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心如流沙

作者:李家武 阅读:133 次更新:2024-11-24 举报

心如流沙

 

李家武

(2024年9月28日《文学月报》原创首发)

 

大学女教授雨嫣,端坐在她那宽大的办公桌前,心绪却如窗外纷飞的柳絮,难以平定。

桌上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她轻轻拾起话筒,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清风,穿透了喧嚣,直抵人心。

市里的领导诚邀她参加一场关于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言献策,这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她作为市政协委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挂断电话,她轻抚着太阳穴,试图抚平内心的波澜。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心中却泛起一阵难以名状的烦躁。

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这本是众人眼中的幸福典范,可为何她内心却如此不安?貌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悄悄撕扯着她的心房。

她的丈夫,那位才华横溢的党校校长,同时也是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十二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共同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也共享了成功的喜悦。他的才华与善良,曾是她最大的骄傲与荣光

然而,近来,她却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触及他的心灵深处,犹如他们之间隔了一层看不见的薄膜。

她轻叹一声,转身回到办公桌前,开始整理即将在市里会上发料。她深知,不能让这些无谓的烦恼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她必须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活与事业中去,让心如流沙般细腻而坚韧。

夜幕降临,雨嫣教授回到家中,只见丈夫已坐在书房里,埋头于文字之间,好像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

她轻轻走过去,从背后环抱住他,将头靠在他的肩上,感受着那份久违的暖。他抬起头,微笑着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温柔与体谅,仿佛能瞬间融化她所有的烦恼。

当她松开手,走到书桌旁坐下时,心中的酸楚却如潮水般涌来。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明明很爱他,却为何会感到如此不安?她看着他专注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苦涩,宛若他们之间的距离正在悄然拉大。

您,怎么了?”他终于注意到了她的异常,停下笔,关切地问道。

她摇了摇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什么,可能有点累了。”

他站起身,走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那就早点休息吧,别太累了。”

她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的呵护与关爱,但心中却依然无法平静。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心想,务告诉丈夫自己的感受。于是,她鼓起勇气说道:“我觉得我们之间好像有些问题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敏感了,但我真的感觉到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他愣了一下,然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别胡思乱想了,我们之间能有什么问题呢?我们都很爱对方,这就足够了。”

她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可是,我真的感到很不安,我怕我们会失去彼此。”

他紧紧抱住她,柔和地说道:“别怕,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离开的。

那一刻,她仿佛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却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坚

生活的轨迹并未如雨嫣教授所愿那般平稳前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感到自己与丈夫有了距离。

他们各自忙碌于自己的事业,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有时候连最基本的问候都变得敷衍了事。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也许真的是自己太过敏感了。但她无法忽视内心的那种不安与空虚,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正在花遮柳隐从他们之间溜走。

她试图通过工作来填补这种空虚,但效果并不明显。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集中精力去处理手头的事情,时不时地想起丈夫,想起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如今却恍如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她知道自己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找个机会和丈夫好好谈谈。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她约丈夫去襄阳古城散步。他们漫步在古城上,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沉淀。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我们谈谈吧。”她终于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停下脚步,转头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好啊,谈什么?”

她看着他,心酸涌上心头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我觉得我们之间真的有些问题了,我们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他愣了一下,然后皱起眉头:您,到底想说什么

深吸一口气,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她告诉他自己感到的不安与空虚,告诉他自己害怕失去......

他听完她的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叹了口气:“原来您,一直在想这些啊。我以为您,只是工作太累了,没想到您,会有这么想法。

她看着他:“那的想法呢?您,觉得我们之间有没有问题?

他眼神中充满了真诚:“我觉得我们之间确实有些疏远了,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感情出了问题。我们都太忙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交流和理解对方。以后我们要多花点时间在一起,多沟通沟通。”

她听着他的话,瞬间心中暖溶溶的,像如梦初醒。她和丈夫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出问题,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

雨嫣教授从那以后,开始努力改变和丈夫的生活方式尽量抽出时间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烦恼。

在襄阳古隆中,他们一同探寻诸葛亮的足迹,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智慧;在东津鹿门寺,他们静听禅音,让心灵得到净化与洗礼;在汉江边,他们牵手漫步,看江水悠悠,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在鱼梁洲上,他们共赏夕阳,让那份温与浪漫永远定格在彼此的心中。

她又重新找回那种曾经让他们心动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和丈夫初恋的时光......

天空忽而晴空万里,阳光温柔地洒满大地,转瞬间却乌云密布,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仿佛天际也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剧变,如同生活总是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让人在无常的世界里,不禁潸然泪下。

就在雨嫣教授以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她和丈夫的平静。

丈夫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他们开始四处求医问药,试图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方法。

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困难,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雨嫣教授和丈夫的感情变得更加坚固了。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她想,只要和丈夫相依为命,就一定能战胜病魔,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岁月如织,转瞬之间,雨嫣教授与丈夫已携手漫步十二载春秋的长廊。他们的情感如同陈年佳酿,从初时的热烈与激情,逐渐沉淀为如今那份无需言语便能深刻理解的默契,以及无论风雨变换都不离不弃的依赖。

她静谧地坐在书桌前,目光温柔地落在丈夫那张笑容温暖如春日阳光的照片上。那笑容,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轻轻抚触着她的心房。她的心,就像被细流轻轻环绕,暖意在胸腔内缓缓流淌,那是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与眷恋。

雨嫣教授的思绪飘回了往昔,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爱情满怀憧憬的夏日女孩。如今,岁月虽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对丈夫的爱,却如同流沙,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都深深地、不可磨灭地烙印在她的心底。

她闭上眼睛,心中默默祈愿,愿这份爱能如童年时那天真,如成家时那般炽热,也愿它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与丈夫携手共度每一个晨曦与黄昏。

窗外的阳光悄然洒入,金色的光辉轻抚过她的面庞,带来一丝丝温暖与希望。她深吸一口混杂着阳光气息的空气,心中涌动着坚定的信念:只要两人心手相牵,无论未来道路多么崎岖,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都将能够共同面对,一一克服。

站起身,雨嫣教授缓缓踱步至窗前,她的目光穿透眼前的景物,投向那无垠的天际,心中涌动着一段细腻而坚定的独白:

“这路,的确还很长,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但回望过去,我们已携手走过了十二个春秋,那些共同经历的风雨,那些相视一笑的默契,都化作了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的我,不再畏惧前方的艰难,因为我知道,只要有他在身边,我的心便有了归宿。

未来的日子里,或许会有更多的考验等待着我们,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这份爱,这份坚持,将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

愿我们的爱,如同这不息的阳光,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都能温暖彼此,照亮前行的路。

雨嫣教授站在大学讲台前,一身合体的职业装,气质优雅。她正给学生们讲解着课程内容,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有人举手提问,她都一一耐心解答。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够洞察一切。

下课后,她回到办公室,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工作。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担任分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她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承担大量的科研工作。她埋头于书海和文献资料中,一丝不苟地审阅着每一篇论文和报告。她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疲惫,但她的眼神却依然坚定而执着。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她接起电话,是丈夫打来的。

他的声音温暖而熟悉,瞬间穿透她所有的疲惫和烦恼。他们聊了几句家常,她告诉丈夫自己今天的工作安排,丈夫则关心地询问她的身体状况。

他们的对话,质朴而满含温情,就像是冬日里的一缕暖阳,轻轻拂过心间,瞬间消融了所有距离,让两颗心紧紧相依。

挂断电话的刹那,她重新沉浸于工作的洪流之中,心灵的涟漪却不由自主地荡漾开去,回溯至与伴侣那段渊源深厚的相遇相知之旅......

那片熟悉的土地上,东津湾的夏日里,小女孩雨嫣与小男孩睿逸历经岁月的洗礼,各自成长为杰出的人物——童年的她,梦想当作家,而成长为一名睿智充满激情的女讲师;他,梦想当画家,则是声名显赫的党校校长与文坛巨匠。

命运的巧妙布局让他们在一次学术盛宴上重逢彼时,两颗孤独的心皆处于寻觅之中,仿佛是宇宙间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让他们共同回忆起东津湾那老槐树下纯真的欢笑与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那份纯粹的美好如同甘露,滋润彼此干涸的心田......

他们在对方身上发现了难以抗拒的魅力——不仅是才华的交相辉映,更是灵魂深处那份难以言喻的契合与共鸣。

相遇,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开启了他们生命中最为绚里程碑

自那时起,他们手拉心连心,步入了一场在岁月赛道上的爱情马拉松这不仅是情感的坚守,更是对生命、对艺术、对彼此无尽的探索与深刻解......

雨嫣教授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但她心中的家庭之火从未熄灭,那是她灵魂的灯塔,是她疲惫时最温柔的慰藉。

每当丈夫需要她的肩膀,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用行动书写着伴侣间无言的誓言。她和丈夫携手并肩,共同抵御生活的风雨,共享成功的欢笑,家庭与事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命运似乎总爱捉弄有情人,不肯轻易给予他们长久的安宁。就在雨嫣教授以为生活已步入坦途之时,一个不幸的消息如晴天霹雳,打破了所有的宁静——丈夫的旧疾不仅复发,而且病情比预期更为严重,急需进行一项高风险的手术,并且术后恢复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

雨嫣教授的心,在这一刻仿佛被利刃穿透,但她没有选择逃避或崩溃,而是迅速收拾心情,以惊人的毅力和决心,奔赴医院,成为了丈夫最坚强的后盾。她不仅要面对丈夫可能面临的生命危险,还要处理因手术费用高昂而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因工作积压而亟待解决的种种事务......

在医院的日日夜夜里,雨嫣教授形影不离地陪伴在丈夫身旁,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坚定的信念,拨开了他心头的乌云,让阳光重新照耀心田。她的爱,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温暖阳光,穿透了病房的阴冷和绝望,给予了丈夫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勇气。

就在手术前夕,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他们面前——由于医院资源紧张,手术被临时推迟,而丈夫的病情却在持续恶化。

雨嫣教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她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找其可行的治疗方案,甚至不惜放下手头的一切,只为争取到丈夫尽早手术的机会。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抗争的较量中,雨嫣教授和丈夫的爱情被推向了极致。他们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见证了彼此间坚定不移的承诺和无私奉献。最终,在无数次的努力和坚持下,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丈夫的病情也逐渐好转,他们的爱情和家庭也因此变得更加坚韧和珍贵。

丈夫出院后,雨嫣教授更加珍惜与丈夫共度的每一分每一秒。她遵照医生的叮嘱,开始减少工作上的压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中,与丈夫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历史悠久、风韵犹存的襄阳古城,丈夫缓缓穿行于被岁月雕琢得古色古香的街。每一块石板,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沉淀千年的历史厚重与文化韵味。四周,古朴的店铺、错落有致的民居,以及偶尔传来的传统手工艺人的叫卖声,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雨嫣教授丈夫的脚步引领着他们来到了古隆中,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在这里,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一同探寻着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留下的智慧足迹。漫步于郁郁葱葱的林间小径,凝视着那些记录着诸葛亮深邃思想的碑刻与古迹,他们无不被古代先贤那博大精深的智慧与谋略所折服,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智慧的向往。

幼时,小女孩与小男孩前往传说中的鹿门山,那次特别的探险,勾起了他们的回忆而当他们再次踏入东津鹿门寺的清幽之地时,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宁静起来。寺内,禅音袅袅,如同天籁之音,洗涤着他们的心灵。他们静心聆听,感受着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平和,在这一刻,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奥秘都一一呈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小女孩在汉江边嬉戏时,不慎滑入深水区后被小男孩救起的场景,雨嫣教授刻骨铭心。他们来到了波光粼粼的汉江之畔,共赏那绚烂多彩的夕阳余晖。夕阳如血,将江面染得金黄,也映照出了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而在鱼梁洲上,他们更是留下了无数欢声笑语的足迹。这里,成为了他们美好回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雨嫣教授那如同春风化雨般的细心护与不懈努力下,丈夫的身体奇迹般地日渐康复,仿佛生命的绿意再次盎然。他们的生活也随之绽放出新的光彩......

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后,雨嫣教授也再一次重新审视他们的生活与事业。虽然事业上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无数的荣耀与满足,但真正让他们感到幸福的,还是彼此之间的陪伴与关爱。

他们一起旅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襄阳古城那斑驳的石板路上,他们能感受到千年历史的深邃与厚重。

“看,这城墙见证了多少朝代的更迭......雨嫣教授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对过往岁月的敬畏,丈夫紧紧握住她的手,仿佛也在这一刻与历史共鸣。

转而南至江南水乡,他们乘一叶扁舟,穿梭于烟雨蒙蒙的河道间,两岸垂柳依依,水波不兴。“这景致,如同水墨画卷,让人心旷神怡。”丈夫轻声赞叹,雨嫣教授依偎在他身旁,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仿佛这世间的美好都凝聚在了这一刻。

在旅途中,他们不仅沉醉于自然风光,更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在一次书法展览上,雨嫣教授被一幅行云流水的作品深深吸引,她转头对丈夫说:“这字,既有力透纸背的力度,又不失温婉细腻,就像我们的爱情,坚韧而又温柔。”丈夫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她的宠溺与认同。

他们还共同投身于公益事业,每当看到受助者脸上绽放的笑容,雨嫣教授都会感慨万分:“能够帮助到别人,让这份爱传递下去,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丈夫紧紧拥抱着她,声音里支持“是啊,我们的爱,不仅要温暖彼此,更要照亮更多人的世界。”

夜幕降临,他们依偎在窗前,望着满天星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无论前路如何,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轻声说,丈夫深情地回望,眼中闪烁着同样的信念与决心。

在爱的滋养下,雨嫣教授丈夫的心灵愈发丰盈,爱情也在这一路的陪伴与共同成长中,愈发坚韧不拔,绚烂如花。

人生的旅途上总是布满了不可预知的波折与变故。就在雨嫣教授丈夫以为可以一直这样幸福地走下去时,一个突如其来的调令打破了所有的平静。丈夫被调往北京担任更重要的职务,这意味着他们将要面临长时间的分离与考验。

这个消息让感到有些措手不及。这意味着他们将要承受相思之苦,但他们也明白,这是丈夫事业上的一个重要机会,不能因为这个而阻止他。于是,帮丈夫整理行李,为他准备各种生活用品,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她对丈夫的深深眷恋。

分别的那天,送丈夫到了车站。他们紧紧握手,眼中都闪烁着不舍的泪光。轻轻吻了吻的额头,要对得起教授夫人!然后,他转身踏上了列车。伫立于站台之上,目送列车徐徐离去......

丈夫走后,雨嫣教授的生活变得空虚而寂寞。她每天忙碌于工作,但心中却始终无法忘记丈夫的身影。她时常拿出丈夫的照片,默默地看着,感受他的温度和气息。

每当夜晚降临,她总是难以入睡。她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心中涌起一股无尽的思念。她知道,自己无法忍受这种长时间的分离,她需要丈夫的陪伴和关爱。

她开始计划着去看望丈夫。她向学校请了假,买了车票,带着对丈夫的思念和期待,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

当她出现在面前时,惊喜交加。他们紧紧相拥,仿佛要把彼此融入自己的身体里。那一刻,他们感受到了爱,无与伦比......

北京雨嫣教授和丈夫一起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他们共同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携手攀登,领略着长城的雄伟与壮丽;在国家会议中心里,他们一起参加重要活动,感受着时代的脉搏与跳动。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时光,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分别的时刻来临,他们紧紧相拥。她依依不舍地离开北京,回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而他则在北京继续奋斗,为他们的未来打拼。

十一

雨嫣教授和丈夫开始了长时间的异地恋。虽然距离遥远,但他们的心却始终在一起。他们通过电话、短信、视频聊天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分享着彼此的心情。

每当丈夫有空闲时间时,他都会回家看望,一起度过每一个珍贵的时刻。

在襄阳古城,雨嫣教授与丈夫踏着青石板路,每一步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古隆中的竹林间,轻抚着刻满岁月痕迹的石碑,转头对丈夫说:“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仿佛能听到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之声。”丈夫微笑着回应:“是啊,这些先贤的智慧,如同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东津鹿门寺内,钟声悠扬,他们并肩坐在禅房外,闭目聆听。轻声说:“这禅音,让人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仿佛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他紧紧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有在身边,无论何处都是心灵的归宿。

汉江之畔,夕阳如血,他们依偎在一起,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雨嫣教授感慨道:“每次来这里,都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但我们的爱却像这江水一样,绵延不绝。”他深情地望着她,眼中满是爱意:“是的,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的心永远紧紧相连。”

而在北京,每当雨嫣教授来看望丈夫时,天安门广场成了他们必访之地。站在广场上,激动地说:“每次来这里,都能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繁荣,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点头赞同,紧紧拥抱着她:“是啊,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能见证并参与这一切。

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手牵手攀登,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更多的是相互鼓励与支持。喘息着说:“这长城,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步都让人心生敬畏。”他笑着回应:“有相伴,再高的山也能攀上顶峰。

在国家会议中心,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与来自各地的学者交流。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见解,他在一旁默默点赞,偶尔插话补充,两人的默契与高见赢得了阵阵掌声。活动结束后,他们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与信心。

每一次的相聚与旅行,都是他们爱情旅程中宝贵的记忆

每一次的对话与互动,都让这份爱更加深厚与坚韧。

每当丈夫在电话中告诉雨嫣教授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成就时,她都能感受到他的喜悦和自豪,这也让她感到无比欣慰。

十二

夕阳的余晖洒在汉江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为这对恋人的故事添上一抹不朽的金辉。

他们并肩站立,手牵手,心贴心,身影被拉长,在落日的映照下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剪影。

一阵轻风吹过,带来远处花香的细腻与江面水汽的清新,仿佛连大自然都在为这份坚不可摧的爱情加冕。

雨嫣教授轻轻拾起一枚被江水冲刷得圆润光滑的石头,递给了丈夫,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柔情:“就像这颗石头,经过时间的洗礼,更加坚韧美丽,我们的爱也将如此,经得起一切考验,愈发珍贵。”

丈夫接过石头,紧紧握在手心,仿佛握住了他们共同走过的岁月与未来的承诺。他深情地望向远方,那里,是他们共同梦想的彼岸,也是他们爱之旅程的新起点。

“就让这颗石头成为我们爱情的见证,无论前路如何,它都将提醒我们,坚定不移,爱如磐石。”

她与他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包含了千言万语,是过往的甜蜜,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两个人转身,牵着手步入夕阳的余晖中,背影渐渐远去,却留下了一段传奇,让汉江见证,让岁月铭记......

 

作者简介:李家武,笔名佳茹(号称襄阳作派),男,汉族,1962年2月生,湖北襄阳人,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作为中国作家库会员、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中红网专栏作家,曾任乡镇武装部长、乡镇党委书记、城区党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城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城区党校常务副(副处级)襄阳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长城学会到长城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现任中国智慧乡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秘书长襄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党支部副书记、襄阳汉江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全国各级报刊网发表科研学术论文、文学作品1000多篇(首)。其中《不忘初心始于慎独》《差距是发展空间》《思想力量无穷尽》等20多篇政论性文章,被求是杂志·《求是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家依东津鹿门寺》《红色基因虔于心》《襄阳的夜晚》等20多篇文学作品,荣获全国性文学大赛一等奖。

电子邮箱:13396117851@163.com

联系电话:15872202508(湖)18516832058(北京) 

上一篇: 夏日里的小女孩

下一篇: 爱在秋日时光里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