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杂谈   

余华《活着》:活着的三个层次,越早明白越好

编辑:admin 阅读:1717 次更新:2021-12-19 举报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余华的书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悲戚与痛苦让人难以忘怀,仿佛一根尖利又冰冷的针,一点点的往心脏里扎进去,让人从心底里生出一股子疼与苦来。

  如果有人说中国没有绝对的悲剧,那大概是没有看过余华的作品,中国古典小说,包括人们所熟知的四大悲剧故事,都要在最后加上一个真善美的结局安慰读者。

  但余华的《活着》却讲述了一个绝对的悲剧故事,在经历种种苦难之后,福贵依旧坚强的活着,受尽命运的折磨却依然坚韧地走下去,仅仅是为了证明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那么,人究竟该怎样活着呢?

  活着,好好活着

  有人说活着的第一任务就是解决温饱问题,饿不着就是福,吃得饱就是贵。这大概就是余华给他笔下的主人公起名为福贵的原因。

  最开始的时候,福贵无需面临活着的第一重境界,吃饱饭对他来说是个很容易的事情,因为父辈给他留下了足够他吃饱穿暖的钱财。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出生于富农家庭,是一个真正的富二代,他具备好好活着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家有良田百亩,吃穿不愁,如果他做一个苦心经营之人,或许日子会过得更好,蒸蒸日上,活成人们所羡慕的那种成功人,根本不用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人生困境。

  可生活和命运往往就是要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更何况福贵从小顺风顺水,根本不懂什么是珍惜。

  他大手大脚惯了,在父母的溺爱下,成了一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终日沉迷在烟火缭绕的声色场所,最后被人算计败光了家产,从一个富贵公子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佃农。

  家财散尽,活着成了福贵想要追求的首要任务,虽然家里没钱了,可日子还得过下去。上有满头白发的母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面对生活的窘境,福贵第一次知道了活着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他原本以为活着就是肆意的挥霍,就是尽情享受人间至乐的一切,直到败光了一切,他才发现活着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样容易。

  或许人一生的欢愉与痛苦是平衡的,过早的透支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欢愉,余下的就是无尽的悲哀与痛苦。

  福贵的祖辈兜兜转转,苦心经营,不过就是为了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

  父辈们都以为自己的苦心经营可以换得儿子好好活着的物质基础,却没有想到物质打造的关系,那样的不可靠,几代的苦心经营,一夜崩塌。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少见,嬴秦家族奋六世之余烈,苦心经营百年,才打造了一个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伟大帝国,结果被胡亥短短几年就糟蹋的干干净净,嬴的后人再也没有崛起过,仿佛一朵盛开到极致的昙花,惊艳了一个时代,然后快速凋零。

  福贵告别了荒诞的青春,挥别了过去那个滑稽荒唐的自己,从那一刻开始,他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真正可以肩负起家庭责任的男人。

  他带着老母亲和女儿凤霞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成长的代价是残酷的,可在此他明白了活着的第一层境界。

  福贵面临的窘境就是活着,好好的活着,为了吃饱穿暖,他从一个纨绔子弟转变成了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肆意挥霍人生的福贵学会了务农,娇贵温柔的富家小姐家珍学会了缝缝补补,都说由奢入俭难,可是为了活着,再难也得坚持下去。

  体面的活着

  虽然家里没有钱了,但福贵的改变是让所有人都开心的,虽然活的狼狈,但福贵一点都不颓废,他努力的务农养家,努力的攒钱让儿子读书,努力的想要把狼狈的生活经营好。

  当体会到生命的不易与人生的悲剧之后,福贵懂得了活着的第二种境界,那就是要体面地活着。

  人生一世,很多人穷极一生都在追求体面的生活,可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体面的生活呢?

  有人说有足够的钱财和权势,就是体面的生活。

  现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并不是,要是体面就是有钱财的话,福贵的前半生就应该是体面的,他有钱又大方,平日里其他人见了他都毕恭毕敬,看上去似乎是真的是体面的。

  可其实细想一下,那个时候的福贵真的体面吗?他如同一个行尸走肉一般活着,没有为家庭,为社会带来任何的价值,整日沉迷于风花雪月之中,他成为了一个家庭的悲哀,成为了一个社会的蛀虫,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说他是体面之人。

  福贵身边的人表面上对他恭恭敬敬,背后其实都对他指指点点。他被一个骗子骗光了所有的家产,那些以前对他恭恭敬敬的人,没有投去半分的同情,反而冷嘲热讽,甚至觉得他是罪有应得,那个时候,他没有获得过任何尊重。

  有人对体面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不坑蒙拐骗就是“体”,不卑躬屈膝就是“面”,这个定义显然看上去比钱财权势靠谱多了,毕竟一个人活得踏实,活得安心,活得不卑不亢,那才是真正的体面。

  历史上那些让人敬佩爱戴的圣人先哲,没有滔天富贵,也没有权倾一时,他们一生清贫,有人以一枝莲花自喻,有人以一朵菊花自乐,有人孤独到老,有人潦倒终生,可他们却称得上是最为体面的人。

  他们不在歌舞升平之中挥霍钱财,也不在朝堂庙宇之中勾心斗角,无权无势,无钱无财,可他们是一个社会的风骨和道德尺标,一个社会的良知与价值存在,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体面。

  而福贵的体面,也是在清贫与苦难之后悟得的,他丢失了家产之后,主动承担起了家人的责任。

  不再贪恋于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也不因没钱可花而选择堕落,他努力的在田间工作,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活出真正的体面,去获得他人的尊重。

  福贵的成长从他的苦难开始,他的转变也从他的苦难开始,可就在他想要好好的活着,体面的活着时,命运再次与他开了一个玩笑。

  母亲生病了,他焦急万分地拿着家中仅剩的钱去县城请郎中,郎中没有请到,他却莫名其妙的被抓去拉大炮,一走就是两年。

  回来之后,老母亲已经离开了,而父亲在他败光家产之时,就已被他气死,他后来活着的每一步都在承受他前半生所种下的孽果,在这一步步艰难的人生旅途之中,他渐渐悟得了活着的真谛,那就是人生于世,要明白的活着。

  明白的活着

  福贵的一生是悲剧的,虽然他前半生过得很享受,但他的后半生几乎每一步都是夹杂着血和泪的,有人读完《活着》之后会泪流满面的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他还能活着?为什么他还要活着?

  是啊,他活得太苦了,在很多人看来,死亡其实是一种解脱,福贵的一生充满了磨难,他受尽命运的折磨,却依然乐观坚强的活着,就好像这世间的,什么都不能把他打倒,不能把他打败。

  福贵的一生有多苦呢,后来他的妻子得了软骨病,浑身没力气,坚持了很久,熬了又熬,最终还是在痛失儿子和女儿之后,撒手人寰;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难产的妻子,被医生活活抽干了血,嘴唇干裂枯白最终一命呜呼。

  女儿凤霞遇上了一个好男人,原本以为这是全书最幸运的人,却不想在产后大出血,不治而亡;孝顺的女婿被水泥板夹死,阴阳两隔。

  福贵活着的每一步都在告别亲人,告别那些他深爱着的人,一家人都被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夺走了性命,只留下了一个年仅4岁的苦命的外孙与福贵相依为命,可不想这个名为苦根的孩子命运更加悲惨。

  苦根是福贵活着的唯一的希望,可这个希望却在吃豆子的时候撑死了自己,苦根死去之后,福贵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他独自一人游走在这苍茫的红尘俗世之间,他亲手送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至亲,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可他还要活下去,竭尽全力的活下去。

  死亡迟早要到来,福贵明白,总有一天他也要和他的亲人一样躺在冰冷的地下,可是在死亡来临之前,他必须竭尽全力的活着。

  人生路漫漫,他终要学会告别,谁都会离开,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没有人不恐怖离开,但恐惧没有任何用处,死亡不会因人类有恐惧的情感而消失。

  此时的福贵已经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就是苦难,人生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只要活着,这毫无意义的一生,才有了所谓的意义。

  福贵在经历人世最大的悲苦之后,他变成了一个通透坦然的人。

  余华在文章中写道:“再也没见过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的讲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

  此时我们再回到《活着》这本书的开篇,文章的叙述者“我”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好差事,被上级指派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在田间地头遇到了一个位牵着老牛,名叫福贵的老人,于是“我”们并肩坐在大树下,福贵开始给“我”讲述他坎坷起伏的一生。

  走过这一生的悲哀与无限,他终于可以云淡风轻的将曾经的荒唐与苦难讲给别人听,在生命快要接近尽头的时候,福贵选择了坦然,他坦然地面对死亡,坦然地面对苦难,坦然的面对他的一生,他终于和所有的一切握手言和。

  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

  “活着”这个词充满了一种生命的力量,它并非来自于呐喊或者说是进攻,而是忍受。

  这种忍受并非对生活的逆来顺受,而是看清了生活的苦难,坦然的去承受,坦然的承受生活给予我们的苦难,无聊和平庸,人的一生有很多的苦难,但我们却无法去回避这些苦难。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是平凡的,可是过好这平凡的一生也并不容易,就像余华的书虽然朴素简单,可在那样朴素简单的句子背后,蕴藏着有关人生与活着的巨大哲理。

  人生一世还是应该平凡普通一点,有时候争抢的过多未必是一件好事,就像那个骗取了福贵全部家产的龙二,他依靠骗人过上了逍遥富贵的地主日子,却在土地改革时期吃了子弹,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满腔怨恨。

  他说他是替福贵去死的,可害死他的真的是福贵吗?不,是他自己的贪欲,他活着,没有想清楚活着的意义;他死去,也没有想清楚他为何会死去。

  人们在接受苦难,说到底是在接受真正的自己,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福贵最后选择了坦然的面对惨淡的人生,他活过来了,通透的活过来了,他以“笑的方式去哭”,守着回忆,守着那些曾经的爱与温柔。

  就像余华所写的: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我们无法改变终将走的结局,就该给自己寻一条活路,好好的活下去,冷静的看待生死,活在当下,坦然的面对生活给予的所有苦难。

  福贵所遭受的苦难固然有那个时代的特殊性,但他面对苦难的态度是值得所有人去学习的。

  因为生活原本就不容易,要学会且行且珍惜。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