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不可忽略的年俗——拜年

作者:辛列奇 阅读:452 次更新:2022-04-13 举报

不可忽略的年俗——拜年

辛列奇

春节,也叫过年。

年是什么,是时间、季节吗。其实,年是一个怪兽。

据传,年,每隔三百六十天就要出来一次,因为它怕火畏光,所以在除夕之夜才出来,而且一出来就疯狂猛食,见啥吃啥,大量补充食物以保证下来三百六十天的需要。所以,每当除夕,人们都在门上贴上红红火火的楹联,挂上彻夜不灭的灯笼,夜里更是户户灯火通明,人人聊天守夜,以震慑和警惕年的到来。

天亮以后,初一,人们纷纷上街,去街坊走走,到邻里看看。初二,人们更走远一点,去看看亲朋好友他们受到了年的伤害和影响没有,这就是拜年,也就是后来的走亲戚。实际是一种对亲人和亲情的惦念与牵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拜年这事都是家里大人领着小孩去邻里亲朋之家,聊天问好,与小孩给上辈人磕头,然后上辈人给小孩发糖果、发缒命钱。到了路程远一点的亲朋好友家里,主人更是高兴不迭来者对他的惦记和牵挂,不但给小孩们糖果和缒命钱,还要给来者准备丰盛的筵席以示感谢。所以,小孩们特别爱过年,更喜欢走亲戚。

自然,这走亲戚拜年就形成了一种不言而喻且不折不扣的家喻户晓的年俗,从古一直流传至今。不啻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牢不可破的习俗和传统美德。

过去人们走亲戚拜年都很质朴,不做形式上的追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亲戚时就拿一斤重的两把挂面做礼物,今天你拿给他,明天他又拿给你,谁也不见怪。重要的是知道了对对方的思念和对方对自己的惦记与牵挂以及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这就是亲情。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这走亲戚拜年的年俗渐渐也有了改变,礼物不再是挂面,而是去商店购买,自然也就丰简不一,贵贱不同了,各家给小孩子发放缒命钱的多少也就不一样了,好像有了一种铜臭味。所以,困难一点的人就怕走亲戚拜年买不起像样的礼物,也怕待客端不出精美的饭菜而对走亲戚拜年这一形式淡化起来,但大多数人还是把走亲戚拜年视作交往和联络情感的不二法门。要不怎么能有小娃爱过年,大人怕花钱和亲戚越走越亲的说法。

再后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闲暇时间的紧张,走亲戚拜年一事也就被有些人忽略或流于形式,有时干脆用摩托车或小汽车带上礼品一天窜好多家,实在走不过来也就打个电话说说或是让同走一家的别人把礼物给捎去,甚至有些年轻人由于工作忙或时间紧、路途远而干脆不去走亲戚,完全把走亲戚拜年当成了一种无关重要、可有可无的事情。让那庄严、浓重和神圣了多少年的拜年习俗一下子失去了她应有的光彩和意义。

我自幼信奉父亲那天天待客不穷,夜夜做贼不富说教,尽管并不富裕,却一直视来者为座上宾,也不管来者何人一律热情接待。因为只有你知道别人在你心里的重要才能知道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我孩子有三个舅、两个姨,这要按走亲戚拜年一天走一家,我们再待一天客来说就得六天,还别说去我的舅家、姑家、姐家拜年。于是,我和孩子他舅舅、他姨妈们商量,也像城里人一样,兄弟姐妹约在同一天,在一家相聚,今年是你家,明年是他家,这样既省时间、又轻松,花费也少,也达到了走亲戚拜年的目的。

去年,轮到在我家与孩子的舅舅姨妈共聚,当我们准备了一大屋子招待客人的物质时,新冠病毒来了,全国人民共同抗疫,取消聚会。尽管我准备了那么多的东西,没能与兄弟姐妹一聚,但通过手机与亲朋们拜年问好倒也觉得不无亲切,只是感觉过于简单与生涩。因为相处时间的长短最能反映亲情的远近。

今年,春节又将来临,我们又要面对新冠病毒的骚扰,这走亲戚拜年的习俗到底能不能实现,我们还都拭目以待。但我想,哪怕是远在天涯或近在咫尺,既使不能相聚一起,拜年是应该的,也是不能少的,也不要囿于形式的高雅和礼物的贵贱,当提倡文明过年,节俭待客,或一杯茶水、或发短消息、或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年俗,重要的是一种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2020112

上一篇: 道听途说看迪拜

下一篇: 有收麦所想起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