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续家谱引出的故事

作者:王维宝 阅读:80 次更新:2024-06-11 举报

续家谱引出的故事

 

 

《章丘辛寨王氏族谱(翻拍卷)上册》终于成书了,捧在手里有种成就感。

这本上册是在对珍藏了近百年族谱重拍印制的基础上,对祖谱的几个《序》加了注释。正是这个过程,让我重新认知了许多上祖流传的故事。

 

㈠王家上祖何处来

 

时候有大人说,我们这支王姓是很早很早以前从山西洪洞迁来的。作为历史而言,洪洞大槐树移民是有的。

有资料表明,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等人奏议,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开始了。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南下,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进取南京与政府军反复拉锯,进行了四年的燕王扫北”战争。

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河北、山东等一些族谱中记载,燕兵所至,村城成墟当燕王打到冀、豫交界处时,遭到地方武装“十八村联谊会”的抵抗燕王无标转路攻取南京,后燕王把一带人杀的只留狐、刘两家山东临清县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盖燕王靖难兵起,在建文时南北构兵,南兵大军追袭南兵则自南而北,北兵胜大军犯阙则自北而南,或杀,或刮,或逃,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风调雨顺,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万人,河北人口为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04万人,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人口密度来看,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不足山西的一半。于是,山西“地狭人稠生计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时朝中的要臣一再提出应从山西移民到中原,洪武三年(1370年)郑州知州苏琦提出“时宜三事”,其中一事就是移民中原洪武十五年(1382年),晋府致仕长史桂彦良上《太平治要》20条。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户部侍郎刘九皋又奏请迁移山西之民以实中原,终于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于是拉开了—场轰轰烈烈移民活动的序幕。

明代初期山西的移民,说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走的,实际远远不止如此。根据《明史》记载,“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丁多田少”,以“分其丁口”的办法进行移民。这个范围是相当大的,包括现在的晋中、晋南、吕梁和晋东南等地区。在当时关山重重、道路阻塞的自然条件下,这么多地方的移民全要集中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可能?恐怕是没必要也不可能的。但是,由于洪洞大槐树确实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点行地”,在后来的历史上影响特别大,移民后裔们自然也就乐于认同这样一个出发地了。

于是,包括我们这支王家近几代在内的好多今人,难免猜测也是在“洪洞大槐树移民”中而来。

然而,当我看到这本已经泛黄、脱落,字迹开始模糊,1921年版的《王氏族谱》时,十世孙廪善生写的《王氏族谱序》却看到如下文字:

“予始祖迁发之,由因元顺帝十七年,毛贵陷益都,益王买奴,遁去山东,郡县陷没。大明初年,由直隶保定府枣强县迁居邹平县青阳店讳字未传,但雁行居第十一故以。”

意思是说:我们氏族迁发的原因,是因为元朝末年顺帝十七年(1349年)红巾军将领毛贵攻占了山东省益都,益王买奴逃跑,山东各县人走城空。明朝(1368-1398年)初年(约1368——1377年间),始祖由(河北)保定枣强县迁到邹平县青阳店。始祖名字已经失传,迁徙如大雁离开故乡,排行在第十一位,于是,王家后人称这个始祖“王十一”。

其实,何止我们这支王姓,同时从枣强迁移山东的还有好多他姓。

在枣强移民中,也的确有这种历史记载。如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耿氏先祖耿事修于洪武二年(1369年)自洪洞迁枣强,同年再迁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枣强移民村落有的具体到枣强某地,如邹平县明家集镇兰芝里赵氏来自枣强县康马庄,沂源县南麻镇河北村任氏来自枣强县斑鸠峪任家庄,安丘市石堆镇大莲池村曹氏来自枣强县黑石埠子。还有若干村落笼统地说是从武邑、枣强迁来。

再与山西洪洞人口大迁移的时间范围联系起来可以推测。山东移民不仅有直接从山西迁移来的,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河北枣强

现代研究者认为枣强移民的原迁出地是洪洞。河北枣强一带也是元末明初战乱中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大量外迁,所以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枣强东南即为山东德州,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德州一线比较方便。

从枣强移来山东的人群分布较密集的地区是历城区、章丘、商河县、高青县、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博兴县、沾化县、邹平县、惠民县、寿光市、安丘市、莱城区等地,即明朝济南府北部地区,乃至青州府北部地区。

幸亏从前世四代祖宗接续了这个家谱原封不动保留了四个老祖宗写的《续》若不然真是搞不清自己的始祖到底是从山西洪洞直接来的还是河北武邑枣强间接移来的。

 

㈡五服九族

 

我们这本王氏族谱,记载了一百年来共二十一个世代的男世祖姓名,经年曾经做过官吏的也有记载。

我小的时候,每到过年清晨起早吃过饭,都是跟亲一窝子的大人们,一路出发,浩浩荡荡,给王家祖宗们挨个磕头拜年。这些祖宗辈们当然是呆在家里,一本正经的坐在椅子上,男祖上手,女祖下手,等着下辈们前来磕头。

那时候的拜年,磕头是必须滴,要“五体投地”。如果是十来岁的孩提还得带“响”——听见头磕地的声音。

长辈和长辈要求一致。有的长辈生活条件好些,知道“人文关怀”,会将多块椅子垫子,或长长的红毛毯铺在进门处。前来拜年的人可以多人同时跪地,实实在在的磕两下,头不疼,脏不了妈妈缝制的过年新衣裳。也有的长辈铺块薄薄的红布,只能容纳一人。蜂拥而来的二十来号人再鱼贯而入,这时被挤在前排的就“倒霉”了,在老祖的眼皮子下不得不来实在的。后一排呢,可以假装跪不下,弯弯腿,慢悠悠做个欲“磕头”动作,等待椅子上那声“都起来吧!”

还有的老祖家里什么也不铺,露着冰凉的土堂子,那个磕头的滋味就别说了!

我们这一支拜年的范围,集中在本村的第九、第十生产小队。我是“维”字辈,排21世,当年在世的活祖依次上溯是第20、19、18和17世,恰好构成所谓“五服”。

虽然族谱上所列王氏姓名本也“一家”人,可随着分支再分支的扩展,当到了某个世代,同一辈分之间便走动得少了,血脉疏远了,亲情淡化了。《王氏族谱引言》曰“论祖情,于今日薄极矣。分门别户,竞短争长,瓜瓞之谱,不啻路人焉。”

然,家族的分化,亲情的淡化有情可原,也是一种现实存在,纵观我们生活的三度空间,哪家那户不入此辙?我从小就听大人用“五服”表示家族血脉关系的远近。

五服又叫五代,自己上五服是: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还可以向下、向左、向右找到各自的“五服”。横向、纵向合之“九代”,故得“五服九祖”。古人为了直观表示家族亲情的血统关系,做成了所谓的“五服九族图”。

据传,古代政治斗争中,在某些时候往往为了政权的稳固,排除“异己”“异族”者,用的刑法可以“株连九族”,就是这个范围内的所有亲人。

 

㈢三老爷爷

 

高祖父是爷爷的爷爷,在家谱里,我顺藤摸瓜找到了17世高祖的名字——王道炳。高祖生了三个儿子,这弟兄仨当然都是我的曾祖父,按当地称呼“老爷爷”,排序称呼是:大老爷爷、老爷爷和三老爷爷。大老爷爷从我生下来就没见过,老爷爷和三老爷爷在我十多岁前后两年内离世。二老的长相和经历过的一些故事有所记忆。

老爷爷高个儿,瘦瘦的,长脸小眼睛,常年剃个光头,除夏天外喜欢戴个毡帽,老伴早就没了。在他住过的那间房子里,记忆中除了生活用品之外没有几本书,甚至连纸也很少见,那张桌子上有架老式七珠算盘,给我的印象是精明强干,会种地。

三老爷爷中等个儿,胖呼呼的,方脸型,浓眉大眼,大背头发型。一年四季总是外着中山装,干干净净,利利落落,除夏天外戴顶礼帽。我记忆最深的当是他那外衣左上方的小口袋里别支钢笔,笔帽的挂鼻在太阳照射下闪着光亮,分外耀眼。

你肯定会说我三老爷爷读过书。没错,在三个老爷爷中应该是他念的书最多。听说他原本在济南做事,解放济南时为躲避打仗而跑回家,从此再也没回济南。

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百姓个人订阅报纸的凤毛麟角,一是目不识丁,二是舍不得花钱。但,三老爷爷就常年订阅报纸,经济来源是:时下的儿子都混的好:大的做生产队会计;次子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某地工作;小的在济南某国营工厂当领导干部。尤其是这两个在外地有工资的儿子,每月按时寄来养老钱,生活条件不是一般人可攀比的。

有意思的是,三老爷爷虽然天天看报纸,却也不曾自己写信。他的老二媳妇曾经做过小学教师,后来因为诸多原因回家做了农民,与公公住在一个院的东屋里。按说,替公公给儿子——自己的丈夫代笔写信是没问题的。不,公公不用她,用谁呢?

话说我的妈妈与三老爷爷的二儿媳妇情况相似,五十年代末当过小学教师,六十年代初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吃不上饭,辞职不干老师了,回家种地。那时我们队里好几家有“出门挣钱”的,父母们不识字,便经常拿一个信封、一张信纸和一张邮票,找我母亲给远在外地的儿子写信。先是老人们口述一下要给儿子写什么,然后我母亲写出来,再念给老人听听。如果有漏掉了的再补上。满意了,妈妈给粘贴好,他们就去邮政局了。

哈哈!明白了吗,三老爷爷来找我妈写信,与别人不同的是,每次都是多拿几张信纸来,信封也不一样,印着“航空”字样。收信地址就更不一样了,除了“四川”外,后面是些代号“××信箱××分箱”(与军事有关,保密)。我妈呢,也是精心组织信里的语言,尽可能让三老爷爷听起来“有水平”。

嘿嘿,我妈越是这样写,三老爷爷也越来找我妈代笔,久而久之,形成了“良性循环”。当然,我妈也有不高兴的时候:上一封信才寄出去十来天吧,又来写信了,三老爷爷说了“这回写信不是给老七,是给老九的”。下地回来那碗饭还没送到嘴边呢,烦人!虽然这么想,却说不出口,先写完信再吃饭吧。

三老爷爷虽不是村干部,在生产队也不是什么队长、保管之列,但村里大大小小的干部们只要遇到他,无不敬畏三尺,唱喏施礼。何止这些,就是三里村五里地的那些“名望”之流,也久闻三老爷爷的大名——王冠侯。

三老爷爷生来不去地里干过活,但是每到麦收、秋收之际,我们队的大场里却天天有他的身影。从开始碾场、晒场、打场到收场,三老爷爷简直就是一个“现场指挥”。如果哪个社员偷懒、掉蛋,干活不像个样,他会毫不客气的给出批评。若你不听那就骂上了“你就是个×××!”你别说,他眼看的确实很准,保证批评到点子上,让你口服心服。

到了后几年,三老爷爷的腿走路不那么利落了,手里多了根拐杖。拐杖的用材记不住了,反正比别的老头上档次,却也曲曲直直,幽明透亮,关照着的三老爷爷依然不乏绅士风度。

 

㈣两个爷爷和两个奶奶

 

我有两个爷爷,一个是亲的,一个是入嗣的。在那本老族谱(1921年)里一共写进了四个爷爷,就有这两个爷爷的名字,再往下就没了。换句话说,老五以及以下的爷爷们当时还没出世。

然,我父亲两个“父亲”,一个亲的和一个入嗣的。更有意思的是,父亲的亲父亲是老兄弟仨中老二的大儿子;父亲入嗣的父亲是老小的大儿子。

我的爷爷辈一共弟兄九个。大老爷爷生个独子,总排行老八;老爷爷生了三子,排行分别总排老大、老二、老六;三老爷爷生了五子,总排老三、老四、老五、老七和老九。其中,总排行老大是我的亲爷爷;总排行老四是我的入嗣爷爷。总排行老五去邹平的吴桥改名换姓了。

我的入嗣爷爷有文化,年轻时就在天津商铺谋事,娶了媳妇(我挚爱的奶奶)后,曾经生过一个女孩,因病夭折在襁褓中,这个爷爷走的很早。受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影响,奶奶只能守寡,于是才入嗣了我的父亲。

亲爷爷老大传统学问最多,解放前属于进步青年,加入过孙中山创建的三民主义团体,人称先生,不仅开办私塾,还会看病,在方圆三里村五里店小有名声。解放后没几年因病走了。

两个爷爷都走了,剩下了两个可怜的奶奶各领着名下的儿女们,自有打算,过着互不相干的日子,走不同的生存之路。

大奶奶出嗣了儿子后还有俩儿俩女,有劳力,主要靠种地养畜为生,现接利吗,在那个年代过得还行吧!

我从小的奶奶娘家,是本庄辛二村的大户人家。虽然自己读书不多,却认得字,会算生活小账。从小受娘家人的熏陶,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对过嗣来的儿子寄托者希望,盼望孩子读更多的书,将来出人头地。奶奶刚嫁来王家时,娘家正兴盛,有房、有地、有势力,陪嫁了“三十个包袱”。要知道那个时代,陪嫁包袱的多少可是娘家富有的标志。

奶奶苦命啊,嫁来王家才几年,女儿没长成当家的就走了。没了经济来源和支撑,只能通过“卖包袱”过日子。父亲也争气,先是在本村读了初小,再在邻村柳塘口读了高小,又去济南考上了当年的实验中学。奶奶的那三十个包袱啊,渐渐转化成了父亲的文化积淀,考上了六十年代的烟台水产学院。

父亲毕业后先是分配在泰安地区水利局工作,去过平阴水利局,又去宁阳主建了淡水养殖试验场,直到八十年代初调回章丘县水利水产局,继续研究淡水养鱼技术。

在这里只想说我的奶奶,不愧是大户人家出身,虽然嘴上道不出多少成套的教育理念,却也用自己一生的言行,验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

奶奶在别人的眼里或许没什么了不起,但在我们弟兄们的心里,在我今天的笔下就是一个不平凡的女人。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我们这一代依然不疲书卷,不断修复上帝奖赏的基因,延续这炉书香之火。

 

㈤与时俱进续家谱

 

我们这次修订族谱,一是抢救祖传的族谱资料形成上册,二是将王家人名目入编形成下册。

接续是一份严谨且复杂的工作,既要延续传统,又要与时俱进。

首先,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女性是不能入的,仅是附庸:娶来的媳妇有姓无名。老夫老妻生活了一辈子,族谱里看不出生了几个女儿

女性不入家谱是封建社会对女性家庭、社会以及政治地位的否定,是一种人类社会的悲哀,这样的家谱是残破不全的,只半个太阳

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平等思想的重新立与实施,中国一些地方编修家谱时已将女性记入了。早在中华民国时期湖南《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就把女子编入了家谱,而且谱后的“跋”是女才子曾宝荪写的。

有影响力的是代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孔家。2003年孔子世家第6次续修家谱 ,在江苏高淳举行了历史以来首次家族聚会。此次续修打破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不仅女性可以入谱,女性后裔的子女同样可以入谱。

我们这支王家不能落伍新时代,本次家谱就从20世开始添加了女人——娶来的媳妇和嫁出的姑娘。她们将与王家男人等同,详细写入姓名、生卒年月、最高毕业学校与学历、工作单位与职务技术职称以及为国家、社会做出的贡献。还写有所嫁人姓名和生平数据。

其次,传统的家谱非常看重祖上曾经读书做过官的人,在我们的老谱里就出现过官吏、社会达贤,如:守御所千总.尽先守备、例赠文林郎、例赠修职郎、例增等侍郎,奎之阁典籍议叙六品卫、庠生守卫、知县、县印、教谕署、一乡约正、介宾、大宾,儒官、监生、邑庠生、郡庠生、廪膳生、曾广生、奉祀生、贡生、太学生、处士,省祭官、德行木铎、寿管、散官、恩荣七品乡耆、恩荣八品乡耆,等等。

*信仰马列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用辩证唯物思想看待历史,用科学社会主义理念指导言行。编制家谱亦不例外,几乎过去所有的家谱都很尊重自己上族的读书人和做官人,这是个好事,说明家家都是不甘落后的,积极上进的,并且采取的崇高做法是读书,换句话说在历史上的“读书做官”应该肯定和赞赏。但是,经过我党百年奋斗取得辉煌成就的经验,就今天来看,“读书”仅仅为了“做官”显然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在家谱里无需扯远,起码再续时应该体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具体地说,不仅要把王家从政的今人入谱,还要把在各行各业中的领军人物,小有成就者入谱。

特别提出今人读书的起点标准,窃以为该适当提高要求,与时代脉搏同步。现在国家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地区“十二年义务教育(含高中)”已经起步,而且每年的高考本科入取率超越了百分之六十,于是,我们提出家谱的接续要求,大学本科(含本科)以上者“入榜”,研究生及其以上者如果本人同意,可以单独做彩页展示其风采。

彩页是我家续谱的组成部分,谁能登上彩页是整个王家的骄傲,目标是在各个行业有所造诣,为国家做出奉献、贡献者。比如:解放前后的革命先烈;曾经受过乡镇及以上政府彰奖的军人、教育工作者、文学艺术家,重点是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创业的企业家,各级政府公务员,等等。

家谱的制作是一种文化,有一定技术含量祖传下来的家谱用的都是繁体字、文言文,现代人在阅读理解很费事,难理解。当今社会已经是高效率、快节奏、数据化的社会了。我们不能再抱残守缺,继续炮制之乎者也,卖弄那些久违了的繁体字,给后代落个“愚蠢”的骂名。

过去那些族谱可谓形式多样,有珠帘式、表格式、宝塔式等是右翻页的竖排版要是适合现代阅读的横排版、简单统计表等手段多好哇!

王家今日有礼了,请您走进续编的王家接续第五版祖谱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好!

上一篇: 读《西游记》有感

下一篇: 父亲和牛之二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