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论”
初识梅花,是大学。大学有梅园,坐落图书馆右侧,园里种有红白粉绿各类梅花,唯独缺金黄的腊梅。腊梅乃梅中极品,稀缺也自在情理之中。每到冬天,我都会特意去梅园赏梅。对着一株梅花思量细看,静静思忖那花儿笑盈盈地开在枯老褐黑的枝干上。梅园的梅花姿态雅致,净白的、润红的、淡绿的,微粉的,一串串菩提似的挂在枝间。最爱是淡绿,尤以圆鼓鼓的泛绿花苞惹人怜惜。每次赏看,都愿伸出指尖轻轻触碰花苞,我每次看那些含苞未放的花蕾都如看一个刚出生的娃娃般,小心又觉神圣。
身置寒冬,却是日日与洋溢爱意的梅花相视,看似寻常的细微,也是有意义的品赏。
冰天雪地是芳期,满树黄花满树诗。我对蜡梅一往情深,蜡梅迎风傲雪的英姿和气骨,令我钦佩。单位的“黄梅花”开得灿烂无比,而红梅还在寒风中瑟瑟未醒,渴着花嘴迟迟不愿盛开。蜡梅花以黄色为主,艳而不俗。梅花则有白、粉、深红、紫红、淡绿等多种色。蜡梅开花比梅花要早约两个月,一般在农历腊月开放,梅花则在春天开放。蜡梅是清香,香味较浓,而梅花是暗香,香味薄淡。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清《花镜》也载:蜡梅俗作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故有是名。
我一直分不清腊梅和蜡梅。一字之差,部首之别,却是迥异万千。蜡梅不属梅花,但它具有梅花的某些特质,如形、香,如傲寒而立的品格。从植物学角度看,蜡梅与梅花也并非同一种植物。蜡梅,属蜡梅科,为落叶灌木;而梅花,属于蔷薇科,是一种落叶乔木。据查究,称其为“蜡梅”,是因其花瓣色似蜜蜡,质感像捻蜡而得名。至于“腊梅”,是因为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这种花通常在每年的冬末初春开放,所以俗称其为“腊梅”。腊梅的 “腊” 字来自古时的祭祀。腊:在先秦时期,古人对祖先、山川河流多有祭祀活动。冬季有两个重月,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也称岁尾。在古代,属闲时。李玉洁先生在《文史知识》一文中指出腊月的祭祀为——蜡祭和腊祭。
蜡祭,是礼祭八神,所用祭品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这里所说的“万物”,当是指田中所产的谷粟杂粮。此祭为郊祭,即露天而祭。
腊祭,则是礼祭五神,祭祖先与五位家神(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称之为“腊祭”。由于“腊祭”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秦汉以后这个月被称为腊月。
蜡梅外号繁多,名称却都优雅别致。被称为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等。其多为丛生灌木(梅花则为乔木),原产我国中部,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蜡梅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虽然蜡梅没有梅花艳丽多姿,但它不畏严寒,在寒冬中绽放,无疑也给春天到来之前的大地带来一丝暖意,给人们带来一份春的冀盼。充实又平淡,静谧而温馨。
大学便对梅花一见钟情、一往情深,毕业后工作,单位亦有腊梅,且开得一串一簇,满是心怡,让人久处寒冬,却因梅而满怀生机。犹记大学时,进入冬天,梅园的梅花渐次露出花脸,往日的姹紫嫣红统统躲藏起来,像蔫了的气球。梅树高大,从外观看树样皆一致,主干之上延伸出许许多多的细条,那些惹眼的梅花就垂挂在枝条上,一朵朵小巧灵动地看着树下走过的学子。学府有梅园,这也是一种极好的精神象征。我大二时得以看到这片梅花,初见时惊喜欢欣,随即拍了一张红梅的照片,这照片我用做了四年的微信头像。后来给父亲买智能机,申请了微信,同样找来一张之前拍的红梅给父亲做头像。我不知道我对梅花热爱到什么程度?但我确信,冬天的景物里,我一定最爱梅花。
毕业后到工作单位,终日与楼前的蜡梅擦肩而过,有时也会凑近细看,却全然不知那是迷人的“蜡梅”。直到初冬的一日,那些绿叶间冒出点点金黄,我才得知,那就是心心念念的蜡梅。我初看到她时,她在楼前的花台里伫立,清风下摇曳着欢快的影子,低矮的灌木徐徐而生,枝叶间长满绿叶黄叶,但绿叶居多,有点“绿肥黄瘦”的意味。如果不仔细查看,你是看不到那些枝叶间丛生的蜡梅花的。我现在确定了,那就是“蜡梅”,一种低矮灌木,而非乔木。楼院里的花台,有的蜡梅树枝叶落了精光,独剩一根根枝剑直指云霄,褐黑的枝条上沾满金金黄黄的蜡梅花;有的树呢?绿叶满枝,花苞还在冒头,有点吝啬的意思,仿佛不愿早早盛开供人观赏,怕是害羞呢。那绿枝呢?葳蕤繁茂,依旧绿宝石般泛着青。
我是在庚子年一个寒冷的冬天看到蜡梅的,先前早些时候误以为是“腊梅”,那会儿时令还是冬月,刚入冬不久,但固定思维让我误以为那就是早开的“腊梅”,后来在书上看到这花不叫“腊梅”,而是“蜡梅”。一树灿然然,黄艳艳的小花,间或圆润的黄鼓苞,可可爱爱,绒绒的,那景儿,一瞬间,别提多温暖了。
我凑近细看,花色有两种,一种是金黄的蜡梅,一种是淡黄的蜡梅。但无论金黄或淡黄都散溢着淡淡的甜香,那梅香不腻人,轻轻的,柔柔的,淡淡的,似有若无。蜡梅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故诗曰:林下虽无倾国艳,枝头疑有返魂香,腊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梅花透着一种清新淡雅的暗香,而蜡梅香味要比梅花的香味更浓厚些。
古有诗曰:“雪霁天晴朗,梅花处处香”。寒冬时节,似乎转个身就能寻着蜡梅的清香。蜡梅的清香是独特的,她既不同于桂花的浓郁,也有别于兰花的淡雅,她傲立寒冬,笑迎春光。蜡梅花瓣成椭圆指甲状,近似圆瓣者,皆如荷花而微有尖;中间有根直挺挺的黄粉花柱,花柱周边平铺着虎舌状的红蕊,叫人一眼看去,无不称赞爱怜。
寒冬的日子,这蜡梅就静静地傲立寒风中,不惧风雨,不怕严寒。每一朵花都会历经寒冬,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遭遇坎坷。寒冬冰雪中仍有蜡梅在盛开,这类生命的美好,总是与人不期而遇,带给人寒冬中的温暖与润心。一夜冰寒,花成了“冰花黄梅”,晶莹的花体,玉珠悬垂,暖暖的亮,盈盈的花黄,整个世界顿时暖意融融。
蜡梅,是中国特有的树种。独立、坚毅、浩然正气、清澈、慈爱,高尚的心灵等等等等。说到梅花,必然会联想到这些美好的品质。梅花因其凌寒怒放,先春盛开,倍受文人墨客的宠爱。梅花也是中华民族风骨精神的象征。中国自古有许多歌咏梅花的好词好诗,说起梅花,诗人们定是两眼放光,爱意无限。
诗云:莫教莺过毛无色,已觉蜂归蜡有香。苏东坡说它香气似梅,类女工捻蜡所成,因谓蜡梅,见其花似蜜蜡,遂称之“蜡梅”;《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李商隐在“知访寒梅过野塘”诗句中称之寒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独自开。隆冬腊月是蜡梅恣意绽放的时节。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惟有蜡梅破,凌雪独自开。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即使是疏林冻水熬寒月,仍见一株在唤春。亦有诗云:“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梅树的枝干玲珑苍劲,与腊梅在色彩和质感都存在着强烈的对比,使腊梅在婉约中尤见风骨。
我们经常说一个语词叫“素心蜡梅”,我所理解的“素心”即洁白素雅。素心梅当然要数杏梅和淡绿梅为最了。这两类梅花不仅为梅花之最,也能令人赏看后痴心迷醉。像饮下千年珍酒。正可谓:酒不醉人花醉人。而资料上说,素心蜡梅:花被纯黄,有浓香。为蜡梅中最名贵的品种。
中国有35856种高等植物,居世界第三位。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被赋予多种崇高的内涵,“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赞美了梅花素雅高洁的品格。梅花凛然傲骨仍屹立于严寒中压雪吐芳,这种独立奋进的气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梅花精神对中华民族有多方面的思想文化启迪,陶冶了无数人,对华夏人民形成不屈的民族气魄、正直的民族品格、高洁的民族风尚有着深远的影响。
末附一首打油诗:
去年今日梅花开,傲雪立崖迎风吹。转眼一年冬来到,梅花怒放迎客来。雪中梅花绽笑脸,盼望春天早日来。梅花香飘风雪中,引君踏雪观梅来。
蜡梅知识集锦:
蜡梅这种花的花骨朵的质感就像蜡烛的蜡。在修订后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蜡梅还是采用了之前的用法。)
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英文名:Wintersweet
科名:蜡梅科Calycanthaceae
别名:黄金茶、黄梅、黄梅花、金梅、蜡梅、蜡花、蜡梅花、蜡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香木、雪里花、巴豆花、冬梅、雪梅、寒梅、金钟梅、干枝梅、早梅
释名:李时珍说,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蜡梅,落叶丛生灌木,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梅为寒客。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蜡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梅花类别
梅花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要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
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
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一类(龙游梅类)一型(玉蝶龙游型)。
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可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
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