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道”犹闻梆子声
“更道”犹闻梆子声
张幸元
永年广府古城内,有一条,其实,很有个性的,用专属职业命名的街道,叫“更(jing)道”。
自古,在城市运转功能,城市管理上,当政者总是破费心思,设置部门职责,人员分类,工作程序是极细的。比如,上夜班人员,最基层的打更人,工作时间,也得循规滔距。几时上下班,每更敲几下,喊些什么号子,甚至从哪行走,都是规定好了的,不可随意支配,更改规定,即使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也会不折不扣的去照本宣科的做。官员走官道,打更人自然有“更道”。
广府大成殿,东西跨度,位于囤市街和寺西街之间。殿的北墙外,是一条联通两条街的东西通道,叫“更道”。据说,这条通道,是专门,为这一区域的,夜晚打更人铺就的专属通道。怎么样,人性化吧?
真的是,几十年,在小城长大,却从没有认真留意过它,为什么叫“更道”。很歉疚,回头看,觉得真的有点对不起它了。小时候,几乎一天不落的,早晚都会从那走几趟。平时,打仗、玩耍,也常在“更道”里来回的窜。因为它的西端,紧挨着我们学校的东门,上学,下学常走的道儿,熟视无睹,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过,说来也难怪,“更道”确实太不足“道”了。它周边的主体建筑群太过有名气。正南方的府文庙,大成殿的辉煌建筑,自不必说。西边,我们读书的学校,就是雄才迭出,大名鼎鼎的紫山书院,以及县署衙门;北面乡绅富贾云集地,三段复式架构的武家大院;东边香客拥挤,烟火鼎盛的保庆寺;东南面狮子口,官署连片。有试院、察院,等等一串串显赫的街道和建筑,寺院与衙门。这样想来,“更道”不足“道”,也就有所讲得通。被忽略,似乎也可以理解。
古城的格局架构上,是十分讲究的。城内主要街道有四条大道,十字演变丁字相交,连接四门,通达城外。据明代《广平府城新街记》记载,明嘉靖年间,城内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城区改造。其中,拓宽旧街十六条,开辟新街二十三条,并各命以雅名。形成了“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小拐弯”的街巷格局。千百年来,几经风雨沧桑,古城不仅雄伟壮观,布局合理,且架构严密坚固。
“更道”,自然属于“七十二道小拐弯”之列了。
更夫,是指打更人。每天夜里敲梆子连带敲锣的人。打更,也就是一门古老的职业。是古时汉民族, 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主要职责,是用来,提醒夜行、劳作或休息的人们,知晓时空概念,敲更报时间。后来,随着细节逐渐完备、延展职能,增添了小心火烛,防灾、防盗,成为城内居民,夜晚平安无事的守护神。
“打更”的“更”,标准的读音:“gēng”。习惯上叫:打“jing”。
打更,是一种定时报时的做法。更点,把晚上的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敲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日月轮转。随着钟表业,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晚上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人们掌握时间,随处可见提示,比打更精确多了。自然而然的,打更这门古老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但是,也有一些人,仍然怀念打更时代,那种平静淡然的生活。听到打更声,仿佛就有时间流转,景色依旧,物是人非的感觉。
位于嘉陵江畔,重庆市沙坪坝,磁器口古镇,“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不怠的,巴渝文化中,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打更文化。既传承了古老文化特色,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葫芦画瓢。现今,好多职能部门,特别是,能与民生有攀连的行业,又把这个词汇捡拾了起来,就爱称谓自己,为人民群众的“打更者”,“守夜人。”这样看起来,古老的“打更”行当,大有雄起之势,窃令人欣喜。
民生的事,无小事。以人民为中心,出发点,落脚点明晰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现今的世事纷繁,能够想起一个作古的行当,真是个好创意。为群众乐业,社会平安,枕戈待旦,保驾护航。愿望很美好,切忌,不只是停留在文字上。
家乡的5A景区建设,势头正劲,倚典作古的兴趣不减。太极之外,要下力气做点深层次、多层面的文章,让珍贵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原本沧桑的历史,恢复点书香和文气。
是否,广府古城,亦可效仿,磁器口古镇?让“更道”,响起守夜人的梆子声。
上一篇: 陈 岳: 妙用矿泉水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