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头条文摘   

容洁彩:雁过留声

编辑:admin 阅读:937 次更新:2021-11-23 举报

  2021年11月2日晚上,正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特别防护期,这天轮到我值班值守。我忙完了手头上的事,有点头昏脑胀,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望着寂静的区政府大院,遥望夜空,深深地吸着夜晚清凉的空气。

  区政府里基本没有人走动,显得空空荡荡,与白天人来人往的忙碌热闹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办公大楼里明亮的白炽灯灯光从窗户里射出,四散地洒在大院的榕树上,朦朦胧胧的,连成一片。榕树垂下长长的胡子,就像一位位慈祥的老人,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这时的天空阴阴的,布满了鱼鳞般的云彩,月亮在云层里若隐若现,云彩的周边被映成了暗黄色,放出朦胧的光来。

  正当我静静地观赏夜空之时,耳边突然传来几声大雁“咕咕嘎嘎”的叫声。啊,秋天来了,大雁飞回来了。其实,秋天岂只来了,现在已是深秋,霜降早已过,再过几天就要立冬了。只是我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停不下来,不知今夕是何年罢了。广东的四季并不分明,现在还在穿着夏天的衣服,就以为秋天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听到了大雁的鸣叫,才知秋之已至,一年的光阴又将逝矣。

  野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的灵物。家乡人总是说:“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古人没什么科学知识,但能把通过观察得到的事实充分利用,更让这些零碎的事实相互关联,构成意境,蕴涵意义。“八月初一”、“雁”、“霜”本来都是一些平凡的事实。然而,拟成诗句就给平凡赋予了一种格调和情怀,让人浮想联翻,秋雁南回,秋霜又至,秋景将又一度绚烂……

  还记得读小学一年级时的一篇课文就是描写大雁,说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年幼的我觉得大雁真是太聪明了,连飞行都会写字,让我羡慕得不得了。

  后来,我们知道了那是大雁为了节省体力,它们在加速飞行时,队伍会排成“人”字形,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在其身后或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样一来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阻力,从而节省体力。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雁阵”。

  千百年来,中国人用智慧和情怀,造就了丰富的、源远流长的、天地和谐的中国文化。关于大雁的典故有很多,比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落雁”说的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众多典故中,我对鸿雁传书的传说印象最深。古代通信困难,远在他乡的游子要想跟家里人联系很难。于是,闺中怨妇、迁客骚人、商贾游客……不得不饱受相思之苦。人们在思念远方亲人的时候,抬头看见了南来北往的大雁,就把思念之情寄托在大雁身上,让它捎去对亲人的问候,捎去自己的平安信息。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不过,历史上还真有利用大雁传书救了人的故事。据《史记》记载,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汉武帝就对匈奴使者说,朕昨天在上林苑射到一只大雁,雁脚上捆着苏武寄来的一封信。如此这般,说得神乎其神,不由使者不信。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幸好如今通讯发达,手机、电话、网络视频,天涯若比邻;即使远在异国他乡,见个面也并非难事。

  伴随大雁的叫声,我的心情也豁然开朗起来,只觉得夜空也亮堂了不少,榕树的影子也很清晰,郁郁葱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抬头一看天空,不知何时,云彩没有了,小小的月牙如一艘弯弯的小船,停泊在湛蓝的夜空中……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意思是一个人走过一个地方会留下自己的名声,大雁飞过的地方会留下自己的叫声。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能够用如此简练的语言说明为人处世的道理。人生在世,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名声尤为重要。所以做人一定要心怀善念,行得正,站得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对得起良心,用言行书写好自己的历史。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一行大雁迎着霞光,抖擞着翅膀,悠然地从草地中飞起。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就像一群出征的战士,“咕咕嘎嘎”地呼喊着,歌唱着,声音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作者简介:容洁彩 ,女,70后,广东江门人,江门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江门蓬江区某机关单位。曾在《羊城晚报》、《江门日报》、《江门文艺》、《广东教育》、《湛江晚报》、《湛江日报》等报刊杂志留过脚印。

上一篇: 梁美霞:老屋随想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