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仿:新时代里欢乐多
今年是*百年华诞,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红旗招展、歌声如潮,14亿多中国人民沉浸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豪迈地阔步前进。78万肥西儿女也和全国人民同频共振,欢欣鼓舞,幸福挂在脸上,喜悦溢满心田,派河两岸杨柳舞,紫蓬山上鸟唱歌,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
连日来,在肥西县城上派,一位民营企业家举办的“双庆”盛典被传为美谈,朋友圈里赞不绝口,亲朋好友敬佩羡慕。这位企业家就是安徽庐南建设投资集团创建人、党总支书记吴兆应先生,他是我崇敬的好“二爹”,别人都尊称他为吴总。
今年是吴总艰苦创业50年、结婚成家40年。为了感谢党恩,记住乡愁,让儿孙们传承艰苦奋斗的家风,吴总决定借庆祝*成立100周年的时代东风,举办一场隆重、浪漫的“双庆”盛典。
接到二爹的电话邀请后,我荣幸之至,心中焕发起采访的激情,立马驱车赶到二爹的办公室,听他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和爱情故事。
50年前,吴总正值激情燃烧的青春年华,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岁月里,家乡的男人整劳力每天拿十分工,价值0.40元。吴总时龄17岁,是生产队评定的“七分工”青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太阳同“作息”,一天仅挣0.28元。
穷则思变,穷则思富,绝不让“穷”字伴终身。
1971年春,吴总怀揣勤劳致富、艰苦创业的梦想,下定“业不成功誓不还”的雄心,肩背行囊,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四合公社来到县城谋生,加入了农民工建筑队。从提浆桶的小工干起,眼睛熬红了不叫一声苦,手面磨破了不叫一声疼,腿跑疲倦了不喊一声累。此时的他,身体健壮、精力充沛、眼快手快脑子活,脏活累活抢着干,凭着执着和禀赋,咬定青山不放松,越是困难越向前,很受队长的赏识。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七年的拼搏奋斗,无数次磨练和锤打,吴总不断成长进步,不仅由“小工”变成”大工“,还于1978年升任为建筑队的带班班长,技术四级工,日工资涨到2元多。心中升腾起希望的曙光,他鼓足干劲、创先争优,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于1980年荣升为上派建筑公司的工长,开始带领一班人,独立地开展建筑施工。
火热的建筑工地似金戈铁马的战场,查阅施工图纸像研究作战地图,不断挥舞的瓦刀,如同战士手中的钢枪,吴总在沸腾的施工实践中淬火成钢。1984年,他担任了花岗区建筑公司副总经理,同时兼任上派建筑公司主任,挑起了肥西县建筑业的大梁。这一年,县政府规划在县城黄金地段兴建商贸大楼,聘请吴总担纲建设。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经营宗旨,坚持安全为天,严格管理、规范施工,精益求精,把该项工程做成了优质工程,顺利通过了专业验收。安徽省建委及时组织全省建筑业代表到肥西观摩参观,时任安徽省委书记黄璜同志欣然为该楼题字“致富楼”,成为当时县城的一大标志性建筑。此工程作为肥西县第一个改革开放项目载入肥西县志,吴总也一举扬名为肥西建筑行业的“明星”。
梦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目标就随之变大。
1993年12月,安徽庐南建筑安装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1678万元,经营范围涵盖房地产开发经营、销售租赁、物业管理、装饰装修、园林绿化等等,可谓一鸣惊人。
在获得了可喜的业绩后,2000年吴总发扬肥西县山南小井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甘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果断进行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加压、自担风险,蹚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发展的星光大道。
2002年9月,企业再一次华丽蝶变,提质升级为安徽庐南建设投资发展集团,一跃成为安徽省建筑业的著名品牌,跻身安徽建筑业的第一方阵。舞台更大了,业绩更加辉煌,所承建的工程项目,成为肥西乃至安徽建筑业的闪亮丰碑。精妙的构思设计、鲜明的地方特色、浓厚的时代气息、靓丽的外观形象,赢得了验收专家和用户的交口称赞。在肥西境内,庐南星河家园、检察院新区、上派中学、科创和谐盛世住宅区,成为县城的座座花园式小区,特别是“庐南集团”一手打造的中国中部花木城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享誉全国。
创业成功后,吴总带领庐南集团积极奉献,自觉扛起社会责任,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从家乡道路和学校捐资修建,从抗洪救灾到汶川、玉树的抗震救灾等爱心扶助捐款,都主动参与,奉献力量。肥西县委、县政府曾授予该单位“光彩之星”光荣称号,吴总本人曾连续荣获合肥市第二届、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荣誉称号。奋斗铸造辉煌,喜讯不断传扬,庐南集团曾创下肥西县第一个“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夺得肥西县第一块合肥市工程质量“琥珀杯”奖,创下合肥市三县第一个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蝉联国家和省授予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安徽省民营百强企业”称号,集团党总支还被县建设局党委授予优秀党总支光荣称号。
吴总本人更是荣誉等身,他曾获评肥西建筑系统优秀*员称号,被聘为肥西县人民检察院和地税系统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获评首届“创业安徽经济十大经济风云人物”。
坐在装修一新、舒适典雅的办公室,回望50年的创业路,吴总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汗水、泪水、雨水、风雨兼程,鲜花、掌声、荣誉背后是万般艰辛。为民甘当孺子牛,创新勇当拓荒牛,奋斗愿做老黄牛,正是这“三牛”精神成就了这位农民企业家的人生梦想。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在默默支撑。谈起自己的爱情,吴总如数家珍、饱含深情… …
40年前,吴总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为他人建造高楼大厦的同时,开始构筑自己的爱情鸟巢。曾记得1976年订亲时,家中仅有三间低矮的破草房,人站在地面就能摸到房檐,更谈不上什么家具摆设了。“‘上无片瓦不怪你,下无寸土自己情愿的’,《天仙配》上的经典唱词成为我家贫穷的真实写照。妻子看上了我的勤劳忠厚,义无反顾地与我相爱,经过五年的爱情长跑,我们1981年结婚成家。四十年来,我们俩相濡以沫、相守相伴,相敬如宾,养育三胎四子,现有10个孙子孙女。”谈到此时,吴总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一代接着一代干。现在庐南投资集团的接力棒已顺利交接到长子吴邦廉手中,吴邦廉现在正和他的叔叔吴兆荣一起,续写企业发展的新辉煌。
“双十二”这天,“双庆”盛典如期举行,100多位特邀嘉宾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飞龙大酒店贵宾楼。吴总在电话里一再叮嘱来宾,千万不要带礼品礼金,来了就是赏光。来宾们恭敬不如从命,人人带着微笑、带着祝福,陆续来到“如意厅”。大厅内彩球高挂,流光溢彩,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吴总和夫人的爱情彩照,“今天是个好日子”歌曲在音箱里循环唱响,一派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
庆典活动开始,我作为来宾代表上台发言,向大家宣讲吴总的五十年创业历程和四十年爱情故事。当我说到:“我们今天在此相聚,祝贺吴总50年取得的辉煌业绩,祝福他和夫人40年红宝石爱情,我们要从吴总的奋斗足迹和爱情密码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把自己的事业干得蒸蒸日上,把我们的家庭经营得美满吉祥,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辉的照耀下,努力实现我们的家国梦想。”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尔后,吴总挽着爱妻的手走上讲台,他用春风拂面的笑容,饱含深情地话语向来宾分享自己的创业体会和幸福爱情,说到动情处,张开双臂,给爱妻一个温柔地拥抱,引来了满堂喝彩,爱情的甜蜜气息在全场蔓延升腾。
“我要饮水思源,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的鼎力相助,否则,就没有我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没有我家庭的幸福安康”。全场来宾向他投以崇敬的目光,掌声在大厅内经久不息地回荡。
喜宴开始,更是热闹非凡,“中国酿、世界香”的安徽美酒与“安徽庐南”相得益彰,紫蓬山散养的公鸡煲、肥西老母鸡汤、万佛湖鱼头锅、脆嫩酥香的蒙城牛排、鲜味十足的贝类海鲜、丰盛营养的美味佳肴令宾客食指大动,齿颊留香,大家在觥筹交错中品味着吴总奉献的双庆盛宴,共赞新时代神仙般的幸福时光。
在一片欢呼声中,吴总夫妇在儿孙们的簇拥下走向舞台,把象征成功创业50年,幸福爱情40年的七彩大蛋糕分切成数块,请宾客们分享品食,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吴总用慷慨激昂的声调说:“感谢各位大驾光临,再过10年后,我们50年金婚再相会”。
作者简介
吴仿,男,安徽肥西人,中共党员,退役军人,爱好文学,曾在“肥西报”发表多篇散文,抒发人生感悟,传递人间真情。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