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小说   

中篇小说《罗芳伯》三

作者:苑丁 阅读:21 次更新:2024-10-28 举报

 罗芳柏五岁读书识字,七岁入学,到十四岁已经经历了十年寒窗。在那个年代,读书人都得经过十年寒窗苦,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考个一官半职,某得功成名就,也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

 罗芳柏是一位满腹经文,才高八斗的俊俏才子。他很自信,认为凭他的才学,不讲考上状元,考个举人是不成问题的。罗芳柏的父母对儿子罗芳柏没有过高的要求,因为他们罗家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忠厚朴实的贫苦农民,儿子罗芳柏能够中举及第,成为一方地方官,当个父母官也就心满意足了。这样,儿子罗芳柏没有给罗家丢脸,能够荣宗耀祖,罗家的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

 罗爷在村里辈分最高,所以儿子罗芳柏的辈分也高,村里人都管他叫芳柏叔叔。有的说芳柏叔叔是我们村里才高八斗,满腹经文的大才子,好好准备一下,在这次科考中定能考个状元,像李春芳一样成为状元宰相,那该有多荣耀啊!有的说,芳柏叔叔,就是考个州官也不错,可以当上巡抚;有的说,芳柏叔叔,中举及第,到我们梅县来当父母官就好了,因为芳柏叔叔为人宽厚仁义,正直无私,能够处处为我们贫苦农民着想,那该多好啊!

 罗芳柏听了村民们的议论,觉得这是村民们对他的信任和鼓励,他决定不负众望,好好准备一下,争取在这次科考中,能够中举及第。这样也遂了父母的愿望,当然也对得起罗家的列祖列宗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罗芳柏的父母,罗爷和罗夫人,觉得儿子罗芳柏近来要进场科考,吃幸苦,也费精力,特意杀了鸡,红烧了给儿子补养身子。他们认为儿子罗芳柏的身子调养好了,将来进场科考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罗芳柏夜以继日,准备了几天,感觉良好,就满怀信心地进京赶考去了。

 考场戒备森严,一人一个小房间,检查得非常严密,是防作弊的。有没有人作弊,罗芳柏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罗芳柏是不会作弊的,当然凭他的才学也没有这个必要。

 考题非常郑重地发下来了,罗芳柏展开一看,他笑了。这正是他准备的,也是他预料到的。这跟他博览群书有关系,知识这东西也是一路通,路路通,如果单凭课本知识,要完成这道命题,是有困难的。然而这道命题对罗芳柏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拿。

 罗芳柏端坐在桌前,眼睛盯着命题分析破解了一下,又闭目沉思了一会儿,或者说是进行了片刻运筹和构思,拿起笔来挥毫泼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写出来了。那文思如行云流水,那情感像早晨喷薄而出的朝阳一样热情奔放。罗芳柏的这篇文章,主旨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洁,生动形象,是一篇上好的佳作。罗芳柏非常自信,也非常满足,充满信心地交了卷。

 罗芳柏心情有点激动,回到家中,他的父母迎上来,问他考得怎么样?

 罗芳柏说:“自己感觉是不错的。”

 父亲罗爷非常高兴;母亲罗夫人早已将烧好的美味佳肴端上桌子,犒劳儿子,给儿子补补身子,这几天来儿子动了脑子,费了精力,应该好好地调养调养了。

 村里人听说罗芳柏叔叔从城里赶考回来了,都关心热情地围了上来,祝贺芳柏叔叔高魁及第。

 “依照芳柏叔叔的才学,这次一定能够高魁及第。”有人这样说。

 罗芳柏谦虚地说:“那倒不一定。”

 “那是为什么呢?”有人不解地问道。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罗芳柏笑着说,“假如有人考得比我好呢,我就不一定能够中举及第了。”

 有人说:“在我们当方找不到第二个像芳柏叔叔这样的文武双全的人才了。”

 村里的几个青年在议论着罗芳柏叔叔的科考,表达对罗芳柏叔叔的殷切期望时,大多数村民没有答话表态,但他们已经沉浸在那美好虚幻的景象中了,发皇榜那天,官员骑着高头大马,引领着一班人马,打着旗锣鼓伞,披红挂绿,抬着轿子送皇榜进村来的情景,那该多么热闹,多么光彩,多么荣耀啊!

 过了几天,皇榜公布了,也不见有人送皇榜进村来,罗芳柏还是名落孙山了。罗芳柏没有灰心,他还是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定是有人考得比自己好。这次他罗芳柏名落孙山,没能中举及第,他可以争取下一次。于是他又积极认真,埋头苦读,一丝不苟地研究课题,以利再战。

 罗芳柏又连续两年进场进行了两次科举考试,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他还是名落孙山,未能中举及第。这样他感到有点蹊跷奇怪,论文章,他写的非常充实到位,论文采那是无懈可击,行文畅达,语汇的运用贴切生动形象,怎么还是榜上无名呢?罗芳柏去看了皇榜,那皇榜上公布的一个一个的名字,都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的纨绔之子。这些人才虚学浅,不学无术,却都能高魁及第,贫苦农民家的子弟没有一个能够中举及第的。

 这时候,罗芳柏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如今朝政腐败,官场混乱,贪腐横行,那些才虚学浅,不学无术的富家纨绔之子,是用金钱活动关节,收买了考官,从而获得通过,高魁中举了。穷苦农家的子弟,家贫如洗,穷的连一日三餐饭都吃不周全,哪有这笔钱款去通关运作呢?难怪罗芳柏连考三年,都不能中举及第呢?从此以后,罗芳柏死了这份心思,不想再进场科考了。

 父亲罗爷着急地说:“芳柏呀,读书人十年寒窗苦,都是为了考个功名,你不进场科考那怎么行呢?”

 罗芳柏无可奈何地说:“屡试不爽,三年来都没有中举及第,再考下去不是白费精力吗?”

 父亲罗爷无可奈何地说:“你不进场科考,不考个功名,难道就跟我一样,终年到头,辛辛苦苦,风里来雨里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耕田种地吗?”

 罗芳柏说:“耕田种地有什么不好?那是我们农家的根本,我们罗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有什么不好?”

 罗夫人流着眼泪道:“不行,不行。你必须进场考试。”

 罗芳柏无可奈何说:“考得再好,也不可能中举及第。”

 母亲罗夫人说:“你只要坚持,一直考下去,总归会考中的。”

 “妈。”罗芳柏说,“你没那笔钱去运作,就是考一辈子也考不中。”

 母亲罗夫人说:“人家范进一直坚持科考,考到老不也考中举人了。”

 罗芳柏哭笑不得道:“妈呀,范进是这种科举制的牺牲品,他屡试不爽,一直考到老,考中了,然而他疯了。妈你让儿子也像范进一样,一直考下去,考到老,考中成为一个疯疯癫癫的人,在大街上疯疯癫癫地喊着‘罗老爷中了,罗老爷中了’,那该多么凄惨啊!”

 儿子罗芳柏的一席话,说得罗爷和罗夫人两口子,哑口无言,缄默不语,尴尬痛苦地对视一下。过了好大一会儿,罗爷说:“你这十年寒窗苦,不是白费了吗?”

 罗芳柏笑着说:“技不压身,多学点知识和技术是好事,书上有谚语说‘豆五麦六,青菜一宿’,《千字文》上说‘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都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系的。”

 罗爷说:“你说的没错。”

 罗芳柏又信心满满地说:“再说了,我还可以替人家写写信,过年写门对子,还可以到有钱的人家去当账房先生,也可以去做私塾先生,教孩子们启蒙读书,对社会做点贡献,为老百姓做点好事。”

 父亲罗爷点头称是。

 母亲罗夫人破涕为笑说:“这样也好!”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