是以最终的失败而告终。尘埃在本性上与我们是一体的,尘埃不应该被抹去,而应该被升华。只有经过某种血与火的考验,尘埃中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尘埃”最终会变成钻石
(2)我们再来看慧能的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的本意是正觉,即对宇宙大道的觉悟。释迦摩尼曾在毕博罗树下得证菩提正果而成佛,所以“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后人以为释迦摩尼之成佛是借助菩提树之功力,故对菩提树礼尊有加,殊不知释迦牟尼之证菩提与树并无太大的关系,对求佛心切,证道无门而言 ,求菩提树是一个方便法门。当事人总是不能直视“人心”解脱烦恼时,通常方法是找一个外物凭借,以物化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因为释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而一般人并不能明了真正悟道的奥秘,所以执著于菩提树,菩提树对悟道可能有些作用,但这种作用肯定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执着于自己的肉身,就不能更本解脱,若将身体比作菩提树,即是迷茫。慧能由此强调“菩提本无树”这就是根本意义上的超越与解脱。因为对许多人来讲,他们轻贱自己的生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若对这一层面的人来教导他们“身是菩提树,时时勤拂拭”这样的教导是正确的。但对已经到达“身是菩提树”这一境界的人而言,最后的超越,就是必须将心中的菩提树推倒。
佛的一大奥秘就在“佛”字上,“佛”是由“人”和“非”构成的,佛字的意义就是“非人”,只有超越了人的自身,人才可以变成不是人的人。
“明镜亦非台”这句偈否定了台,但没有否定明镜。台是一种固定的形式,明镜则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玻璃可以做镜子,光滑的铜面、平静的水面也可做镜子,只要能充分的反光,所以明镜可以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与物体并不一定有关。当一个人打破了具象的明镜台,进入了“明镜态”,那么他就打破了物体界的阻碍,从而进入客体的内部,主体与客体融二为一。互相了解,毫无分别,这种状况就是“觉悟的知见”佛家简称“觉知”从我们意识到观照,最后达到觉知,这就是禅的奥秘。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神秀与慧能的差别;“神秀达到了观照的境界,”而“慧能达到了觉知的境界。”
“本来无一物”是一句很容易说出来的话,佛教的经典里随处可见这句话的影子,那就是“空”,但要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内涵是很难的。“本来无一物”给人一种直接的形象是否定一切的存在,但客观世界又是确实存在的,这是一对很明显的矛盾。中国的文字是十分奇妙的,微妙之处就是;往往会使许多人陷入语言的迷障。这句话的“本来”是“根本的由来”,这个词具有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从时间的维度来看,一个一岁的孩子在两年前的本来状态是无一物的状态,我们不可能在两年前就能找到这个孩子的状态。孩子长大以后经历了他的一生直到死亡,他在死后,又回复到他的本来状态,那个无一物的状态是空。可能有人会说人死后会有灵魂,就算有灵魂存在,那么灵魂之前是什么状态呢?不断地向前追索,我们发现灵魂是由无灵魂状态演化而来的。
世间万物只要追究其本来的状态,必定是无物的状态。从空间的维度来看,我们若层层深入地分析每一物体,每深入一层,外层的物体就会失去其真实性。
例如;一个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个人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许多细胞协同工作的结果。当禅师提出“我是谁?”这个问题时,大脑里有许多细胞在忙碌。如果把这些工作着的细胞取走,那么“我是谁?”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我的思想不是脑细胞,但是没有了脑细胞,思想也就停止了。我们平时说的“我”其实是由许多“非我”构成的,我的耳朵不是我、嘴巴不是我,我的眼睛不是我,、、、我的身上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我,我是当这些部分组合时才出现的。我是一大堆细胞的组合,细胞是一大堆基本粒子的组合,世间万物都是一大堆基本粒子的组合,基本粒子也是一种未知物的组合,世界的一切都是组合,组合只是一种形式,就从形式的意义而论,“本来是无一物的”,因为那个一物是由许多另一物构成的。
空的存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存在是由空构成的。如果不能认识这一点,一个学佛的人就不能觉悟。
神秀的偈“勿使惹尘埃”,有一个存在的物是不能改变的,它就是菩提树、明镜台,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他是不能被超越的,神秀认为它是心灵的本源。如果执着这种观点,那么尘埃必定是无法避免的。
慧能的偈“何处惹尘埃”,“何处”意味着万物在其本来的面目上皆是空的。既然是空,就必定无处可招惹尘埃。事实上尘埃也是空的,转瞬即逝。一个真正悟道的人看见了世界万物的本相,这个相就是“空”。惟其是空,生命才能在空中展现无限的可能性;惟其是空,才会无所执着,因为空中的一切都在流动,空中是无法停留的。所谓“空中生妙有”就是这个道理。
在心理状态中,一个人若能真的达到空的境界,他就不会被外界的言辞所打扰。一个虚心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他懂得外界的东西都会来,外界的东西都会去,这是得道者的心态。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就是“何处惹尘埃”的状态,当一个人达到了如此境界,他便是无可争辩的主人。从慧能的四句偈,我们可以感受到四句偈的弘大智慧。可以体会到;如何去修身悟道,从自己本身去找那颗不安的“心”安心守神,改造心的执着,提高升华我们一颗“躁动不安的心”。
上一篇: 摘句对(20)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