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库 >> 新闻   

诗歌就是生命 支撑全部生活

编辑:admin 阅读:1300 次更新:2019-09-24 举报

“命运说\一切都是可能的\命运又说\一切都不可能\就这样在十字路口\连影子都挤得喘不过气来\我不属于这场戏\执意走向遥远……”

这是工人诗人郎恩才在33年前出版发表的一首小诗,诗名为《命运》。时至今日读起来,仍朗朗上口。

郎恩才,1941年出生于沈阳,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从1958年开始,郎恩才先后在几十家报纸杂志发表诗作近千首,其中长诗《先驱者之歌》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60多家电台播出。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郎恩才共出版诗集、主编书目28部,其诗作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

日前,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记者如约来到郎恩才家,听郎老讲述他与诗歌的故事。

受老师影响走上写诗之路

才思敏捷、目光深邃,虽已年逾古稀,78岁的郎恩才却比同龄人多了一份特有的气质和硬朗。郎恩才说,如果不是诗歌,他就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诗歌改变了他的一生。而成为一个诗人,却是一个“计划外”的出路。

“学生时代,我在语文方面很有天赋,尤其是作文写的比较好。初中时的语文老师蒋老师总拿我的作文当范文,在班级里阅读。”初中二年级那年,学校举办征文比赛,郎恩才拔得头筹,获得全校一等奖。此后,蒋老师把他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蒋老师喜欢读诗,见我获奖后,她便把家里的诗集,尤其是世界著名诗人的诗集全部拿来借给我看,对我影响太大了。”

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16岁的郎恩才便沉浸在诗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国内外著名诗人大量的作品。读完了老师借给的诗集,郎恩才便四处找书看。“初中那几年我没买过任何零食,只要手里有钱,全部都买诗集了。”对诗歌时如痴如醉的程度,郎恩才记忆犹新。

诗歌,正是在那个时候走进了郎恩才的生命里。在那之后,郎恩才开始尝试写诗,由于受国外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他最初的作品多是小抒情诗。

“报耳诗人”在诗坛崭露头角

1958年,初中毕业的郎恩才被分配到沈阳轴承厂工作,从事锻工。虽然走进工厂成为一名工人,但郎恩才对诗歌的热爱分毫没有减少。在1958年全民写民歌的时代浪潮里,郎恩才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时铁西区搞了个赛诗会,我一共写了八首诗,都得到了认可,还被报纸刊登了。”在沈阳诗坛崭露了头角后,郎恩才经常给报纸投稿,很多作品被发表在《沈阳日报》的报耳上,沈阳诗坛还给他封了个绰号“报耳诗人”。

1959年开始,郎恩才不再写民歌,改写更加契合心意的自由体新诗。在这期间,郎恩才以工厂人物、工厂生活为蓝本创作的新诗《晨曲》,让他在辽宁省诗坛大放光彩。

1966年,郎恩才先后在全国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作品,其中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的诗歌《冰上的花朵》后还被改编成为歌曲,而郎恩才的诗也伴着歌声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重提笔激情一发不可收

岁月并非一片坦途,有时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插曲。

文革期间,郎恩才被下放到矿山机械厂劳动改造。艰难的困境让他停止了写诗。1977年,郎恩才停笔十年后,重新提笔写了一首名为《无限怀念周总理》的诗,后该诗被发表在沈阳日报上。

“《无限怀念周总理》是在凌晨一点多创作出来的。”郎恩才爱人武东霞回忆说,“当时他突然来了灵感,半夜爬起来,说要写诗。”

十年压在心间对诗歌的热情,犹如洪水得以倾泻,从此一发不可收。此后,他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诗刊》《星星》《诗潮》《芒种》等几十家报纸杂志发表诗作近千首。1979年,他创作的800余行诗歌《先驱者之歌》在全国交流,还被誉为是“永不消失的电波”。1981年,郎恩才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相信童话是真的》,此后他在全国各地诗坛有了不小的影响。

1998年,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授予他“沈阳工人艺术家”荣誉称号。2010年,沈阳市总工会在沈阳市文化宫主办的“五月诗会——郎恩才诗歌朗诵会”,盛况空前。同年,沈阳市总工会授予郎恩才“沈阳五一劳动奖章”。目前,郎恩才又将创作灵感落到家乡沈阳,欲在明年推出以大沈阳情怀为主题的全新作品。

从16岁开始学生时代写诗,到年近八旬的老翁,诗歌贯穿、连接着郎恩才的生活和岁月。

“写诗给了我一个梦幻的空间,让我在人生的‘狭长幽谷’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诗歌就是我的生命,支撑着我的一切。”采访结束时,郎恩才如是说。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