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烟袋与岁月
父亲是个农民,1950年代从部队复员后,就一直守着这片土地,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耕耘着一家人的生计。从我记事起,父亲的形象就和烟紧紧连在一起。他总是穿着那件褪了色的浅灰色上衣,胸前口袋里插着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那是他生活中最忠实的伴侣。
父亲的烟袋
父亲抽烟的习惯是从年轻时就养成的。那时候,他是生产队里的壮劳力,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回家。收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门槛上,从怀里掏出他的宝贝——一个用羊骨头自制的水烟袋。那是他精心制作的,羊骨头被掏空,一头打了个小眼,装上烟丝,另一头衔在嘴里,用力一吸,烟雾便从鼻孔和嘴里喷出来,带着一种淡淡的烟草味,弥漫在空气中。
母亲常常唠叨他,说抽烟对身体不好,让他少抽点。父亲嘴上答应着,但烟瘾一上来,就忍不住了。他会在母亲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到屋外的角落,点上一袋烟,狠狠地抽几口。有时候,家里实在没钱买烟了,父亲就会把葵花叶晒干,揉成细末,用废纸卷起来抽。虽然那种自制的烟卷呛得他直咳嗽,但他仍然舍不得戒掉。
那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父亲每个月的工分换来的钱,要养活一家老小,实在是捉襟见肘。但父亲却总是把攒下的钱用来买烟。老母鸡下的蛋,他不舍得吃,攒多了就去集市上换几包卷烟。他最喜欢的烟是“大前门”,有时也抽"双兔""黄金叶",那是他眼中的奢侈品。旱烟是他的常备,每次抽到“大前门”,父亲的脸上都会露出满足的笑容,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
戒烟的艰难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多次劝父亲戒烟,但他总是说:“抽了几十年了,戒不掉了。”有一次,母亲气得把他的烟袋扔到火炉里烧了,还说:“抽烟就别吃饭!”父亲当时气得脸都红了,但没过几天,他又偷偷买了一个新的烟袋,继续抽他的烟。
直到有一天,父亲突然不停地咳嗽,咳得脸都变了形。我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严肃地告诉他:“不能再抽烟了,你的肺已经受不了了。”父亲听了,沉默了很久,然后点了点头,说:“好,我戒烟。”从那以后,父亲真的开始戒烟了。他把所有的烟都扔掉,每天嘴里含着一颗薄荷糖,试图缓解烟瘾。但烟瘾不是那么容易戒掉的,父亲常常忍不住去闻烟味,结果每次都咳得更厉害。慢慢地,他闻到烟味就会咳嗽,最后连烟味都闻不到了。
病痛与坚持
尽管父亲戒了烟,但长期吸烟对他的身体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经常咳嗽,呼吸也变得困难。我们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他得了肺气肿,这是长期吸烟导致的。我们都知道,父亲的病已经很难治愈了,但父亲却依然坚强地面对着。他每天坚持干农活,虽然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做太多,但他仍然不愿意闲下来。他总是说:“只要还能动,就不能闲着。”
2007年的秋天,父亲的病情突然加重。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地里干活,突然感到一阵头晕,接着就倒在地上。我们要把他送到医院,但父亲却死活也不肯住院。他总是说:“治也死,不治也死,何必浪费钱呢?”我们知道,父亲是心疼我们,不想让我们为他花钱。他坚持回家,躺在床上,一躺就是半年多。
父亲的最后时光
那段时间,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然坚强地面对着。他总是让我们不要为他担心,说他会好起来的。但我们都清楚,父亲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他常常坐在床边,望着窗外,眼神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眷恋。
有一天,我坐在父亲的床边,握着他的手,轻声对他说:“爹,您好好休息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父亲微微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的笑容。
2008年9月的一个清晨,父亲在睡梦中安详地离世了。他走得非常平静,就像他一直教导我们的那样,面对生活的艰难,要坚强、乐观。
父亲的教诲
父亲去世后,我常常想起他抽烟的样子。那烟雾缭绕的画面,仿佛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用一生的时间,把烟深深地吸进肺里,也把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吸了进去。他的身体被烟折磨得千疮百孔,但他却从未抱怨过一句。他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的艰难,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父亲的经历给了我深刻的教训。我发誓,这一辈子,我绝不会接触香烟,绝不会让香烟危害我的健康。我也会把父亲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让他们明白,吸烟不仅是一种坏习惯,更是一种对生命的不负责任。父亲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爱和教诲,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