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四十六章:推销葡萄

作者:苑丁 阅读:41 次更新:2024-06-04 举报

  余庄的葡萄园,是各家各户的旧房基改种的,是颇具规模的葡萄园。全余庄一百八十户人家,每家都有一块不小的房基,合并起来有几十亩地。由于农业大学毕业的已经成为农业专家的徐国庆的指导,大家按照徐国庆的种植理论和科学管理,葡萄的长势很好。加之这些年来,南山葡萄园的种植管理的实际经验,所以余庄村里的葡萄园的管理都非常到位,第一年挂果就非常丰盛,十分喜人。一串串,一挂挂葡萄,颗粒饱满,像一串串珍珠翡翠,晶莹剔透,悬挂在绿叶丛中,构成了一幅亮丽的风景线。葡萄要丰收了,余庄的村民都非常开心高兴。他们喜不自胜,爱不释手,但他们也不觉担心起来,余庄一百八十户人家,这么多葡萄,如何销售,销售到哪里去?他们都没有头绪,不免又忧愁起来。
   正当余庄的村民们为葡萄的销售问题发愁的时候,徐国庆书记为余庄葡萄销售的事情开了一次群众会,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想法,并安慰安慰大家的情绪。
   群众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和打算。有的说,反正里外里,都是自己家里地里长的,带卖带送,卖不了自己家里留着吃;有的说,这么多怎么吃得了呢?吃得太多了,会吃出糖尿病来,就不划算了;有的说,每天挑到集镇上去卖,或许能卖掉一些;有的笑容可掬地说,余庄有一百八十户人家,大家都挑着到集镇上去买,不把一条扁担长的街道压断了?有的说,他打算到公路上去设点摆地摊,说不定过往车辆上的客户会停车购买,说不定这是一个好办法;余春生的父亲余老爹很有把握自信地说,他的这点葡萄他不烦心,他可以拿到他儿子余春生的春生超市去销售;有的说,你余老爹倒是不烦神了,可是我们呢?有的说,余老爹,你老能不能帮我们的忙啊?余老爹为难地说,帮忙吗,我也帮不了余庄一百八十户人家啊!
   大家听了余老爹这么一说,一个个恶口无言了。是啊,余庄一百八十户人家,都要卖葡萄,余老爹帮谁呢?帮了张三,帮不了李四,帮了这家,那家会生气,干脆一家都不帮反倒好。
   徐国庆听了大家的议论,非常感慨,也非常着急。他说:“大家说的都不无道理,我也无话可说了。你们的想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余庄一百八十户人家,总共九十多亩葡萄园,今年又是丰收年,其产量是可观的,要在当方销售,曼度恨大,我们必须要走出去,打开销路,才能解决问题。
   徐大爷说:“怎么走出去,怎么打开销路?”
   王春林说:“本来嘛,拿到我们的小老乡余春生的县城的春生超市去销售,倒是挺好的路子,可是余庄九十亩地的葡萄,他一个小超市怎么销售得了呢?”
   有人说:“干脆还是各扫自家门前雪吧,自己解决。”
   夏四爷说:“干脆找个酿酒厂一起给他们拖去酿酒。”
   王春林说:“酒厂的价格太低了。”
   夏四爷用眼睛瞅瞅徐国庆说:“还是请徐书记想想办法吧,他一定有办法。”
   徐国庆书记笑着调侃说:“余庄栽种葡萄是我的主意,管理也是我拿方案,现在销售还是要我出主意,这样我真的成了三包书记了,包载、包产、包销。”
   王春林也笑着调侃说:“否则书记就那么好当的!”
   余庄的村民们听了都开怀地哈哈哈地欢笑起来了。
   王春林说:“徐书记,你就幸苦点替大家找找门路吧!”
   徐国庆书记深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我进城去一趟,推销推销看。”
   “徐书记,就麻烦你跑一趟吧!”
   “县城省城都跑跑,或许有门路。”
   徐国庆书记说:“你们每户拿出两串葡萄,作为推销用的样品,你们派一个人挑着,同我一道进城,我去探探路子。”
   “这是个好办法。”农业主任时克艰说,“我们余庄的绿色大米是出了名的,人们也会相信我们余庄的葡萄也是货真价实的绿色葡萄,我想销路会好的。”
   林业主任恭喜高兴地说:“那就不愁卖不掉了。”
   “没错。”徐国庆书记信心百倍地说,“我们可以推销到城里的各大超市和大小水果店,用写有‘余庄绿色果蔬’的品牌的纸箱装了,一箱二十斤,签上各户的大名,以示负责。只要我们保证质量,我想我们余庄的葡萄会有销路的,而且销路广阔。”
   余庄的村民百姓听了,一个个喜形于色,点头称是。
   徐国庆书记说:“好啰,就这么办,大家回去分头准备去吧!样品葡萄一定要挑选最好的,最漂亮的,尽快送到村委会来。”
    余庄一百八十户人家,每家两串葡萄,集中起来就是三百六十挂葡萄,看看就是一大堆,可不少啊!
   第二天一大早,王春林挑了葡萄同徐国庆书记两人,信心满满地进城去了。
    样品葡萄装了满满两稻萝,颗粒饱满,晶莹剔透,一串串像一挂挂珍珠翡翠,十分漂亮,令人喜爱,看了让人垂涎三尺。
   一路上有人要购买葡萄,他们不卖,因为这是作为推销产品的样品带出来的。
   徐国庆书记和王春林两人,先到了县城,他们觉得县城越来越热闹,越来越繁华了。他们去了各大超市和街面上的水果店。超市的经理和水果店的老板,看了样品葡萄,都爱不释手,都说这葡萄好有卖相。那些超市的经理和水果店的老板,都知道余庄的绿色大米,因而也相信这葡萄也是绿色葡萄,是不会含有残留农药的。他们喜不自胜地把玩着颗粒饱满,晶莹剔透,令人喜爱的样品葡萄,啧啧称赞,爱不释手;他们品尝了样品葡萄,水多雪甜,味道鲜美,都说好吃。于是他们就下了订单。
   徐国庆和王春林两人非常高兴,随后又怀着激动的心情,怀着成功满意的心绪离开了县城,信心百倍地向省城进发了。
   省城比县城更繁华热闹,街道上的行人来往不绝,川流不息。人们对王春林挑着的颗粒饱满,晶莹剔透如珍珠翡翠般的绿色葡萄,投来了喜爱羡慕的眼神。徐国庆和王春林两人一边行走,一边观赏省城繁华热闹的景象。他们匆匆忙忙跑了不少大超市和街面上的水果店。谁知道余庄生产的绿色大米的品牌,在省城也是出了名的。他们一旦听说徐国庆来推销的余庄生产的绿色葡萄,都十分感兴趣。他们对这种绿色葡萄情有独钟,深信余庄的葡萄也不会有残留的农药的,是很好的环保食品。
   各大超市的经理和水果店的老板听了徐国庆的详细介绍后,都觉得是可信的;他们看了样品葡萄,粒粒饱满,晶莹剔透,像一串串绿色珍珠翡翠,十分喜人;他们品赏了鲜果,甜润鲜美,非常爽口,实属上品,于是他们都下了订单。
  一天的推销活动虽然有点累,但徐国庆和王春林两人的心里是甜的,感觉特别舒服满意,因为他们为余庄村民百姓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徐国庆和王春林两人怀着激动满意的心情回到了余庄,余庄的村民百姓呼啦啦地围了上来,打探追问葡萄推销的情况。
   徐大爷迫不及待地说:“徐书记,葡萄推销的怎么样了?”
   徐国庆书记笑着说:“你说呢?”
   徐大爷也笑着说:“我看是差不多了。”
   王春林故意卖关子说:“求人办事哪有那么容易呀?”
   徐大爷灰心丧气地说:“那就送酒厂吧。”
   徐国庆看着徐大爷的灰心丧气的样子只是笑。
   有人干脆说:“留着自己家里吃,反正是自己家的地里长的。”
   夏四爷说:“你当饭吃也吃不完啊。”
   大家一时间没了注意,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说着泄气话,那忧心忡忡的样子,令王春林暗自发笑。
   徐国庆书记笑着说:“你们别逗啦,大家放心吧,余庄的葡萄推销得很顺利,他们都下了订单啦!”
   余庄的村民百姓由忧愁变喜庆,甚至于欢呼雀跃起来了。
   徐国庆书记说:“今天晚上,你们就是不睡觉也要挑灯把葡萄采摘、装箱、签字,一切准备好,明日一大早就送到县城和省城的各大超市和水果店。”
   余庄的村民百姓都欢欢喜喜地回去准备去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