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辽坡赋

作者:李中旺 阅读:183 次更新:2025-02-05 举报

 辽坡赋

作者‖李中旺(甘肃)

显龙寺显龙寺


李家辽坡,甘沟之隅,会宁之壤,赋以颂之。

观其地势,岭峰环抱,自然之景,蔚为壮观。

诗曰:

辽坡地处峻峰间,两岭伸来一道川。

北望黄河如彩带,三村静卧在云天。


庙川之中,鸟语如弦,八百弯里,七彩腾烟。

沿沟阳山,地绕紫脉,康家屲上,祖冢冒烟。

诗曰:

青龙出自沿沟岔,白虎犹吞堡子山。

两岭簇来千佛寺,一渠引水绕村间。


辽坡之民,家族凝聚,农耕文化,丰富资源。

小麦玉米,赖以为生,中药材植,特色天然。

诗曰:(新韵)

会宁城北庙辽川,秋夏杂粮硕果妍。

游子八方归故里,庄农一夜尽收完。

辽坡仲夏辽坡仲夏


辽坡儿女,师者苦教,学子苦读,家长苦援。

而今辽坡,鸳鸯博士,户户新科,家家状元。

诗曰:

辽坡儿女志犹高,苦读勤攻育英豪。

博士鸳鸯临胜地,状元个个领风骚。


显龙古寺,香烟燎绕,暮鼓晨钟,响彻坤乾。

独步辽坡,四马桥上,奔腾祖厉,咆哮歌绵。诗曰:

显龙古寺荡钟鸣,四马桥边潺浪惊。

仲夏一时飞瀑起,辽坡祖厉水澄清。


若过春节,万家灯火,烟花四起,锣鼓喧天。

若闹社火,八社联盟,炮震灵霄,天地同欢。

律曰:

康家屲上礼花裁,三社叉街锣鼓催。

开岁曙光今夜至,立春紫气故乡皑。

显龙寺里旺香火,牙嚓台前碰酒杯。

四马路边人激湧,辽坡村落胜蓬莱。


         嗟乎!辽坡之地,自然风光之旖旎,人文历史之厚重,皆令人叹为观止。愿辽坡人民,秉承传统,开拓创新,乡村振兴,美梦重圆!

辽坡村庄辽坡村庄


喻奇赏析

《辽坡赋》一文,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描绘了李家辽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勤劳智慧。

       1. 开篇点题,引人入胜: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了辽坡的地理位置,并以“赋以颂之”四字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写作目的,为全文奠定了赞颂的基调。随后,通过描绘辽坡的地势和自然景观,以诗的形式展现了其壮观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土地之中。

       2.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章按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有序的叙述。每一部分都先严格以骈贼格式进行总体描述,再以七言绝句形式进行具体描绘,既保持了文章的连贯性,又增添了文学色彩。

       3. 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文章中的语言流畅优美,意象生动丰富。如“北望黄河如彩带,三村静卧在云天”、“青龙出自沿沟岔,白虎犹吞堡子山”等诗句,既描绘了辽坡的自然美景,又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使得文章更具韵味。

       4. 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文章不仅赞美了辽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表达了对辽坡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乡村振兴的美好祝愿。这种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使得文章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5. 细节处理得当,彰显匠心:在描绘辽坡的民俗活动时,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辽坡人民的热情与活力。同时,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上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富有节奏感。

        6.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文章的结尾部分对辽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辽坡人民的祝愿和对乡村振兴的期待。这种总结性的结尾不仅使得全文更加完整,也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综上所述,《辽坡赋》是一篇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的佳作。它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辽坡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辽坡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是一篇精彩绝轮的佳作,值得传世!

作者李中旺作者李中旺


李中旺:甘肃人,高级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中国作家网、中华诗词学会、甘肃省作家协会、甘肃诗词学会会员。文化网副总编,《中国文化期刊》主编、《甘肃诗赋》、《太白集锦》、《中华诗赋集锦》《长青诗词白银分社》创始人、总编。曾任文化网一二届建党百年全国诗词楹联大赛总评委,出版个人专辑《中旺诗选》、《中国文化期刊第三期律诗六百首》。

编委编委

上一篇:

下一篇: 闹春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2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祝贺祝贺! 李俊臻 02-05
好棒 华美乐章 02-05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