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成长》第四十一章:担当

作者:苑丁 阅读:54 次更新:2024-06-03 举报

   时间像白驹过隙   ,一晃已经步入二千年了。儿子徐华生在中学学的不错,已经圆满地考上了南京大学天文系,是一名大学生了。南京大学是名牌大学,天文系是南京大学有名的系科。这个专业为众多学子所向往。儿子徐华生也是一个天文爱好者,看来儿子徐华生对天文感兴趣,将来或许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天文人才。徐国庆和夫人华姑都非常满意;徐益天和余蓝莓两人高兴得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徐国庆的外婆余夫人已经九十多岁了,可以算是老寿星了。可是人一旦上了年纪,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病痛缠身, 这大概是人生的规律吧。徐国庆的外婆余夫人,近来因为年纪太大,身体有些不适,已经住进了医院。徐国庆的父母徐益天和余蓝莓两人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 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了,其精力也有限。徐国庆考虑,不能累坏父母,所以照顾外婆余夫人的一切事情,他都一人担当下来了。
   徐国庆没让自己的父母操心,每天上医院陪侍外婆余夫人,悉心照顾外婆余夫人,不光倒茶拿水,喂饭喂药,还要倒尿倒屎,可见徐国庆是个多么有孝敬之心的人了。外婆余夫人能有这样一个有孝敬之心的外孙,能不感激涕零吗? 
   一家有两位烈士的烈属余夫人余太太生病了,惊动了政府,乡党委书记林伟民和乡长陈芳林两人特意买来水果,带来慰问金来看望余老太太了。
   余老太太年纪大了,余老太太是功臣。余夫人是余生辉烈士和余超烈士两位为国献身的英雄烈士的烈属,她的女儿和女婿又为国家为人民从事国家机密工作。余老太太一家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巨大 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余老太太老了病了,乡党委书记林伟民和乡长陈芳林代表乡政府,代表全乡人民来看望慰问余老太太了。
   乡党委书记林伟民四十多岁,面容和善,他安慰了一会儿余太太说:“余老太太,你好好养病,安心休息,我们会常来看望你老人家的。”
   余老太太感激地说:“让书记乡长费心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林伟民书记说着转脸对徐国庆说,“徐国庆呀,余老太太病了,你可要照顾好余太太啊!”
   徐国庆说:‘请书记乡长放心,照顾好外婆是我的责任。’
   陈芳林乡长说:“你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一声。”
   徐国庆说:“有困难我会克服的。”
   “这样吧!”党委书记林伟民说,“我看你徐国庆是个大忙人,老书记余生虎病了,余庄的工作指望你去做,你还有科学研究工作在身,整天整夜在医院里是个问题。这样,我们乡里派一个人来,专门照应余老太太,你就可以抽身忙你的工作,不过你要常常来看看你的老外婆哟。”
   徐国庆不好意思地说:“那我们怎么过意得去呢?”
   陈芳林乡长说:“有什么不过意的?余老太太是国家的功臣,是两位烈士的烈属,政府关心她是理所当然的。”
   乡党委书记林伟民说:“就这么定了,你们徐家要经常派人来医院看看余老太太。”
   徐国庆说:“那是,那是。多谢书记和乡长了。”
   这样徐国庆从医院里解脱出来,就一门心思地去担当他的余庄书记和科研的工作了。
   却说余生虎书记,已经是八十九岁的人了,再过些日子就是九十岁老人了。他得的是老年痴呆症,书记的工作就无法担当胜任了。徐国庆副书记就顺理成章地升任为余庄的书记了。余庄的一切事务都落在他一人身上了,再加上科学研究工作,其肩负的担子不能说不重。不过徐国庆是个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敢于担当的人,他一定担当起余庄的书记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重任。
   余生虎书记病的不轻,已经神志不清,出门认不得回家,家里人四处寻找他,好不容易才把他找回来。徐国庆去探望他,他不认识徐国庆了。他神情木讷,像个孩子似的,哪里还认识徐国庆呢?徐国庆见了这样的情况,感到十分痛心。
   徐国庆交代余家人一定要看好照顾好余生虎书记,千万不能让余书记走丢了,那样是非常危险的,不能疏忽大意。
   余生虎书记解放初期就当了余庄的村干部,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了。他一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壮大。近几年来,余生虎书记领导下的余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余生虎书记的支持,他徐国庆的工作才得心应手,轻快得多。
   如今余生虎书记病了,余庄一切事务的重担都落在徐国庆一人身上了。从此以后,余庄的事都需要徐国庆去独当一面地担当起来。徐国庆想,虽然他还有科学研究的任务,担子是重一些,工作有点忙,但他为了余庄人民,为了发展余庄的经济,为了把余庄建设成和谐文明,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再苦再累,再繁重的担子他也要勇敢地担当起来。
   这些年来,余庄在余生虎书记的领导下,勤俭办一切事业,结余下来了一些钱,这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利润,徐国庆想用这些钱惠及余庄的人民,让大家有获得感。于是他准备将这些钱分发给大家,把余庄的村容村貌改变一下,让大家把土墙茅草屋拆了,统一规划翻盖成洋楼别墅。这项工程由刚成立的余庄建筑装潢公司负责完成。
   余庄建筑装潢公司是在余庄村委会的管理下承揽工程,其收入归村委会管理,员工的工资由余庄村委会按月发放。
   余庄每家每户翻建洋楼别墅,村委会给他们每家每户发了五万元,让他们把自己家的房屋翻盖一下,多不退,少不补,自家的情况自己掌握。余庄建筑装潢公司的员工的建房工资由村委会负责发放,不用村民百姓负担。这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是村民百姓得到的实惠。
   徐国庆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他刚从余庄的副书记位子上升任为余庄的正书记,成了余庄的一把手。新官上任三把火嘛,这是徐国庆上任来要烧的第一把火。他在村民大会上振振有词地把他要改变村容村貌的决定向村民百姓宣布了。这时候会场上群情激动,沸腾起来了,大家欢呼雀跃,称好不绝。
   余庄的村民百姓都拍手欢呼赞成徐国庆的这个决定,都说大学生村官徐国庆这些年来在他的努力下,余庄开了超市,兴办了企业工厂,开发利用南山的自然资源,给余庄人创造了财富,带来了实惠,这回又给余庄人做了一件皆大欢喜,大快人心的好事善事,为改变余庄的村容村貌再立新功,使余庄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又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徐国庆在群众大会上信心百倍地说:“大家把自家的洋楼别墅盖起来,我们余庄将在村北的水域建造一座水塔,把自来水引进每家每户,我们吃水方便,自来水又干净又清纯,吃的舒心、放心,也健康。”
   村民群众们听了都欢蹦雀跃起来了。
   徐国庆说:“你们自己要想办法把洋楼别墅装潢的好些,漂亮些,洋楼别墅的周围也要美化、绿化。每家每户装上电话,买上电视机,我们余庄人真的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夙愿了。”
   有的说,我们还要卖手机呢;有的说,我们想买一辆摩托车;有的说,将来么一定能开着小汽车进出余庄;有的说,那样余庄不进了天堂啦!另一个人说,那不叫天堂,那叫小康!
   群众激动无比,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想往着余庄未来美好甜蜜的生活。
   徐国庆非常激动地说:“你们的这些美好的愿望,只要大家加把劲,努力拼搏,我想将来一定能实现。”
“不是将来,我们现在就能实现了。”
“我们余庄不少人都用上手机了。”
“我们余庄也有几辆摩托车了。”
“摩托车开动起来,嘟嘟可威风神气啦!”
“我们余庄也有人开上小汽车了。”
“你看到谁开上小汽车了?”
“余庄超市的总裁我们的小老乡余春生,他不是开着小汽车余庄到县城来回跑吗?”
   大家纷纷议论,不一而足。徐国庆用他那黄钟大吕般的响亮的嗓音说:“我说的是余庄人普遍用上手机,开上小汽车,大家的生活普遍都好起来了,那叫做共同富裕。”
“这一天会到来的。”群众信心百倍地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活了农村经济,也带活了我们余庄的经济,给我们余庄人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实惠。”村民们说。
   徐国庆大声说:“乡亲们,国家政策好,改革开放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活路和机遇,但是大家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富裕,要过好生活,还需要我们余庄人加倍努力,奋力拼搏!“
 余庄村民们都信心百倍地一口同声地说:“徐国庆书记,你就带领我们余庄人奋力拼搏吧!”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