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心一开,真香自来

作者:海的声音 阅读:674 次更新:2022-05-04 举报

春末夏至,大自然将其积攒了整个冬天却未来得及完全释放殆尽的气息继续绵绵不绝而又淋漓酣畅地送人间:微风的气息阳光的气息、泥土的气息、草的气息、花的气息…万物欣欣的气息

这时,最妙的感觉是走向田野或乡间,在绿树青草间、在花田圃里,在风拂动的空气中,将每一个毛孔打开,做一次深入肺腑的呼吸那些你想要的味道,一定能扑鼻而入,沿着鼻腔做短暂停留后,冲向脑门回旋萦绕,最后,令这次呼吸醉于心脾,沉为一份醲醲的味道并逐渐淀积起来它们似乎可以蛰伏在你身体的任何一个角落,任时光不淡,任岁月不改,仿佛就一直在静静地等着节令一到,随时将它们唤醒。

中国人将一切自然的事物都交给名叫“节气”的时间里——至味之味,自然而然。在每个属于自然的节气里,都有一份独一无二的味道,诗人方向说“我看到好的雨落到秧田里里,我就赞美”,“雨”的味道,“秧田”的味道,当它们都涌入鼻尖心上的时候,这应该就是纯朴开心之至味。

宋人乐雷发有诗云:“对花味道兴何长”、“心清正自得真香”。花香,哪来真假!入鼻通心,是我们以“真心”滤过之后,始得“真香”。心一开,自然就能认真闻出“真香”。鼻尖嗅入,心间所受:世道、人道、天道——这份悠悠骀荡的清明之境。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篱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彼时彼刻,我想,东坡先生一定品尝了这一清二白的滋味之后,才有了这份旷古绝今的真实和透彻的自说自话吧。此时此刻,眼见早已不重要:洁白梨花的清淡之味,碧玉垂柳的草树之滋,已经狠狠地袭入东坡怀里,鼻尖心上;“掩鼻人间臭腐场”、“呼老伴,共秋光”,只消解得个中况味,何必与人!世界的好,以“开心的姿态”去“闻”,无所不香。

在龙场的山石之间,闻过花开花落、自然荣枯的味道之后,王阳明以通透之心发现了时间与世界的关联:“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将心洞开,对照空明世界,这是何等敏锐的嗅觉。舟车劳顿之余,川端康成在热海的旅店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若非心开了,“葫芦花和夜来香”、“牵牛花和合欢花”又怎么能“趁虚而入”,令川端康成闻出美的的味道来?若是戚戚汲汲于奔波黄尘,关上对世物的一份虔诚之心,那些夜间不眠的花香又怎能被他认真地闻到!

携得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很多时候,只要一缕茶香,就足以令人心明神爽。

如是我闻。软红尘里,众声喧哗混出香水与汗水的滋味,铜锈绿绮陈列着物欲的饱胀与神欲的空虚......神明之心,因闭阖而难开。至味不再,真香不在。我们眼观六路,看到了无限丰富的世界,而感受却愈益迟钝,心灵的嗅觉失却了灵敏,一味到底,甚至无味可识。

我们常常以为活在无声无形的世界是一种苦痛,其实,若是生在一个“无味的世界”,尤其是把真心关上,失去了一缕“真香”的世间,才更为痛苦,甚至可哀怜。

回到田野或乡间,走向绿树青草、花甸田圃吧,风拂动的自然之气中,将每一个毛孔打开,做一次深入肺腑的呼吸微风的气息阳光的气息、泥土的气息、草的气息、花的气息…万物欣欣的气息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年节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