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情系黄花》(访问录)
好书推荐之《情系黄花》(访问录)
原创 书香怡苑 书香怡苑 2024年12月31日 07:00 甘肃
【书香怡苑】No. 3283期 本期编辑:蔡芳芳
好书推荐之《情系黄花》
□韩斌杰
主持人:今天好书推荐节目我们请到了韩斌杰老师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韩老师你好!
韩斌杰:主持人好,直播间的小伙伴们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本怎么样的书呢?
韩斌杰: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李天银的西部风情散文集《情系黄花》
主持人:哎哟!这本书挺厚的,作者一定花了不少的心思吧。
韩斌杰:嗯,是的,这本书将近39万字,几乎花了作者半生的心血,写了作者大半生的经历。你看,他从临泽老家上学、生活,后来又到黄花农场工作,再后来他又加入了田园牧歌草业集团,把苜蓿种到了内蒙、宁夏、山西、天津、河北等地,他也把文章从临泽写到黄花,又从黄花写到了苜蓿花飘香的全国各地。
主持人:作者用自己的精力写自己的经历,那肯定能写出真情实意,真情实感,更能写出情真意切的生活真谛。
韩斌杰:可不是吗,你看他在写家乡的炊烟时,就写成这样:
“生长在家乡的农作物自然带着家乡的泥土的香味,即使燃烧化为炊烟也依然有一种亲切的家乡的泥土味道,那味道是土地与五谷的味道,与城市天然气或煤块的烟味截然不同的。”
主持人:无论是农作物怎么变化,即便它摇身一变化为炊烟,他仍能感觉到炊烟中带的那股泥土味。
韩斌杰:所以说他的文章很有想象力,原本的味道还能原汁原味的呈现给读者。他能感觉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就能原原本本写出什么来。读他的文章,就有一种亲近体验的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般的同频共振。
主持人:这种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文章自然有人爱读,必定人还是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故事,一件事发生的真实情节。
韩斌杰:是的,这本书以散文的文学形式回忆了他在临泽时的童年生活、学习,再现了他在黄花农场时战斗的那一幕幕惊心动魄而又充满期望的场景。满怀深情地抒发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深爱,对工作的挚爱,把对生活的思考、亲人的思念、工作的思索融入到了字里行间,将深度挖掘、细度描写、高度概括默契般地融入到文章的各章节、各段落。他的文章立意新颖独特,突出个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文字朴实无华,言简意赅,思想深邃,细节丰富而准确,通俗易懂,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学,有一种自然的泥土香味和纯情的乡风民意。
主持人:是的,现在看书的人太少,究其原因,还不是文章写的千篇一律且晦涩难懂,使更多的民众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如果有一批大众喜闻乐见、耐人寻味的作品,也就自然不会出现这些“书荒”现象了。
韩斌杰:是的,他常常说:“读懂的诗不一定是好诗,但读不懂的诗一定不是什么好诗”,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做人能平易近人,写文章也能做到平人进文。
主持人:是的,文章必定是写给人看的,吸引不了人的眼球的文章还算什么文章。
韩斌杰:他那惊人的记忆力也让人吃惊,他把家乡几十年的事都能描写的细致入微,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底蕴。四十年过去了,他接触过的那些老物件、老故事的一些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写的明明白白,好像他的大脑就是一台电脑,里面放了许多久存不删的文件袋一样。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土一物中的方位、大小、形状、色泽、建造时间,以及周围的树、沟、井等都能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主持人:这些就能流露出他对家乡有多么爱,爱的有多么深沉,多么细微。
韩斌杰:是的,用反向来推,如果他对家乡只是一般的爱,普通的爱,他也不会记得那么多,那么清,那么深刻。当然了,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还记不起来儿时的几件事、几件物,但他就是那个观察的更为细致、关注的更为深刻、爱的更为热烈的那一位。
主持人:确实了不起,这倒不是他的记忆力有多好,更能说明他的专注度好,深情深爱才有的深刻记忆。这些都能为他的创作铺垫好素材,让他的文章更为细腻,更能感染人。
韩斌杰:说起素材,他认为原始的、自然的才更真实,更可靠,他在书中是这样说的:
“其实人应该亲近最原始的自然,原始才是本真,原始才是真实,没有人为打磨,没有刻意雕饰,率性纯真,唯其如此才让人投入,才让人痴迷,人原本就是自然之子,回归自然就是人性回归。”
主持人:越是简单、自然的,越是真实可信的。
韩斌杰:相比于他的家乡,黄花农场就显得格外的荒凉不堪,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狂风卷着沙土无情地捶打着他,酷热的夏天和严寒的冬天也要比家乡格外地热上好几分、冷上好几倍,十分干燥的空气简直让他透不过气来。
主持人:一个弱不禁风的柔面书生也真难为他了。
韩斌杰:眼前白花花的一片大地更显得苍白无趣。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嚷声,也没有鸡鸣狗叫的嘈杂音。
主持人:安静倒是安静了,但这安静的也太让人沉闷、心急了吧。
韩斌杰:也还不是一直这样的寂静,偶尔也能听到几声鞭炮、锣鼓声,便知婚丧嫁娶的一时热闹。狂风声倒是听得不少,但这声只不过是些怒吼声,让人更加恐惧、心烦,甚至是心惊胆战!
主持人:这些不好的感觉,不友好的体验真让人难受。
韩斌杰:不过这只是天银刚到黄花农场时的感知、感受。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和磨合,他慢慢地一步一步地适应了这一切,并和这儿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融洽地相处了起来。日久生情,情久生爱,他也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当爱的情不自禁的时候,不免有移情别恋的文字描写,说的更形象一点,那就是溢情别恋的抒发。
主持人:就算是再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天银这样的作家在,也会把它描写的妩媚娇艳,别致有趣。
韩斌杰:是的,他无论是描写那儿的巩昌河、青山、胡杨林,甚至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能描写出那种自然的美,分外的娇和诗情画意般的景。那儿荒凉,但那儿从来不缺美,那儿经济不发达,但那儿到处都是鱼米之乡。那儿辛苦,但那儿有鸟语花香,有巩昌河的水川流不息的奏唱,有劳动号子在呐喊,再苦也就觉得乐了。再说有这帮乐观主义的诗人在描绘,哪有不美之说,不悦之说。
主持人:能把这些僻壤之乡写的津津乐道,自然读者也就爱看了。
韩斌杰:是的。更为津津乐道的是他竟然和植物对话,那种内心的交流,无声的对话方能使他内心有一分宁静,灵魂深处有一种共鸣。他在书中是这样写的:
“与植物交流只需要静心观察,看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植物也是有语言的,虽然他的表达是那样细微,细微的让人难以觉察,然而你用心体验了就会知道植物的内心世界其实也很丰富。”
主持人:这倒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韩斌杰:人与自然的对话,一定会有反差。有反差才更吸引人的眼球,更能引起人的好奇心。自然的东西,如果再加上一些文学元素的涵养,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你看黄花本来就是一个诗一般的地方,花一样的地方。人们把未出嫁的妙龄女子叫“黄花闺女”,只有那些“胖姑娘花”才能称得上“黄花”,看出了“黄花”的妙不可言的绝世之美,再加有不少的文人墨客时不时地用“黄花”写诗,点景燃情,更让“黄花”美到了更加优雅的诗情画意。
主持人:哦,竟有文人墨客的浓墨重彩的“黄花”诗?
韩斌杰:不但有,还不少咧。例如:李白的“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岑参的“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辛弃疾的“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赵时春的“苍蒹(jian)仍碧水,绿酒对黄花”;王维的“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王洙(zhu)的“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杜甫的“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等等。
主持人:哎呀,还真不少呢?黄花也真能称得上诗情画意的地方。
韩斌杰:黄花不仅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还能蕴含出一股文情雅致的寓意。一想起黄花农场,就联想起来名著《红楼梦》的一些情节。
主持人:哦!韩老师读《情系黄花》这本书,竟然能品出《红楼梦》的味来啦。
韩斌杰:你看吧,当你看到黄花农场,就想起来黄花农场到处是隔壁滩,盐碱地,大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此刻就能联想起曹雪芹描写红楼梦的结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主持人:不过黄花农场大地上白茫茫的盐碱是可以治理的,但红楼梦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真的是没得治了。
韩斌杰:是的,还有黄花人用汗水修筑了巩昌河,巩昌河又用它身体里流淌的水滋润着黄花人的土地,这不是“还水”吗?这视乎就像是红楼梦中的绛珠仙草给神瑛侍者“还泪”。
主持人:不过那个“还水”是个喜剧,它通过“还水”能给黄花人带来丰收和喜悦,而红楼梦中的“还泪”,只是一个悲剧,最终导致了林黛玉泪尽玉殒。
韩斌杰:我们一般人出去赏风景,看景致,也只是看看热闹,饱饱眼福,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的,也不思考什么,也不记载什么。而天银观山看海,处处都在留意每一处的情景情意,不停地记录、思考,认真地勾勒勾画,绘声绘色地和它们对话,那怕一片雪,一滴雨,一丝风,一棵草,都能触碰到他的情丝、心思,他都要抒发一番情感,描绘一阵景致。似乎这样一来,便找到了情感的抒露,心灵的归宿。
主持人:这样才能把文章写的有滋有味、有情有义。
韩斌杰:是的,他在看山观景时有这番体会:
“视觉是感觉美的第一器官,看山花烂漫,观林涛汹涌,那都是对美的深切体验,游名山大川,涉深谷奇侠,那会有赏心悦目的美感。世界不缺美,自然不缺美,缺的是人们发现美的能力,包括你征服自然的的体魄、智慧和对美的判断力。”
主持人:对的,善于发现美,捕捉美,才能欣赏到真正的美。
韩斌杰:说起美,最美不过黄花滩的花儿美,他在描写黄花滩的花儿时,就有下面一些文字:
“黄花滩的夏季,遍满地的黄花、红花、白花,装点着荒原戈壁成了一个花的世界,罗布麻花、野丁香花、胖姑娘花各有各的特色,那沙枣花开香飘万里,那苦菜花开金星点点,农场的田野一如花的海洋,那遍地的红柳花开,犹如一簇簇火焰燃遍荒野。”
主持人:没想到这名不见经传的黄花滩竟是一片花的海洋。
韩斌杰:还有:
“那满滩的红柳在秋天展现出她的本色,红的如火,红的如花,红的发紫,红的如痴如醉。那片片胡杨在沙漠戈壁深处金光闪闪,在阳光下金灿灿的,黄的让人惊心动魄,那是一种绝世之美,那是一种抚慰人心的秋色。渠畔水洼丛丛芦花飞扬,秋风吹梳,花绒如云,如一片片鸽子飞舞,如丛丛绒花展翅。”
“让初绽的花蕊多情地诉说一个冬天的心事,在这个温暖的季节里亲吻潮湿的泥土气息,找回前世遗落荒原的梦想和那个不曾遗忘的岁月。”
主持人:真可谓花不醉人人自醉。
韩斌杰:如果说看山观水赏花能让人心海共鸣,思绪万千,情感疏露,那是因为感官的愉悦,刺情的触感,再加有文字的涵养,才把那些梦中之景、景中之花描绘的动情动心。如果不触奇花异景,单从间接的文字或影像里去领略一番,虽没有身临其境的那种感同身受,但敏锐的知觉也能让你体会出别样的感想。
主持人:是的,我们普通人观景赏花只是图个一饱眼福,一时愉悦。作家们看景观花必定是饱含深情,再通过文字方面的润色,就会让更优雅的情调,更有韵味的情感沐浴每个人的身心。
韩斌杰:是的,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民众的一剂良药,坚持“文学创作必须植根于民众的沃土”是天银一直以来文学创作的方向,他的作品思想明朗,文风朴实,文路顺畅,让普通民众没有阅读障碍,没有理解鸿沟,读起来亲切、自然、流畅,这源于他对文学功能的正确品味和文学造诣的深刻透悟。他能一直坚持最初的文学理想,目不旁骛(wu),不乱阵脚,不随波逐流,写出了真真正正属于自己思想与艺术交汇的作品。
主持人:一个人只要有高洁的文风,再加上勤于笔耕,那他一定能写出民众心怡的作品来。
韩斌杰:然而我推荐他的这本书,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书中透视出来的那种洁净、宁静的本心和刚毅的精神,八十年代前人们经受了前所未有的物欲压抑,改革开放后把人们禁锢的物欲一下子释放了出来,这在极大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那个年代物欲横流,价值偏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在百废待兴,更多的人追求利益,追逐名利,就在那个年代,天银仍能选择到最艰苦的垦区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四十年。四十年的辛勤工作和艰苦生活练就了他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主持人:这种品质建树和精神营养通过读这本书就能读的出来。
韩斌杰:是的,我们90后、00后的年轻人都是一些独生子女,大多得到家长们的过分娇生惯养,有些该让孩子们做的事家长们代劳,稍稍遇到一点困难也是家长们自行解决。很少让他们在苦中锻炼,在困难中磨练。这样的孩子很难经得起风雨的捶打,困境的锤炼。
主持人:这些孩子是该读读这样的书了。
韩斌杰:通过读这本书,孩子们在学习这本书好的写作风格,好的写作技巧,还能汲取一些心灵素养和精神力量。毕竟未来的西部建设、垦区建设还是要依靠这些小伙伴们。
主持人:看来搞建设,特别是艰苦地区搞建设,仅仅有文化、有技术素质远远不够,必须有意志的锤炼和毅力的积淀,才能扛事、成事。
韩斌杰:就是的。最后我想用这本书的几句励志的文字来结束今天的直播:
“我们在名利场上拼搏,我们在金钱堆里挣扎,有时候我们也会疲惫,也会力不从心,世界之大,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什么才是我们忙碌的最终目标,除了金钱,除了名利,应该还有一份内心的平静,心灵的淡薄,思想的超越,精神的愉悦,在忙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头看看,看看那曾经生我养我的村庄,看看乡村的田野村舍,看看自然的山川河流,看看我们的心灵的安逸宁静,在疲惫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休息一下劳累的身体,放松一下疲惫的心境,温暖一下冰凉的内心,停一停,等一等,让我们回回头,回到内心的栖息地,找回往日的纯真,找回迷失的情感,找回我们情感的寄托,找回我们民族精神,让我们重新思考,让我们拷问灵魂,让我们找回灵魂,让我们灵魂归位,让我们灵魂回归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
主持人:通过韩老师的介绍,看得出来,这本书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堪称一本好书。希望小伙伴们听了后有所感触,能真正拥有这本书,欣赏这本书。好了,今天的直播到此结束,小伙伴们再见!
韩斌杰:再见!小伙伴们!
【作者简介】韩斌杰,男,高级农艺师职称。先后在国家、甘肃省专业刊物上及学会论文交流中发表科技论文33篇,在《知网文库》上出版《孜然综合栽培与病害防治技术》《植保小知识》《农作物病害识别与防治》3本电子书。2021年9月底退休,退休后在环球出版社出版《一种价值观引发的的种种记忆》,被玉门市档案馆永久收藏。2024年5月《铁人赞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忆歌》在现代名家书画网获“诗坛创新奖”二等奖。同年8月《一种价值观引发的的种种记忆》在现代名家书画网获“华夏文人奖”三等奖。现为玉门市作家协会会员。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书香怡苑》编辑部
顾问:陆荣匡文留杨先 王振龙
颜新明 雪野 邓红琼 胡林山
社长:诗苑浪子
运营总监:蔡芳芳
编委:诗苑浪子 雪峰 子涵 蔡芳芳 大漠烟云
马智昌 张万志 白天龙 静待花开 程生才
书画编审:马才元 俞存怀 俞学宝 墨客齐贤
出品:【书香怡苑】文学社
上一篇: 奉节脐橙赋
下一篇: 自由:2025一个诗者的祝词
评论[1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