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
1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标准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A说法对
2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B说法错
3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
B说法错
4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A说法对
5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
A说法对
6(6-10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或少选不得分)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和哪些层?
B意蕴层
C余意层
D衍意层
7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哪些自然标记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颜色
B线条
D形体
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有哪些
A省略
C大要
9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哪些?
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形象感受
D意蕴体味
10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和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哪些?
B奇闻逸事
C畅销书刊
D明星掌故
11名词解释:文学活动
答: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文学活动,指文学四要素“世界、 作者、 作品、 读者”所形成的流程,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12名词解释: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答:扁平人物是指具有简单或只单一性格的人物形象。比如葛朗台、严监生之类的人物。
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
13简要阐释文学的基本属性,并对其中某一属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文学的基本属性有: (1)文学呈现语言蕴藉 表示文学作品语言的蕴蓄深厚情况,即时语言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的持续生发与衍生状态。持续生发和衍生,是说透过语言的表层意义可以持续不断的牵引出深层意义,而这些深层意义之间可以彼此不同。 (2)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 第一,文学离不开表现。 第二,文学以个体为视角。 第三,文学指向生存体验。 (3)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社会境遇是由地理环境、种族生活、社会事件、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等构成的具体生活情景与境遇。一个人的一生都处在这个社会境遇之中,其个体生存体验也必然取决于社会境遇,具体的文学作品之间由于个性、风格、文类等彼此不同的缘故,对社会境遇的再现方式必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归根到底都是对于特定社会境遇的再现。
14本题为论述题
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谈谈感受。
答: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后效阶段。 (1)发生阶段是文学阅读过程的发端。是进入到文学阅读过程的初始台阶。在文学阅读中,视点是预设的,虽然具体的阅读体会因人而异,但阅读期待大体框定了阅读的指向、范围、强度等。 鲁迅说《红楼梦》让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证明了各种阅读期待对阅读的发生有着不同的规定性。我在读这本书时,却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包括人物的相貌、服饰、庭院的布局,优美的诗词,也包括精细到极致的美食的描写。从四大家族兴衰沉浮及宝黛之间真挚却不能相伴的悲情结局,警示我们:人生漫漫,岁月无常,面对生命中出现的一切困难,要放下偏执、珍惜当下,用积极的态度过好每一天…… (2)发展阶段是文学阅读继发生之后的拓展与深化过程。是一个多阶段参与的综合过程,是伴随着阅读期待的落实、调整、转换等来实现的,这种读者心理上的变化使当事者有一种满足感。 读书时,经常会买《故事会》,最喜欢其中的阿P系列的故事。仍记得每次看到这个栏目时,总是为阿P的境遇揪心,总想知道最后的结果,有时候会忍不住先看一下后面的内容,当知道他又一次化解困难的时候,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再回头看前面时,那种紧张的感觉已悄然消失了。虽然故事中描述的是艺术化的情节,但仍然深深抓住当年的我那小小的心,时至今日,依然让我回味。 (3)高潮阶段是文学阅读达到顶端的时刻。包括共鸣、净化、领悟等过程。这一阶段的诸多现象代表了文学阅读的精神升华状况。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写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被人们广为传诵。自学生时代初识此文,到今日重读,仍然觉得感情激荡。词中,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4)后效阶段是文学阅读高潮完结后的效果延续过程,同时也是整个文学阅读的最后阶段。阅读过程和高潮中的种种效果,常常在阅读结束后并不立即隐退,而是顽强的驻留于脑际,自觉或不自觉的反复重现,或显或隐的影响我们的言谈举止、道德追求和审美理想取向。 孔子在齐闻《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感动之余连连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一个向来注重生活质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人,也因精神上的美感而抑制了生理快感,并奠定了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重要原则:尽善尽美。类似“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满口余香”、“余味无穷”的后效,往往对读者的审美情趣、精神气质和人格规范产生潜移默化的持久的塑造作用,同时也构成了人们无意识中追求艺术境界的内在动力。
15本题为论述题
以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答:文学艺术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的。所谓个别,就是具体的典型形象。只有通过具体的、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才能真实地、深刻地反映社会(阶级)的本质和规律。典型的创造是通过特征化实现的,“特征化”在艺术表现中显示了巨大的能量。 (1)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2)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按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入揭示,具有雄厚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 鲁迅笔下的阿Q这个典型,表现出巨大的思想深度和丰厚的历史意蕴。在阿Q的悲剧命运里,有道不尽的“思想”。沈雁冰(茅盾)认为:他具有全人类的意义,他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阿Q。不读阿Q,何以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不读阿Q,也不能知道中国人曾有过怎样屈辱的历史和苦难的人生!这便是典型提供的丰厚的历史意蕴。 (3)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培养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能够性。 《红楼梦》中所刻画的林黛玉,她的一颗心显得那样晶莹、那样高洁、那样美丽可爱。那是聪慧过人的、诗意充盈的、柔情万种的、富于幻想的、向往着美好爱情的少女之心;又是敏感多思的、眼光超越的、痛苦忧伤的、缠绵悱恻的、向往着自由和舒展个性的诗人之心;还是一颗饱读诗书的、超凡脱俗的、峻逸高洁的、孤独自傲的、宁折不弯的富于东方文化特色的士子之心。文学典型给人提供的精神世界是如此丰富,令读者叹为观止。 (4)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颜色,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起人们的认同。
上一篇: 著名作家晓剑做客 海南传统文化大讲堂
下一篇: 通过文学原理学重构评价范式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