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四十七章:喜庆丰收

作者:苑丁 阅读:43 次更新:2024-06-04 举报

   余庄村民栽种葡萄,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而且在徐国庆书记的努力下,很快就顺利地就销售完了。
   葡萄丰收了,第一年挂果,第一次销售,就给余庄村民百姓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大家心里高兴,纷纷要求办一场喜宴,庆贺一下葡萄的丰收。他们提议每户拿出点钱来,全余庄人聚在一起会会餐,大家欢欢喜喜,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吃一顿。
   有人说:“我们大家出钱,徐书记家就免了吧!”
   “那是应该的,”有人说,“余庄的葡萄从栽种管理到丰收销售,都是徐书记一手操办的,我们余庄人应该感谢他。”
   徐国庆听了说:“那可不行。”
   “怎么不行?”夏四爷说。“你手把手地教我们栽种葡萄,管理修枝,这中间那一处不花费了你的心血,处处都是你的功劳。”
   “对,这掏钱的事,徐书记你就免了吧!”
   “算大家请你徐书记的。”
   徐国庆说:“大家的情我心领了,不过,我也是余庄的一户人家,大家的马大家骑,不出钱我们一家人可不能白吃,那可不行。”
   ‘白吃白不吃。’有人调侃道。
   徐国庆态度坚决地说:“不出钱我们一家人绝不赴宴。”
   大家也无可奈何,这样余庄一百八十户人家,按人口摊派出钱,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全村宴会,全民聚餐,皆大欢喜地庆贺余庄葡萄的大丰收。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月光朗照,星光耀眼。余庄村中心的休闲娱乐场上,摆满了餐桌,端上了一盘盘,一碗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全余庄的村民百姓,男女老少,大人小孩,欢欢喜喜围坐在桌子的周围,在悦耳动听的乐曲声中,在鞭炮齐鸣的热闹气氛中,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等待开席用餐了。
   徐国庆书记站起来,面对大家,用他那洪钟大吕般的嗓音大声说:“父老乡亲们,今年是我们余庄人种葡萄迎来了第一年第一次大丰收,大家关心,喜庆一下也是应该的。你们高兴,我也高兴。过去我们的旧房基上只种些蔬菜,其收入是微乎其微的,改种葡萄后,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我想大家八年十年忙下来,每家每户都会有几十万的存款,加上我们打工挣的钱和地里水稻的收入,到那个时候,我想每家每户恐怕要有百万的存款了,我们余庄就是村富民富的村落了。”
   王春林激动地说:“我们余庄人家家住的是洋楼别墅,喝的是清纯甘美的自来水,每人手上都玩着智能手机,手上又有——”
   夏四爷说:“有钱,我们还可以买小汽车呢。”
   余老爹用手摸着自己的花白胡须说:“那就是人们所说的天堂了。”
   徐国庆书记说:“那叫小康,小康生活,我们余庄就称得上是小康村落了。”
   农业主任时克艰说:“每家都可以安装空调,购买洗衣机,更换平板彩色液晶电视机了。”
   林业主任恭喜说:“洗澡可以安装太阳能了。”
   夏四爷说:“那不跟城里一样啦!”
   王春林笑着是:“那叫乡村城市化。”
   徐国庆书记万分激动地说:“我们余庄头顶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气氛温馨,人气祥和,地处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无限.美好,是个美丽优雅的村庄。”
   “我们余庄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建设得如此美好,多亏了徐国庆书记。”有人这么称赞说。
   “不能这么说。”徐国庆说,“都是余庄村民百姓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共同努力的结果。”
   “怎么不能这么说?”夏四爷动情地说,“自从徐国庆书记作为大学生村官回到余庄后,他就为余庄招商引资,开超市,办工厂,合理开发利用南山的自然资源,种植常绿书、风景树和果木,为余庄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大家住着洋楼别墅,喝着清纯滋润甘美的自来水,怎么能忘掉大学生村官徐国庆书记为余庄做出的贡献呢?”
   王春林也不无感慨地说:“徐书记带领余庄人民科学种田,改良土壤,科学种植管理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
   “如今,徐书记又指导我们余庄人种植葡萄,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余老爹非常真诚地说,“这都亏了徐国庆书记。”
   徐国庆书记说:“这都是国家的三农政策好,这都是改革开放盘活了农村经济,给我们余庄村民百姓带来了实惠。”
   大家说着纷纷要给徐国庆书记敬酒。
   徐国庆书记无可奈何地说:“全余庄的村民百姓这么多人,都来给我敬酒,我就是应酬每人一口,也吃不消啊!这样吧,你们喝三杯,我举杯示意一下以表谢意。”
   “徐书记,你就随意吧!”农业主任时克艰举杯一饮而尽说,“先干为敬。”
   大家都热情地给徐国庆书记敬了酒;徐国庆书记都举杯示意表示对大家的谢意。
   年有余村长没有敬徐国庆书记的酒,但他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他在酒桌上,听大家热情洋溢地称赞徐国庆书记,不像以往那样心生嫉妒了。他细心想了想,觉得大家说的不无道理。这些年来,余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年有余当村长当了几十年,忙了几十年,余庄虽有变化,但变化都不大,余庄还是那么贫穷落后。徐国庆作为大学生村官回到余庄以后,没经过几年,余庄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超市,办工厂,开发利用南山的自然资源,给余庄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余庄人民在徐国庆的领带下,通过努力奋斗,才取得如此大的变化。徐国庆担任余庄的书记以来,又连续燃烧了几把火,村容村貌的改变、自来水的安装、脱贫致富的举措,余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说句心里话,这副担子要是搁在他年有余身上,未必能挑得起,担当好。因为自己确实没有徐国庆的那点能耐,没有徐国庆那样有胆识,有魄力;也没有徐国庆那样有头脑,有方向。
   年有余村长觉得,这次余庄举行欢庆葡萄丰收的盛宴,给他的印象很深,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是对他年有余的一次深刻的教育,他才有了自知自明。这些年来,是他年有余小肚鸡肠,不辩真伪,不知好歹,给徐国庆添了不少麻烦,实在是愧对他了,想想感到愧疚难当。于是年有余村长,拿出勇气,端起酒杯,羞愧地走到徐国庆书记面前,羞愧地说:“徐书记,这些年来,我年有余对不起你,请你多多谅解,我向你赔礼道歉,敬你一杯酒、”
   徐国庆先是一惊,继而又镇定地站起来说:“大家敬我酒,我实在是无法应酬,你年村长来了,我跟你喝三杯。”
   年有余村长端着酒杯要一饮而尽说:“先干为敬。”
   徐国庆一把按住年有余的手说:“你别急,我还有话要说。”
   年有余村长说:“先干为敬嘛。”
   “话不投己一杯嫌多,话若投己千杯少嘛!”徐国庆端起酒杯说,“我们同饮,这第一杯酒,愿我们过去的事一笔勾销。”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徐国庆又端起第二杯酒说:“这第二杯酒,愿我们不计前嫌,同心同德。”
   两人又叮当碰杯一饮而尽。
   徐国庆书记又替年有余村长斟满了酒,端起酒杯来笑着说:“这第三杯酒,愿我们今后为余庄村民百姓多做好事实事。”
   两人又叮当碰杯一饮而尽喝了交杯就,并且放生大笑起来。
   真是一笑泯恩仇,年有余村长和徐国庆两人之间的结怨,终于烟消云散了。年有余村长,解开了心胸,露出了笑容。
   余庄的村民百姓见年有余村长与徐国庆书记两人,不计前嫌,握手言和了,都开心高兴地拍手欢呼起来了。
   年有余村长向徐国庆书记提出要求说:“徐书记,我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年纪大了,不能胜任村长工作了,我正式要求辞职,让年轻人上来吧!”
   徐国庆想想也对,于是说:“不光是你,我也不小了,也该考虑接班人了。你看谁接任村长好呢?”
   年有余村长想了想说:“我看余生虎老书记的孙子余晓龙不错,他今年二十几岁,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一直在家务农,没有外出打工,扎扎实实在家种田,是一块好料子。”
   “好的,我母亲也不小了,她的妇女主任也该退让给年青人了。”徐国庆说。
   年有余村长不无感慨地说:“余蓝莓主任比我年长,应该让她颐养天年了。”
   徐国庆书记说:“这样吧,余晓龙接任余庄的村长,你的女儿年春妤接任余庄的妇女主任,让大家表决通过。”
   年有余村长说:“我女儿年春妤不行。”
   徐国庆书记说:“年春妤就是不错,初中毕业,一直在家种田,也懂道理,蛮好的嘛!”
   年有余村长谦虚地说:‘徐书记对小女过奖了。’
   徐国庆书记把各位主任召集起来商量了一会儿,就把余晓龙和年春妤两人提出来,向全余庄的村民百姓做了介绍说明,并要求大家举手表决。
   结果大家一致通过,拥护余晓龙和年春妤进入余庄村委会。从此余晓龙就成了余庄的村长;年春妤就成了余庄的妇女主任。
   余庄的村民百姓又一次鼓掌祝贺他们两人荣应余庄村委的要职。
   这样大家又怀着欢乐喜庆的心情,热热闹闹,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喝酒吃肉。那天晚上,余庄的村民百姓都沉浸在丰收喜悦的情境中,一直闹到晚上十二点才散席。

                                                                                                                                                                             

上一篇: 《成长》第四十六章:推销葡萄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