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八十”
喀左县龙源湖下边有个小村,村里有个卖豆腐的半大老头儿,人们称呼他“白八十”,或者戏称他“白豆腐”,他总是咧开嘴嘿嘿一笑:“不改姓,咋称呼没关系。”遇有买主前来,先报买几块儿,他就用自制的三根微型钢丝叉子,满脸笑容地给叉豆腐,放进塑料袋里,拎起来递给买主。买主都是乡亲,有说有笑:“白八十的白豆腐真是白呀!” 得到赞美的他,脸上乐开了花,应声:“大家捧着唠呗。”
“白八十”是我的老乡,姓白,叫白兴林,今年已经是58岁的人了,然而人们似乎忘记了他的原名,总是叫他“白八十”,这是因为他的奶奶在庆八十那一年,得了这个头一个孙子,于是就给他起乳名叫做“八十儿”,作为纪念,乡亲们也跟着叫,一叫至今,一晃58年了。小青年们不知道谁叫白兴林,却知道豆腐匠“白八十”。白八十他一米六个头,匀称身材,方脸白净,见人有话,给人乐观感觉。他的算盘打得好,曾在生产队岁月当过小队会计,日清月结,账目清楚,不贪不占,一干八年,颇有口碑,直到生产队解体。由社员变成村民后,他也曾经和亲友相邻,背着行李,外出打工多年。我和他有偏亲,正月里得闲和他聊天,他说曾到过内蒙的赤峰、通辽,还去过营口、天津。他没有瓦工技术,只能当搬运工。其中的辛苦自不必细说。他说在通辽当搬运工时,他体格没有人家硬壮,累的受不了,于是他跟工头辞了工作,自己上街另寻一处,在收购站干了八个月,年终回了家,还不错,工资不欠。谈到那半个月的搬运工费,他哈哈一笑地说:就算是支援通辽建设义务工啦。
1999年春,四十多岁的白八十,不再外出打工,开始尝试做豆腐,用豆腐渣养猪。那年这小村子里,算他有四个豆腐坊,于是彼此开始了技术竞争。因为要赢得客户,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豆腐。而到本村其他豆腐坊学技术,显然商业机密是不可能透露给他的,于是他去内弟家学习做豆腐技术。白八十的媳妇和他是两姨和亲,自小俩人就有眉目传情。没用另外媒婆,俩亲姐妹就把亲事说妥,定下,并顺利成亲。白八十的内弟是老爷庙舍利营子村知名豆腐匠,手把手教会了大姐夫白八十的豆腐技术。学成回来,他购置了做豆腐的一套石磨、石盘,修起豆腐案,垒起大锅台,锅上吊起绞架,旁边安放豆汁缸。做豆腐有两个技术要领,一是熬豆汁的火候,二是点卤水的时间与搅动,还要有压豆腐的技巧。刚开始做的几个豆腐,他技术吃不准,总是不理想,豆腐上不是有黑斑点,就是发硬,或者出蜂窝眼。白八十是个有心计的人,经过细心琢磨,反复对比,渐渐地找出了门道,掌握了做豆腐的要领,做的豆腐又白又嫩。为了保证豆腐的原汁原味儿,他从不肯起豆腐皮另卖,确保豆腐质量,确保顾客满意。在同行业中,站住了脚跟,且成为第二名,令人刮目相看,赢得了较多客源。要说那第一名是“国盛牌”大豆腐,国盛是我的同宗远房堂弟,他是瓦工,平时进县城参与建筑工程,只有农闲时在家帮着父母做豆腐。常年做豆腐的是年逾花甲的父母,推着自行车卖豆腐的是国盛媳妇。然而真正技术要领却是掌握在国盛老爸的手里。国盛老爸是老荣军,曾参加过打锦州战役。复员后当过生产队保管,而更多的时候,是给生产队搞副业做豆腐。他熬豆汁火候掌握极准确,点卤水搅动恰好,压豆浆也合适,因此他家的豆腐,白嫩嫩亮光光的细腻如脂,炖豆腐炖得住,不碎块儿,格外惹人喜爱。只有在国盛牌大豆腐卖光后,人们才去购买白八十的豆腐。可叹的是,这两位老人去年去世后,他家的豆腐坊就歇业了。于是这个小村目前就仅有白八十的豆腐坊,成了唯一。
做豆腐是个忙乎活儿,时间性强,得须起早,上午十点前完成,然后供给销售,需要俩人的密切配合。他的表姐也是他的媳妇,比他大两岁,也是位勤劳肯干的女人,和他可谓夫唱妇随。夏天天长,四点时候天刚亮,他俩就开始忙着点火烧水,磨豆汁、绞豆汁、熬豆汁、点卤水、压豆腐成型。最辛苦的是冬天,四点的时候还是黑咕隆咚呢,在别人家还是梦中的时候,他俩就冒着严寒,起来忙乎做豆腐程序。一道道程序下来,压上豆浆,等待豆腐成型,这才喘口气,上炕再躺着歇一会儿,冬天的太阳升的晚,忙活一通儿,已是九点了。真是各行业各有各的辛苦啊!
快到十点了,白八十开始上街叫卖豆腐啦。别看他个儿小,嗓门却特赫亮,拉长声一喊:“豆活儿--------”,半个村都听得见。先前他推着独轮车装着豆腐箱沿街叫卖,近年来改为开着电动三轮车,用手提式扩音器叫卖,可谓鸟枪换炮了。白八十的老妈今年八十岁了,自从儿子做豆腐以来,老太太几乎每天都能吃到儿子路过门口送来的热豆腐,身板儿硬朗,行动利索,说话清晰,一点儿不见老,显然是经常吃豆腐有益健康的缘故。村里有许多是他预定的客户,每天都给送货上门,按月结算。其中有一位老者,今年86岁了,自从白八十开业做豆腐就开始买,一吃15年,看上去像七十岁左右的样子,还能骑自行车遛弯呢。据科学说常吃豆腐具有软化心脑血管的作用,在这位老者身上可见豆腐的功效。
如果一进腊月门,这两口子最忙了,每天要做两三个豆腐,满足供应。这时候豆腐销货量大,买主都是三五十个地拿回家过年用,他无需上街叫卖了。也有自家拿来黄豆,让他代做,给他劳务费。平时白八十出去卖豆腐,他的媳妇也闲不着,挑拣出黄豆里的石子,去除杂质,实在是又费眼睛,又费功夫。白八十原来养猪,由于成本大,利润小,后来改为养羊,饲草总比饲料便宜,几年经营下来,繁衍成群,收入可观。他家的农田使用羊粪,庄稼长得格外比别人家的好,亩产量总是高于别人。这两口子的勤劳肯干,得到乡邻的赞许。周姓家的媳妇上赶着来做媒,把自己的娘家侄女许配给白八十的大儿子。白八十还有个小儿子,在外打工。为了给这个儿子娶媳妇,他另外购买了三间民房居住,把原来居住的四间海平房让给大儿子。白八十积攒了资金想翻建新房,小儿子要买楼。白八十说:儿大不由爷,买楼就买楼吧,我接着做我的豆腐。
春夏秋冬,日复一日,每到上午十点的时候,小村里就传来白八十悠扬赫亮的“豆活儿--------”声,几个顽皮的孩子也跟着喊:“豆活儿-----,”小村里充满了温馨的生活乐趣儿。
上一篇: 七律 疫中闲步绿地
评论[5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