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五十二章:心系群众

作者:苑丁 阅读:37 次更新:2024-06-05 举报
   徐国庆成了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小组成员,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光荣且艰巨的任务中。这个小组一共五人,乡党委书记林伟民亲自挂帅,由乡长陈芳林牵头,徐国庆负责技术指导,两个青年团的年轻干部,程琳和杨柳叶负责外务事宜。
   第一次小组会上,乡党委书记林伟民说,我们苏南地区,不像那些边远贫困山区,我们乡各个村庄,这些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都发展得不错,不过,十个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由于个人的遭遇不同,有的村庄也会有一两户贫困户,我们必须帮扶他们,脱贫致富,振兴乡村,一户都不能落后。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希望大家在心出力,在帮贫扶困,振兴乡村,在建设小康村落,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加把力,作出贡献。
   乡长陈芳林觉得,书记林伟民亲自出马,狠抓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事,可见这件事的重要性了。我们乡,不像边远贫困山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村的经济盘活了,群众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由于种种原因,高矮不齐,总有少数村民没能摆脱贫困,所以我们要去帮扶脱困。这项工作是艰巨的,绝不是我们政府给他们几个钱就能解决问题的。那样是救灾,不是扶贫济困。扶贫济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我们提供资金,让他们自己去创业,通过自己努力,增加收入,还请债务,解决温饱问题,慢慢地走向富裕。脱贫致富,振兴乡村,一个都不能少。建设小康社会,农民不富是不行的。
   青年小伙子程琳问:“如何帮助贫困户创业呢?”
   杨柳叶不假思索地说;“帮助他们在自家田里种上经济植物呗。”
   程琳恍然大悟说:“这样好,收效高,来钱快。”
   徐国庆认为这样不妥。他说,我们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用来播种粮食的田地,是不允许改种经济植物的。任何国家都要保证粮食的安全,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这是国之大事,民生大事。毛主席60年代就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号召,你放着土地不种粮食,你没有粮食,或者是粮食少了,我们拿什么广积粮?所以,我们再困难,也不能动用良田!
   乡长陈芳林说:“徐国庆说得对极了。动用良田改种经济植物,是万万不可的。”
   杨柳叶不解地问道:‘那还有什么办法扶困脱贫呢?’’
   徐国庆胸有成竹地笑着说:“各村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闲散地,有的村有山地,有的村有旱地,不宜种水稻,我们可以跟各村村委会研究,拿点出来,包给贫困户种植经济植物。”
   程琳听了兴奋的拍着手说:‘这样好,这办法来钱快,一年解决温饱,来年就可以有结余了。’’
   杨柳叶抓耳饶腮说:“种什么经济植物好呢?”
   程琳说:“种水果啊。”
   徐国庆笑着说:“种水果不能解燃眉之急,水果要三年才能挂果,远水解不了近渴,我想种植草莓,当年就有收获。”
   杨柳叶高兴的说:“这倒是个好办法。”
   乡长陈芳林说:“方针办法都有了,下面我们就着手开展工作。”
   程琳说:‘我们先要摸清有那些贫困户。’’
   乡长陈芳林说:“我们乡有三十二个村庄,我们四人每人跑八个村庄,深入群众,了解情况。”
   大家分工协作,深入民间,走访群众,听取村委会的意见,确实落实情况,找出并确定贫困户。然后与村委会的书记主任商量,让他们拨出一些山丘旱地,给贫困户种植草莓,帮助贫困户脱贫。有的村困难不大,他们自己能够解决,需要技术指导,就打电话给徐国庆专家,请他来村里指导。有几个村的贫困户,有乡政府出资购买优质种苗,指导贫困户栽种管理。这样就有徐国庆负责选购优质草莓的种苗,有两个青年程琳和杨柳叶负责搬远。
   这样徐国庆每天就不辞劳苦,驱车到贫困户的田头地边,从科学的角度精心指导他们贫困户栽培草莓,指导他们如何上水施肥,如何治虫等关键技术。徐国庆每天都去草莓栽培基地观察长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万无一失。徐国庆就这样辛辛苦苦,踏踏实实地每个村都抱到,教他们管理侍弄草莓,各家的草莓园的草莓长势旺盛健壮,那青的红色草莓果子,挂满了植株,非常喜人。
   由于技术到位,管理得当,草莓个大味甜,销路也好,第一年就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贫困户还清了外债,基本上解决温饱,在忙两年他们就能致富了,这将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为建设小康村落加快了速度。
   2019年的上半年,徐国庆由于每天不辞劳苦摸爬打滚在田头地地边,在华家边的草莓园地受了风寒,咳嗽不止,呼吸困难,生命垂危。华家边的华书记和村民群众立刻把徐国庆送进了县人民医院急诊室,进行及时抢救。由于送医及时,抢救及时,保住了徐国庆的生命。
   徐国庆是长期劳累,在春寒料峭的季节,受了风寒,支气管发炎,咳喘困难,由于用力过猛,右肺因咳喘撕裂了,肺气涌入胸腔,呼吸短促,十分困难,不及时抢救,性命难保。医生说,迟来半个小时,性命就难保了。送医的华家边的华书记等人听了吓出了一身冷汗。
   现在的医学技术进步了发达了,高明的医生,在徐国庆的胸口开了一个小孔,插进管子,把胸腔内的肺气导引出来。虽然徐国庆的胸前插了许多管子,像个机器人一样,但他呼吸畅快了,起死回生了。
   徐国庆躺在病床上不是想着他的病情,而是想着他的事业,想着那些贫困户的草莓园地。他眼睛一闭,那些绿油油的草莓植株,那些红彤彤的草莓果实就闪现在他的眼前,浮现在他的脑海。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是振兴乡村的至关重要的举措,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农村不富,农民不富何谈小康社会?徐国庆在病床上呆了一个月,每天想的就是农民兄弟,就是脱贫致富,振兴乡村,建设小康村落,为国家作出贡献。
   徐国庆一心记挂着他的农民兄弟,记挂着他的脱贫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总想着出院。夫人华姑劝告说:“你身上插着管子,外面还连着个大瓶子,你怎么出院啊?你应该安心养病,来日方长,等你痊愈了,有你做的事呢,你急什么呢?”
   ‘唉!我怎么的就受不了风寒,这就病了呢?’’徐国庆唉声叹气,抱怨自己不禁拖生病了。
   夫人华姑说:’“都是吃烟火之食的,哪能不生灾害病呢?”
   徐国庆非常感慨地说:“现在我国的科学发达,医疗技术先进,救了我一命,要是在六七十年代,甚至于八九十年代,我这条命救搭上去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乡党委书记林伟民来看望徐国庆了。
   徐国庆和夫人华姑听了,不觉笑了。乡长陈芳林说:“我们的农业专家,你好些吗?”
   徐国庆说:“好些了,死不了啰,谢谢书记和乡长的关心。”
   夫人华姑笑着说:“书记乡长,你们看徐国庆这等样子,都像个机器人了,还急着要出院呢?”
   “出什么院?不急,好好养病。”乡党委书记林伟民说,“徐国庆专家呀,你在脱贫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吃了苦,出了力,为人民做出了贡献,我代表政府和全乡人民向你致敬。”
    乡党委书记和乡长走了,各村的书记也纷纷来看望徐国庆了。徐国庆最想了解,最关心的还是那些农民的种植的草莓生长得怎么样了?
    徐国庆一心记挂着农民兄弟,他痊愈出院的当天,就开着车去各村忙他的事业,脱贫济困,推进乡村振兴去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