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崖的故事
康熙42年,夔州名人傅作楫,有幸获得康熙大帝赠与的“危石才通鸟道,青山自有人家,桃源意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的御笔丝绢。回到老家兴奋不已,地方文人墨客纷纷前来道贺及瞻仰。其中一贡生说道,此诗中所描绘的地方与当地的“龙门客栈”极为相似,并且那里的一条河也名叫“桃源河”,河水潺潺,涧流瀑布密布,野花布满山谷,就提议大家一起去看看,傅作楫一听,欣然同意。
一行人共同前往,爬山涉水三天两夜之后,终于到达龙门客栈外围,只见一万丈悬崖之上,有采药人搭建的木梯、草亭。站在草亭中,俯瞰桃源深谷,对望怪石嶙峋的山崖,还能聆听到河水哗哗流淌之声,山风萧萧,几滴眼泪迎风而出,诗人顿生感念,说“此处可谓感恩崖”,随即吟诗一首《即事》:
寒夜挑灯捡敝囊,客心无那转旁皇。
只存一幅胡威绢,拭得酬恩泪几行。
从此之后,这座山崖就被老百姓称之为“感恩崖”!
上一篇: 乌江思诗
下一篇: 公平老白干的来历故事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