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洞村支书唐子腾:大山深处的温情守望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浪平镇的江洞村,它静静地躺在群山环抱之中,这片平凡的土地上,孕育着一位不平凡的人——唐子腾,江洞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民们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江洞村蜿蜒的山路时,唐子腾已踏着露水,开始了他新一天的征程。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显得格外坚毅而温暖。作为村支书,他的心,始终与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泥土、每一户人家紧密相连。他的心中,装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梦想,更是整个江洞村未来的希望。
“为群众办事,我高兴。”这句话,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淌在唐子腾的心田,也成为了他行动的指南。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书写着属于江洞村的美丽篇章。
江洞村,一个典型的大石山区村落,土地贫瘠,资源匮乏。连绵起伏的山峦间,难以寻觅到大片肥沃的耕地,村民们世代以种植玉米、南瓜等耐旱作物为生。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微薄收入,也难以支撑起家庭的重担。于是,村里的青年们纷纷背井离乡,前往遥远的城市打工,只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默默坚守。
老人们的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执着地握着锄头,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着希望。他们种下的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盼;他们收获的每一份果实,都凝聚着对生活的热爱。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些珍贵的农产品往往难以卖出好价钱,甚至有时只能烂在地里,成为老人们心中的痛。
面对这样的困境,唐子腾没有退缩,更没有逃避。他深知,作为村支书,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决心要用自己的力量,为村民们开辟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于是,每当农忙时节,唐子腾的身影总会出现在田间地头,与老人们一起劳作,分享着汗水与欢笑。而当丰收的季节来临,他又会化身为“推销员”,开着自家的车,将村民们辛苦种植的玉米、南瓜等农产品运往镇上,寻找买家。他的车上,装满了沉甸甸的希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村民们的深情厚谊。
“这些可都是咱们村老人的心血啊,我得给它们找个好归宿。”唐子腾总是这样对人说。每当卖掉一批农产品,他都会第一时间将钱如数交给老人们,从不拖延,也从不多拿一分一毫。他的行为,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誉和尊敬。
记得有一次,村里的李大爷因病卧床不起,家里的玉米眼看就要熟透却无人收割。得知此事后,唐子腾二话不说,立即组织村里的志愿者前往李大爷家帮忙。他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终于将那片金黄的玉米地收割完毕。当唐子腾将卖玉米的钱送到李大爷手中时,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说:“你真是咱们村的好支书啊!”
这样的故事,在江洞村不胜枚举。唐子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民情怀。他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政府与村民;他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村民前行的道路。在他的带领下,江洞村逐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的江洞村,虽然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在唐子腾的带领下,村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勇气,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他们开始尝试种植特色农产品,拓宽增收渠道。同时,唐子腾还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和技术支持,为江洞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唐子腾常常这样激励村民们。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在江洞村这片土地上,唐子腾如同一棵参天大树般屹立不倒。他用自己的坚韧与执着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悠扬的赞歌在山间回荡,传唱着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作者:黄泽宁,1970年出生,壮族,广西田林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国文明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社》《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右江日报》《百色新闻网》及《三月三》等,发表国家级、区级、市级共400余篇新闻稿。
下一篇: 葡萄沟里的黑珍珠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