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巴渝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谢会长 阅读:33 次更新:2025-07-02 举报

巴渝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重庆市合川区盐井街道办事处石马村印象

 

谢会长

.

 

    一、序章:山乡蝶变,诗意栖居  

    在重庆合川区的青山绿水间,盐井街道石马村如同一颗镶嵌在巴渝大地上的明珠,正以昂扬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这里曾是传统农业的缩影,如今却因产业振兴、生态改善、民生保障的深度融合,蜕变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动人画卷。行走在石马村的田间地头,目之所及皆是蓬勃生机,耳畔回响的是村民幸福的笑语,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在此刻鲜活而生动。  

 

 

    二、产业振兴:从荒山到“金山银山”  

    石马村的蜕变,始于一场“绿色革命”。2019年,村集体以“集体+村民入股”的创新模式,大力发展蜂糖李种植,将200余亩荒山变为特色产业基地。2023年,为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村里投入300余万元为蜂糖李搭建大棚、安装防鸟网、围栏、道路等基础设施,这一举措不仅延长了果树的丰产期,更让每亩收益得到了一定的增长。站在山坡上眺望,钢架大棚如银色波浪般绵延,防鸟网下青翠的果树随风摇曳,枝头的李花犹如雪压,清冷中透着蓬勃生机,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与现代化农业设施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图景。  

 

    蜂糖李产业的崛起,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带动村民人均收入增加。 

 

    三、民生保障:从“忧居”到“优居”  

    乡村振兴的底色是民生温度。石马村将“危房改造”列为头号民生工程,2019年全村4户低收入家庭通过“村级评议、街道审核”被纳入危房改造计划。秦毓海老人是受益者之一,他原本居住的D级危房经政府补助重新修建后焕然一新,墙面粉刷、水电改造一应俱全。“以前下雨天总担心房子漏,现在睡得踏实了!”老人朴实的笑容里,写满对政策的感激。  

 

    面对极端天气的考验,石马村更展现出基层治理的温情与高效。  

    20212023年的每年夏季,持续高温导致严重干旱,村两委联合企业、志愿者组成“抗旱突击队”,动用洒水车35次,为蜂糖李基地浇水。在200亩蜂糖李果园里,清凉的水流浸润干涸的土壤,保住了丰收的希望。这场“保民生、保生产”的战役,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干部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四、土地赋能:从“沉睡资源”到“发展动能”  

    土地是乡村振兴最厚重的底色,更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石马村以“三变改革”破题,通过土地入股、撂荒地整治、宅基地盘活三大行动,让沉睡的土地资源焕发新生。  

    2019年,村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中流转零散耕地200亩,发展蜂糖李产业园。村民以土地入股享受保底分红,每亩年收益从过去单一种粮的800元跃升至3000元。  

 

    撂荒地复耕更是一场“唤醒沉睡”的攻坚战。针对山腰坡地抛荒问题,街道派驻农技专家指导土壤改良,村两委发动党员先锋队开垦复耕。花7万多购入东方红旋耕机,由村委会干部亲自驾驶,把200亩蜂糖李产业园翻耕了一遍,于20191月种上了蜂糖李果树苗,为后来的果实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尾声:乡愁与远方共生的新家园  

    如今的石马村,青山作屏,碧水为脉,阡陌间跃动着时代的脉搏。清晨,缕缕炊烟从白墙黛瓦的院落上袅袅升起;中午,直播间里在热情推介蜂糖李果实的甜大脆香;傍晚,农家乐里不断飘来卡拉OK的歌唱声。这里既留存着“炊烟袅袅柴火饭”的乡愁记忆,更生长着“数字农业”、“云上乡村”的现代基因。  

 

石马村的故事,正是千万中国乡村在新时代坐标系下的生动缩影——用土地的厚重托举产业的腾飞,以民生的温度标注发展的刻度,让每个平凡的村庄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当山乡巨变的浪潮奔涌向前,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都是见证者,更是创造者。

 

石马村畅想曲

 

大青山的掌纹里淌出银波,

将石马村锈蚀的往事遮掩。

铁锄挖冻土,

裂缝里蹦出蜂糖李的香甜。


钢架大棚掀起液态的风浪,

防鸟网兜住对丰收的向往。

果核在暗夜,

数着土地契约的褶皱生长。


老屋裂纹被月光焙成陶片,

混凝土浇铸新生的脊椎骨。

砖瓦的年轮,

镌刻着三代人迁徙的图谱。


洒水车在琴弦上昼夜游走,

干裂泥土吮吸满天的星斗。

水管在蠕动,

哼着200亩绿色的信天游。


旋耕机咬碎板结的时光,

腐殖质漫过荒芜的眼眶。

根系在地下,

编织幸福时光的经纬网。


炊烟裹着柴火饭的平仄,

直播间吞吐云端的喧哗。

晒场晾晒着,

祖辈磨亮的犁铧与二维码。


李花在钢架间飘成雪汛,

笑纹爬上了古铜色的脸。

土地在呼吸,

吞吐着数字与朝露的和弦。


石马驮着整个村庄奔向星辰,

小康的欢歌已唱响碧水蓝天。

 

 

 

注:这篇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曾两次与石马村的高书记核实相关数据。初稿完成后,又由高书记召集石马村两委审阅后定稿。在此特对石马村的高书记及两委领导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谢会长,笔名倚天剑。合川区作家协会会员,合川区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员,副主任医师。自幼酷爱文学,尤喜诗词。平素写作以“文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为宗旨,坚信“若要作品感动别人,首先必须感动自己”。曾主持编辑医院院刋15年,先后在国家级、省市级(包括台湾)医学杂志发表专业论文19篇,在其他报刋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在《合川卫生与健康》杂志、《合川报》等刋物以及《归荑诗刋》、《中原诗文》、《黃河文创》、《中国作家库》、《世界经典文学夽萃》发表诗词80余首。

上一篇:

下一篇: 一首无声的诗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