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走近梅花鹿

作者:周国顺 阅读:30 次更新:2025-06-30 举报

走近梅花鹿


平时只在书上、影视剧上见到过梅花鹿。与梅花鹿零距离接触是在建始县官店镇梅花鹿养殖场。能走近梅花鹿,我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好些日子没见着王黎强,也不知他跑去了哪儿逍遥。昨日,他突然打来电话,邀我前往百里洞藏,言语间难掩兴奋,说自己外出考察一周,发现了个绝佳项目—— 养殖梅花鹿!他滔滔不绝,从可观的经济效益,谈到梅花鹿独特的观赏价值,称这不仅能带来丰厚收益,还能吸引游客,助力旅游开发,把养殖梅花鹿的种种好处描绘得栩栩如生。​

 

听闻养梅花鹿,我不禁心生疑虑,担心他只是一时头脑发热。在我的认知里,梅花鹿向来生长于北方,尤其是东北,似乎与南方的水土气候格格不入,在恩施,更是从未听闻有人成功养殖。我们这一带的环境真的适合梅花鹿生存吗?前期投入动辄数万,万一不适宜,岂不是血本无归?

 

带着这些担忧,我与李道永书记商议。他提及,新调来的第一书记周光双书记曾说,建始县的官店镇就有梅花鹿养殖。周书记彼时正在下乡,我赶忙致电,他爽快答应帮忙查询。待他结束工作回到办公室,便告知我确切消息:官店镇确实养殖了不少梅花鹿,那里海拔较高,远离居民区,是天然的养殖佳地。

 

我将此情况转达给王黎强,并建议他组织人员前往官店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当地的养殖状况、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做到心中有数。

 

六月十一日早饭后,我正在办公室整理六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资料,王黎强的电话再次响起,邀我一同前往建始考察梅花鹿养殖。我欣然应允,同时提议邀请周光双书记和李道永书记一同前往。周书记爽快答应,而李道永书记起初同意,随后却因姐夫生日有事,改由我代他前往。

 

王黎强前一日便已抵达恩施,他安排向杰开车来接我们。向杰家住咸丰县城,不辞辛劳驱车赶来,接上我们后前往恩施七里坪,将车停放妥当,我们便换乘王黎强的车启程。一路驶过建始红岩,经花坪、景阳,跨越清江,朝着官店镇进发。

 

红岩和花坪街道建设得颇为繁华,宛如精致的小县城。过了花坪,翻越一道山梁,我们便踏入了壮丽的清江峡谷。车子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缓缓驶向谷底,景阳镇静卧在清江岸边的峡谷之中,两侧山顶刀削般的绝壁直插半山腰,而绝壁之下的山坡却平缓舒展,错落有致的村落点缀其间,阡陌纵横,梯田与林地相互交织,崭新的楼房与硬化道路,尽显此地的富足与生机。

 

谷底的清江悠悠流淌,江面不过百十米宽,而谷顶却极为开阔,足有数千米之遥。望着气势恢宏的清江大峡谷,一首悠扬的土家旋律在耳畔悄然响起:“幺妹带你慢慢耍呀、清江两岸美如画!”​

 

车子先是盘旋而下至谷底,过桥后穿过景阳大街,接着又沿着盘山公路一路攀升至谷顶。此处视野极为开阔,四周无任何遮挡,谷底的玉米已有半人多高,而谷顶的玉米苗却刚移栽不久,仅尺把深,山下与山上的差异着实令人惊叹。

 

抵达官店镇,车门一开,一股沁凉扑面而来,甚至带着些许寒意。穿着短袖的向杰不禁抱紧双臂直呼冷。询问得知,此地海拔高达一千六百多米,几乎是我们白果坝村八百多米平均海拔的两倍。常言道,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便有一度的差异,难怪我们一下车便感受到这般透心的凉爽。

 

周光双书记早已与官店财政所的钟所长提前沟通好,钟所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安排官店畜牧所的技术员为我们带队讲解。周书记在恩施州财政局负责标准建设管理工作,对全州各个乡镇的财政所都颇为熟悉,基本都曾到访。钟所长虽刚被提拔,但与周书记彼此相识,此番相见,倍感亲切。

 

钟所长与畜牧所的车在前方引领,我们紧随其后,一路向上。随着前行,沿途的住户逐渐消失不见,公路两旁是成片整齐的厚朴、杜仲、黄柏树林,横竖成行,树下还种满了茂盛的牧草。待抵达山顶,一片地势平缓、面积广袤的高山平原展现在眼前。

 

我们首先来到一处建筑物前,这是养殖工人的居住区,四周建有院墙。钟所长站在院墙边,兴致勃勃地为我们介绍:“这里海拔一千七百多米,接近一千八百米。” 他指着远方连绵的山峦,“白云之下是巴东的一处地方,那边雾气升腾之处则是宣恩的地界。官店镇与恩施市、鹤峰县都接壤。”​

 

畜牧所的技术员向我们详细讲解梅花鹿养殖技术,他说:“梅花鹿生性胆小,驯化绝非易事,必须采用圈养方式。起初圈养时,梅花鹿一见人就惊慌逃窜,不少因直接撞向墙壁而不幸死亡。即便圈养多年,它们依旧难以与人亲近。若选择散养,根本无法将其收回,难度极大。”​

 

王黎强赶忙询问梅花鹿的经济价值,技术员回答道:“一头鹿价值万余元,鹿茸更是珍贵,八块钱一克,一个鹿茸就能卖好几千。只要经营得当,三年便可回本。”​

 

我们提出心中最大的疑问:“白果坝村海拔仅八九百米,这样的高度能养殖梅花鹿吗?” 技术员笃定地表示没问题,八九百米的海拔同样适宜梅花鹿生长。​

 

随后,技术员带我们前往养殖场参观。养殖场的圈舍是一整片建筑,中间是一条长长的过道,两侧分布着一间间圈舍。每间圈舍面积达一百多平米,且分为两部分,其中大部分是露天区域,梅花鹿可在此享受阳光雨露,自由活动;带有顶棚的部分设有高出地面五十公分左右的食槽与水槽,是梅花鹿进食、饮水和休憩之处。技术员介绍,梅花鹿的食物是青饲料与精饲料精心搭配而成。

 

据悉,这个养殖场由当年的官店党委书记刘银昌一手打造,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直接投资人来自深圳,目前存栏两百多头。王黎强仔细观察后评价道:“这里的圈舍设施过于陈旧,若我们要开展养殖,不能沿用此标准,既要便于饲养,又要兼顾游客参观需求,必须精心设计一番。”​

 

而我,则更多地在思考选址问题。这些天,我频繁与土管、林业、畜牧、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领导联系,咨询建设梅花鹿养殖场的各项事宜,也收集到不少关键信息:基本农田不能占用,一类公益林不可触碰,养殖场要远离居民区至少五百米,必须通过环评,还要有相对集中、坡度平缓的成片土地,且水源质量要上乘…… 这些条件虽不算苛刻,但要全部满足,也并非易事。回程路上,我一直在思索,白果坝村究竟哪里才是建设梅花鹿养殖场的理想之地呢?

 

 

 

 

上一篇: 一心一亿

下一篇: 七绝•发洋财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