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不断跨越边界的远征
昨晚,2024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主论坛在虹口区中国证券博物馆举行,今年的主论坛围绕“故事的边界”展开,安哥拉作家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和漫画家丹·诺特、法国作家克里斯蒂安·加尔桑、俄罗斯作家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日本作家凑佳苗和辻村深月、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巴尔瓦、匈牙利作家巴尔提斯·阿蒂拉,以及中国作家李敬泽、邱华栋、尹学芸、吕新、薛舒、袁筱一、刘大先、范晔、赵松等嘉宾轮流发表主题演讲。
作为上海书展的特色品牌,上海国际文学周始终是中外作家进行文化交流、文学探讨的重要平台。与往届相比,今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新增“仲夏文学漫步:与国际作家共绘上海城市文化地图”环节,主论坛开幕前的下午,来自7个国家的外籍作家、艺术家顶着35度高温酷暑,参观了上海图书馆东馆、长白228街道、外白渡桥、上海大厦、洛克外滩源和上海外滩美术馆等城市文化与生活地标。采风结束后,作家们在眺望“外滩三件套”的苏州河畔留下“世纪同框”大合影。
美国漫画家丹·诺特在苏州河畔掏出速写本。安哥拉作家阿瓜卢萨对上图东馆赞不绝口,他形容这座造型独特的图书馆如同森林中的宝藏,“能把书籍和森林、知识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城市文化设施让人感到幸福。”法国作家加尔桑自从1994年首次访沪,过去30年里他屡次游历上海,他对上海充满烟火气的市民生活是熟悉的,从长白228街坊回到外白渡桥边,他感叹:“虽然我的作品在今年才翻译成中文,但我和这里的渊源是很深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见证了上海在30年里怎样变成现在这座璀璨的城市。”
以“国际性,专业性,公众性”为特色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将从今天起的六天里,邀请共计32位文学周嘉宾参加50多场各类活动,包括“诗歌之夜”,以及在上海展览中心、思南文学之家、上海图书馆东馆、朵云书院、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等场地举办的文学对谈,让广大读者和作家们共同沉浸于上海的满城书香。
今年主论坛主题为“故事的边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第一个发言,他直接地给出雄辩的结论:故事是没有边界的,故事的本质就是人类永不停息地跨越边界。他回忆外祖母给他讲过的故事,老人通过口述向后代传授过往的经验,这些故事置身于封闭的过去,却面向高度不确定的未来展开,这正是故事的迷人之处。在未来,哪怕作家和小说家会消失,但故事将伴随人类远征,在故事中,人类自我选择、自我创造,奔向强烈吸引着人类的不可知,迎来新的自己和新的天地。
作家、评论家赵松以《汲冢琐语》中宋景公与邢史子臣的故事为例,谈到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是有边界的,因为完整的因果链制造了封闭的叙事。然而人性是复杂的,人物会在许多情境中做出不合逻辑的行为。因此,作家的使命是打破因果矛盾的闭环,超越合理性与逻辑性,创造出有着丰富可能性的、开放的故事。文学的终点千差万别,但写作的出发点一定是打破“故事的边界”。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多年来致力于向西方世界译介拉美和亚洲的当代诗歌,翻译的身份让他持续地跨越国家、语言和文化的边界。他的诗歌写作则是更为激进的“跨越边界”,相比于传统的、关于现实的叙事,他倾向于给思维带来启发和联想的写作,因为前者对人类经验做出有限描述,后者不断突破现实与幻想、理性与激情、过去和当下的界限。他说:“我对具体的现实感到疲倦,却相信过去仍存活在此刻。当我想起亡妻,她在哪里呢?我记得拥抱她身体的感受,记得她的皮肤和嘴唇的质地,所有这些早已不存在于现实中。”他也谈到在新诗里写着:“我盯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那个人现在到底是谁?”写作让他挣脱了线性时间,他用想象和修辞重组着生活中的不连贯之物,用“反现实”的写作换取“真实”地描述他的生命体验。
安哥拉作家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同样强调,他在写作中所做的全部努力是扩展界限。首先是跨过无知的界限,通过了解过去以理解当下。其次是跨越个体与他人分隔的界限,在他的小说《遗忘通论》中,主角卢多维卡通过阅读洞晓世事,而他作为写作者,也是在写作中想象、理解和接近他者。最后,写作是追求超越的——超越想象力,进而超越现有生命经验的界限。如同旅行一般,写作,以及故事,就是探索不可能的道路,在其中寻找惊奇。
上一篇: 第八届花城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下一篇: 秋收 七律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