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散文   

不如多读一点书

作者:罗里宁 阅读:186 次更新:2023-11-06 举报

  前些年,我开始胡乱写点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乱七八糟的,但是绝大部分都在一些地方报刊上发表了,以后经过修改,又让它们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出现。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把原稿润色修改一遍,让它们好读一点;二是网络平台一般不动人家东西,可以原汁原味地给你发表,文责自负。不想有人说,网络上发表的不算数,只能算是草稿,更何况网络上还有不少的“野鸡”网站,应该警惕。对在网络上发表的东西,不以为然。我眼界没那么高,所写的那些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本就是胡思乱想想出来的,并不敢对纸媒网媒存在任何偏见,对于什么网站是“野鸡”网站,什么网站是非“野鸡”网站,更是不知道如何去区分,我想这些应该由有关部门去管理吧,用不着咱瞎操心。我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发表过不少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也不在意它们属于什么“鸡”,至于在什么报,什么刊,什么位置上发表,更是无所谓。当然,对于一些跟你讲好条件才肯发你东西的刊物,就另当别论了,比如有个杂志,转过我两篇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有篇还当卷首语用,没经我本人同意,我也不计较,人家转说明人家看得起你写的这些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不仅如此,我还给他们投去其它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这一投就不得了了,他们那边说可以用,但要收取一些这样那样的费用,我没给,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像这样转发别人的文章,还不算坏,因为署名还是你的,更有人直接用你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拿去发表,这就不能不令人气愤了。我于二〇一七年在光明网发表的一篇《我读孙犁》的散文,就被人(博华,山东桓台索镇实验学校)以《我喜欢孙犁的文字》为题,发表在西部一个散文学会上(2020年第286期,搜狐网转载过),除了标题,几乎全文搬去我那篇《我读孙犁》。这是题外话了。

  写出的东西,不免会有人批评,总是好好好的,容易使人起鸡皮疙瘩,家乡壮话,有时会在好好好的后面,加上一个尾音,这个尾音不好说,我不希望有这个尾音,只希望真诚的批评。我写过一篇《读书应成常态》的小玩意儿,强调读书要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事,不要等到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才号召一下,作作样子。这篇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就被一些人批评道:你写的这些东西,不读书的人不会看,读书的人不用看也会懂,没有发表的必要。这个批评应该是真诚的,也不免武断。我把这篇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投到一个网络平台,发表后竟然被一些地方单位拿去作学习资料。这也是题外话了。

  写这些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越写越不好写。毕竟,我只是个练习作文的人(像个小学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于是就想,不如暂时停下手中的笔,先读一点书再说。停下笔,读一点书,又谈何容易。假如你暂时停下笔,突然间有人问,最近怎不见你写那些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了?这一句问就让人为难。再者,文友时有大作发表,也不能不让人手痒痒的。想停下手中的笔,不容易。

  有“文”要写,心也难以静下,心不静,何以读书?我曾经想,每年至少要读几本书(不像别人读几十上百本),结果只能零零星星的读,没能认认真真完完整整地去读一本,而且大部分,都是重读一些过去读过的。听说有人年阅读量,几百上千万的字,除了令人羡慕,还是令人羡慕。像我这样读,不知道要读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别人的那个阅读量。读书不多,还写,是很矛盾的。不是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神不神咱先不说,要把那些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小玩意儿写得通顺一点,总得读点书吧。写是急不得的事,读却是可以随时开始的。那么,不如多读一点书,多积累一点知识,多沉淀沉淀,这样或许会更好。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