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寺的岁月
在临泽县板桥镇的沙岭深处,有一处被岁月遗忘的角落——仙姑寺。80年代的这里,早已没有了寺庙的影子,只剩下一条又一条起伏的沙岭,像是岁月的皱纹,记录着过往的沧桑。沙岭上散落着一块又一块的砖瓦,那是曾经辉煌的见证,如今却只能在风沙中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这里算不上是一座真正的寺庙。没有高耸的庙宇,没有庄严的佛像,甚至连一片完整的屋顶都难以寻觅。然而,即便如此,每年的四月八日,这里依然会迎来无数的善男信女。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对着那些残破的砖瓦片磕头朝拜,祈求着平安与福祉。在他们的心中,这些残垣断壁依然有着神圣的力量,是他们心灵的寄托。
小明是板桥镇的一个孩子,他常常跟着父母来到这里。看着那些虔诚的信众,他心里却觉得有些搞笑。那些砖瓦片,不过是岁月的残骸,怎么会有神灵呢?然而,他的父母却总是严肃地告诫他,不要亵渎这里的神圣。小明不懂,但他还是默默地跟着父母,学着他们的样子,对着那些砖瓦片磕头。
在沙坡上,一些信众还会搭建低矮的佛龛,里面供奉着简单的贡品。佛龛虽然简陋,但每一个都承载着信众们的心愿。拜佛的人们前前后后,重重叠叠,沙坡上人山人海。远远望去,人群仿佛波浪一般,随着风起伏着。小明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好奇和不解。
后来,小明从镇上的老人那里听到了仙姑寺的故事。原来,这里曾经是一座千年古刹,有着辉煌的历史。相传在汉朝,霍去病奉命率兵西征,却被黑河所阻。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一位仙姑出现,帮助他修桥渡河。仙姑济世之后,却随水而逝。乡民们为了纪念她的功德,便在这里修庙祭之。曾经的大殿金碧辉煌,殿正中供奉着仙姑菩萨的铜像,镏金镀面,光彩照人。铜像下面是一个三米高的莲花托盘,上面雕有仙姑的座花楼,刀工精致,做工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岁月无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破除“四旧”的浪潮中,仙姑寺也未能幸免于难。曾经的辉煌被摧毁殆尽,只剩下这些残破的砖瓦。尽管如此,乡民们对仙姑的信仰却从未改变。他们依然在每年的四月八日来到这里,祈求着仙姑的庇佑。
直到90年代,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周边的信众们开始自发地捐钱捐物,希望重修仙姑寺。经过多年的努力,仙姑寺终于在废墟上重新矗立起来。政府也立下了文化遗址碑,为这段历史作证。
如今的仙姑寺,早已不再是那个残破不堪的地方。它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临泽县的一大旅游胜地。游人如织,来自各地的人们在这里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小明也已经长大成人,他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给他们讲述仙姑寺的故事。他知道,这段历史将永远铭记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一种传承,一种信仰,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岁月流转,仙姑寺的故事依然在继续。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人们的信仰与希望。在这里,每一个虔诚的朝拜,都是对过去的铭记,对未来的祈愿。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