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今年的春节好温馨

作者:班祖恒 阅读:30 次更新:2025-02-15 举报

                     今年的春节好温馨



从还在乡下,到调到县城,再到退休回乡建房,那些年在老家所过的春节基本保持传统习惯。但今年在老家过春节有所不同,处处透着温馨的气息。    


在广西田林县,杀年猪是春节的重头戏。在我的老家那烧屯,往年群众宰杀年猪,整个屯子家家户户相约在同一天进行,而且时间一般定在农历腊月二十六七,而今年各个家族都打破了惯例,大多轮流宰杀年猪,大家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就我们家族而言,往年春节那几天大多户主聚在一起就餐喝酒,而这个习惯由于种种原因,也已“断”了好多年。今年,不论哪户杀猪,整个家族男女老少都拢在一起聚餐,无一例外。


为了邀请更多的亲朋好友,增添节日喜庆和热闹气氛,宰杀年猪从还没有放春节假就开始了,为了顾及上班族,因而双休日成了整个屯宰杀年猪的“集中日”。


在我们的家族中,最先杀年猪的是大堂哥,那天是周六,在百色工作的小侄子就邀请了一帮同事和朋友;二堂弟则让大赘弟从邻乡买来两头年猪,四兄弟姐妹合伙在星期日宰杀,邀请了一众县内外的亲友;其他堂弟和侄子们则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轮流宰杀,也有到正月初二初三再次请客的。


家族中也有不杀年猪的,但不影响他们请客的热情。他们节前就买来猪肉制作腊肉、香肠、腊猪脚,买来鸡鸭、狗肉、鱼虾等备用或宰杀其他牲口。


小堂弟是山羊的养殖户,正月初二这天,他选了一只肥大的黑山羊,宰杀做了一餐全羊宴;在县城创业的侄女和在南宁工作的侄子姐弟俩虽然不杀年猪,也不甘示弱,拿出年前准备的食材,做出各种可口的菜肴。总之,每餐都是满满的四五桌,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除了本家族兄弟,其他家族也互相邀请,我有两个晚餐就吃了两餐,一餐是在黄氏家族表弟家,另一餐是在许氏家族安杰家。


黄氏家族是我们屯子的原住民,表弟是我伯舅的小儿子,从邻屯到我们屯上门落户,他精通各种农活,建有家庭农场,把油茶、芒果等产业做得红红火火,成为远近有名的“示范户”。他富有孝心,待岳父母如亲生父母,在方圆百十里口碑很好。


许氏与我们班氏的关系源远流长,班许两家先祖清朝咸丰年间一同从浙江迁到广西田林县者苗乡渭龙屯落户,20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又一同从渭龙屯迁到现在的八渡瑶族乡那烧屯,我的满婶就是从许家嫁来的。


那晚,安杰特地叫他在某铝工业基地工作的弟弟和侄子陪我们喝酒。在我的印象中,他的侄子小时候就很有礼貌,参加工作后非常勤奋,事业有成,年纪轻轻就担任市直某大型国有企业的副总,是我们屯子第一个副处级领导干部。他平易近人,为人低调谦逊,对我们这些长辈非常敬重。


今年春节与往年不同,我认为其缘由与大家没有红包“恐惧症”有关。说到红包,想必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


我们那个年代,由于经济比较困难,群众生活还很艰苦,小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红包。改革开放后,群众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给长辈和小孩发红包成了时尚,而且红包的金额呈现攀比的趋势。


由于人们经济状况不一样,导致很多人像我一样,到春节常常发生红包“恐惧症”。


要知道,春节到别人家做客,一是不发红包不行;二是发红包别人放钱多自己放钱少也不行,因为小孩大多当面拆开红包,露出钱币;三是有时候受邀的客人也带小孩,只给主人家小孩红包,不给客人小孩红包也不行,因此有时带的红包都不够发。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很多年前,有一年春节正月初三,有个朋友请客,受邀的除了我还有几个我不认识的客人。当时一般给小孩压岁钱也就20元,要是给50元算是多的了,朋友只有一个小孩,我准备了两张50元面值的新币,心想大家最多给100元,我也可以随机应变。想不到,那几个客人都是有钱的主儿,而且他们像是约定好了似的,每人给朋友小孩的压岁钱都是200元,我倾其所有也只有100元。因为都是在饭桌上当场递给小孩的,当时还习惯于给现金,不封红包,我感到非常尴尬。    


礼尚往来是中国传统礼节和美德,也是增进情谊的重要纽带。因为往年受到发红包这个困扰,很多邻里亲戚都不敢请人吃饭,怕有讨红包的嫌隙;而被请的人也是诚惶诚恐,封的红包金额比别人少没面子,封的红包金额大经济能力又承受不起,真是左右为难,后来干脆互不来往,导致亲情逐渐淡薄了。


今年,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发出了新年给小孩发红包不超过20元的倡议后,我们家族也在一次户主聚餐时明确表示,今年春节要遵照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的倡议,到亲戚家吃饭,出于孝心,发给老人的红包视各人经济能力而定,也可不发;红包可以发给自家小孩,金额不超过20元,也可不发;亲戚之间来往吃饭免发红包。


想不到,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对一个小小红包的倡议,竟然给今年春节带来这么一个融融的亲情,带来这么一个意想不到的温馨。


        (此文首发2025年2月15日《西部风微刊》)



作者简介:班祖恒,男,壮族,60后,广西田林人,广西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作家》签约作家,出版有文学作品集《百叶草》、传记《弯弯的路》、小小说集《市井偶拾》、报告文学集《浪海观潮》、散文集《那人 那事 那景》。

上一篇: 新春贺语

下一篇: 荆州当代乡贤李亚平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