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其他   

谈谈我对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潘梦迪 阅读:516 次更新:2022-10-06 举报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
            辛弃疾,那一年他22岁。 他就敢打敢拼、果敢勇猛,让辛弃疾一战成名。所以哪怕他自小生活在金人属地,宋高宗还是重用了他,当上江阴签判时,他才25岁。本以为从此便能建功立业,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朝廷是这么胆小怕事。
            在一片主和声中,辛弃疾被一贬再贬,最后直接罢官赋闲在家数十年。



         放下手中的剑,拿走笔杆子,辛弃疾在词曲的世界里,成就了另一番事业,被后世誉为词中之龙。
         辛弃疾一生存词600余首,词作数量为两宋之最。他写词很有个性:爱用典故,经常用得没点水平的人都看不懂;写得很狂,嬉笑怒骂皆可成文,他幽默起来甚至有点儿无厘头。
        除此以外,辛弃疾用词也和一般文人不同,有时候甚至有点儿怪。请看这首: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词的上片,一开头“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他即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如果说,孔子慨叹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弃疾引用它,就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
         辛弃疾在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是很自然的。 词的名气是两宋经典词作之一。此词,写到公元1198年左右,此时辛弃疾已闲居好几年。
        有人说这是辛弃疾平生最狂的词,毕竟“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何等霸气。


           这里,“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接着“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数语,又连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和《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叙自己徒伤老大而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朋友,写出了世态关系与自己此时的落寞。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
          这与李白《敬亭独坐》“相看两不厌”是同一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

                                         
         
          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作品里的主体意识,易于感染读者。以下“情与貌,略相似。”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崇高、安宁和富有青春活力等。
          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在词的下片,作者又连用典故。“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陶渊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等诗句,辛弃疾把它浓缩在一个句子里,用以想像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

                                    
          
            这里作者又提陶渊明,意在以陶自况。“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两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句法与上片“我见青山”一联相似,表现出了作者傲视古今的英雄气概。这里所说的“古人”,不是一般的古人,而是指像陶渊明一类的人。

                                       
          
          据岳珂《桯史·卷三》记:“辛弃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足见辛弃疾对自己这二联是很自负的。
          结句“知我者,二三子。”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读者不妨视野扩大些,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辛弃疾慨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实与屈原慨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情类似,同出于为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忧虑。而他的闲居铅山,与陶渊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点类似。
           妩媚,形容青山,就是将青山喻作佳人。青山对词人有情,词人也对青山有意,它们正好是后一句中的“情与貌,略相似”。是的,这种理解方法确实没错。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是拟人,把青山喻为佳人,为何不能是其它同义词?很显然,辛弃疾这个词并不是乱用,他是有深意的,真的读懂了它才知辛弃疾有多牛。

            在唐、宋时期,除了辛弃疾几乎鲜有人用这个词来形容山水等,真正爱用它的是陶渊明。陶渊明在《闲情赋》一文中,用“妩媚”二字来写一位女子弹曲,他是这样写的: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形容这位佳人所弹的曲乐声,说曲调如山路旁曲折,如白云依山般飘逸。
           辛弃疾的眼前,没有佳人,于是,直接将青山喻此佳人。同时在词的下阕中,辛弃疾也提到陶渊明的诗作,他希望自己能有陶公之风。
           最后,提到的“古人”和“二三子”,虽然没有明说他们都是谁,但结合上下文,很显然这些人里有陶渊明。仔细这样一推敲,大家就明白了,其实从上阕中用“妩媚”形容青山开始,他就已经在向陶渊明致敬。
          这才是他偏偏要用这个词写山,最深层次的原因。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层意思,才能懂辛弃疾有多牛。这种写法,早早地暗埋伏笔,使词作内容上前后呼应,很值得推敲。

          辛弃疾的很多作品,在用词时,都会显得有点儿“怪”,但事实上都是他的精心安排,都很有讲究。比如曾有人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提出过质疑,认为下雨天很难看到星星。但事实上这也是仿用先贤的写法,用的是唐代诗人卢延让在《松寺》中的“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且不说下雨天是有可能看见星星,就算没有,以辛弃疾爱用典故、爱化用先贤诗作的风格,他也会这样写。
           词中之龙对字句的斟酌,远非两宋一般文人所能比,哪怕是看似再简单的句子,都有可能饱含深意,这就是他的实力。
           也有人说:这是他在炫技,以致他的很多词作都不太好理解,但这就是他的个人风格......我见青山多妩媚”为何要用“妩媚”写山?读懂后,你才知辛弃疾有多牛........

上一篇: 山东老家过年时的吃食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