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多有什么用
2015年秋意渐浓的一天,我有事到一个领导办公室,刚一进门,看见大办公桌左上角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足有50公分高。心想,这肯定是一个热爱学习的领导。
办完事后,我出于好奇和羡慕,忍不住大概翻阅了他桌上的书籍。谁知,大多数是新的,有的还是原封不动没拆封。这些书,既没有看过的折页,更没有被勾画,一点也看不出被人动过的痕迹。看完这些书,我随意说了句“都是好书啊!”他答道:“没时间看”。听罢,我一笑了之。
返回途中,一直回想刚才的情景,心想,那些书给我多好。有书没空看的现象,绝不体现在个别领导身上。去年,我去一位领导家做客。特意走进他的书房,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就像小书店一样。我随意翻看了几本,跟那位领导办公室的书籍一样,大多数是新的。我想,这些书,放在不屑一顾的领导那里,除了装点门面外,就是睡大觉,真是太可惜了。这些书,放在这些人手里,就是书再多,又有什么用?这一现象,要是被想看书而没书看、尤其是那些穷孩子们看见,作何感想?
阅读是一种学习,是汲取,因此,不学习是长不了本领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党员领导干部不努力提高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对知识进行更新换代,就无法适应时代要求。而有的领导干部成天忙于事务、忙于应酬,不能挤时间学习,还经常找“没时间看”等借口,岂能提高自身素质和本领?更谈不上搞好本职工作。像这类领导,与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要求是格格不入或背道而驰的。
注重学习,历来是我们执政党的制胜法宝和传家宝。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也曾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他们自身注重学习、酷爱学习的精神,是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典范。早在2007年,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就强调要着力抓好“大兴学习之风”。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从2003年开始,一直在提交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他说,阅读太重要了,只有通过不断呼吁,才能让全社会重视阅读问题。他为什么一直在全力以赴地推动阅读?这个问题,有哪些领导干部想过?又有多少领导干部热爱阅读?我不得而知。身为领导,的确比一般人忙得多,但是时间就好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而不少领导干部就是缺少“挤”的精神。这一现象都是要不得、行不通的。我认为,朱永新有关阅读的论述和独到见解等,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好好学习和躬身践行。如是,就能变“书多有什么用”为“书多很有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我以为,一个不爱看书学习的领导,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更不是一个好领导。“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让知识的河水始终充沛不断流,才能解决“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本领恐慌。因此,新形势下,我们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个爱读书学习的人,是最有内涵的风景。一个人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照亮的是身边人;一个领导干部成为风景,则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天。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理应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多作贡献,这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所在,容不得半点马虎。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