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头条文摘   

刘运德:老年的重生

编辑:admin 阅读:620 次更新:2022-04-14 举报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眨眼我也步入老年。

  退休后,我被吸收为市关工委成员,兼市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办公室主任。前年春节后,在前往市关工委加班有关会议材料时,偶遇风寒,致使高烧数日,引发为“缩窄性心包炎”,形成胸部大量积水。在省城医院治疗一年有余,经历7次昏迷抢救,4次抽出胸部积水8千克。后来虽然积水得到控制,但仍未根本治愈。

  面对突然重病的无情打击,我一度陷入了极其艰难的痛苦和选择之中:不继续治疗,会对内脏中的心、肝、肺、肾、胃造成损害,逐步引起各项功能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直至死亡危险。如积极治疗,必须经过大型开胸“心包剥脱”手术,危险性极大,也要冒着难以决断的生死考验。

  就在我思想消沉、精神低迷之际,有幸读到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李东生先生发表的一篇文章《鹰的重生》,记述了一则感人的故事: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然而,在40岁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特别吃力。

  此时的鹰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艰难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

  它毅然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接着用新长出来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只只拔掉;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根除去;鲜血一滴滴洒落,染遍全身,但它全然不顾。

  经过忍受5个月莫大的痛苦和剧烈的身体创伤以后,新的羽毛长了出来,鹰便重新开始了蓝天的飞翔,继续度过新的30年岁月。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灵魂深处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我清楚地知道,李东生先生的用意是激励新形势下企业的改革、创新、蜕变和重生;但也理解它对于重新点燃老年人的生命之火,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鹰的重生》精神的鼓舞下,我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激发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去年5月,我毅然前往上海市中山医院做开胸“心包剥脱”手术。经过10余天的住院护理和三个多月的疗养,经受了难以形容的痛苦折磨,身体逐渐好转,终于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再经过一年的保养,身体全面康复,使自己的下半生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提供了保证。

  于是,我认识了一个道理:人步入老年,不是生活的止步,而是命运的重生。

  这时,我想起了CCTV《夕阳红》节目主题歌:“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老的情。”

  随之,我思想的翅膀仿佛飞到历史的长河:姜子牙80岁封为丞相,指挥千军万马,灭亡东周;黄忠60岁跟随刘备,忠心耿耿,屡建奇功;佘赛花百岁挂帅,南征北战,无往不胜——

  我又想起了近代多少老人的奇迹:比尔·盖茨已经67岁,巍然位居全球富翁榜首;李嘉诚年已94岁高龄,继续稳坐华人首富宝座;任正非78岁继续担当华为集团董事长,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

  难怪人们对高龄老人称:60耳顺,70从心,80耄耋,90老童,百岁人仙。还有很多形容老年人的成语:宝刀未老,白发红颜,返老还童,炳烛之明等。这些,不都是对老年人永不歇息、奋发有为的真实写照吗!

  是啊,老年是光芒四射的晚霞,是日暮行雨的苍龙;老年是熟知路途的宝马,是历经风霜的劲松;老年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是社会主义事业延年不息的保证。

  关工委里,一位位“五老”同志鹤发童颜,无私奉献,有的向青少年学生作思想道德、普法教育报告,有的为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排忧解难,有的帮青年农民、工人脱贫致富——令一些在职人员刮目相看,叹嘘不已!

  老年大学内,一个个教室银丝涌动,忙碌不停,有的学习书法、绘画,有的排练唱歌、跳舞,有的在玩棋牌、打球——俨然就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学校。

  体育广场的夜晚,一簇簇中老年人成百上千,自然有序,有的随着震耳的音响跳广场舞、交谊舞,有的借助健身器材拉臂、压腿,有的沿着人行道路漫步、快走……一片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

  图片

  这些,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国老年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显示了我国老年人生活的幸福和身体的健康,诠释了老年人追求重生的渴望和执著,形成了全国从城市到乡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写到这里,我深深感到人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月乃至每一年,都是生活的延续,演绎着生命的重复、新生。特别是进入老年以后,更显得特别重要、宝贵。

  由此,我的内心由衷地感谢英明的*,是她领导广大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感谢伟大的祖国,是她领导全国人民过上了幸福、文明的小康生活;感谢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她给了我们老年人享受重生的良好条件和生活环境。

  同时,我也默默的激励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决心在重生之年,继续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共圆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