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头条文摘   

楼上宁老师一家

编辑:admin 阅读:1446 次更新:2021-04-11 举报

  “文革”时,我家楼上有一位中学美术老师,她叫宁丽南,其丈夫是一位大学教授,有一位漂亮的女儿叫圆圆,她们是三口之家。我知道宁老师是地主家的女儿,由于她家成分“不好”,被戴高帽子游过街,还在一个农场“改造”过。

  宁老师和我母亲是一个学校的同事,我们同住一个教师大院里多年。宁老师老家在安徽,早年她父母的观念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其父母虽有许多土地和金钱,却没想让自己的女儿到大城市继续读大学,也许是舍不得女儿离开才这样做的。可早年宁老师不想在老家做大小姐,然后草草嫁人过一辈子平庸的生活,后来她背叛父母管教,偷偷跑出来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义无反顾地离开安徽老家,前往天子脚下北京学习。宁老师大学毕业后来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词中提到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全国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西子湖畔定居生活,就任一所中学美术教师。

  60年代中,宁老师为提高艺术水平,融入艺术高层,她向近代大画家黄宾虹学习绘画,因她早年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基础,很快加入了黄宾虹艺术研究学会,追随大师学习绘画艺术多年;宁老师也是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教授的优秀学生。早年启功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时知道她是背叛家庭出来学习的,十分关心她,因为背叛家庭出来的孩子意味着没有家庭经济支持,所以在她学习书画时,启功教授除了特别指导她外,还常为她的作品落款提字,以提升她的作品品味,因为这样做对她的作品能卖个好价钱,她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就不成问题了。在我的印象中,宁老师家里收藏不少名人字画,不少名家作品是宁老师早年在北京读大学时收藏的,我曾看到不少启功教授用毛笔小楷书写成的《诗文声律论稿》小册页好几本(不是印刷品而是毛笔真迹) ,也见过启功教授早年画的荷花和山水画精品大作,启功教授的优秀书画作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真是美不胜收。

  宁老师的前夫是一位大学教授,高高瘦瘦的身材,眼睛大大的,后来患上了精神病,不发作还好,一旦病发作会打宁老师。宁老师和丈夫离婚后与一位印度尼西亚华侨李桂书结了婚。

  李桂书后来与宁老师同在一个中学工作,我知道他是做财务工作的。记得老李抽烟喝酒都十分厉害,他喝的全是高度白酒,总喜欢一边做菜一边喝高度白酒,我看他喝白酒时如同喝饮料一样有滋有味,奇怪的是他喝酒时从不吃菜;他一天能抽两包以上香烟,即使在咳嗽很严重的情况下,他还会坚持抽烟。老李对吃有两件怪怪的事,他喜欢吃鸡屁股,我说鸡屁股有啥好吃的,很恶心的。他流露出神秘的眼神对我说:你不知道,特别是吃公鸡屁股能壮阳。我听后差一点笑出声来,心想吃一个小鸡屁股能壮阳?我以前曾听路边下象棋的人说用高度白酒泡牛鞭,狗鞭或常吃羊肉、鹿茸和泥鳅能让一些身体虚弱的男人强身壮体;老李还有一件事他杀完黄蟮是带血下锅的。我问他为什么不把黄蟮的血洗干净?他说吃了黄蟮的血是补身体的,我觉得这老头子做什么事都是怪怪。

  圆圆是宁丽南老师的独生女儿,比我大三岁,她人长的很高,用现在的话说很像模特,身材特好,眼睛大像她亲生父亲,圆圆的姓后来是随母姓。

  早年圆圆读书毕业后本可留在杭州市内工作,因为她是独生子女,但由于受家庭成分的影响,她被分配到杭州郊外乔司建设兵团工作。记得每年夏天她回家探亲时,总会带上乔司产的大西瓜,这瓜切开后是白色的,很像冬瓜,有一个美名叫“冰淇淋西瓜”,这西瓜水分多又特甜,圆圆会把瓜切成一片片装在一个大盘子里分给邻居们品尝;她们一家回安徽探亲回杭州时也会带上芝麻、花生等家乡土特产分给院子里的人吃,这一做法与院子住户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大家都会把家乡特产拿出来分享。还记得圆圆让我们陪同她一起去探望她的亲生父亲,因为当时她父母已离婚,圆圆对她的亲生父亲还是很有感情的,她父亲单独住在杭州凯旋路浙江农大附近,我和我姐还有同院子里的狄建军等小伙伴一起探望了她的父亲。在我的印象中,圆圆的父亲讲话时的语音非常好听,就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男主持人发出的声音:字正腔圆,标准的官方口音;他是一位大学教授,形象、气质,以及各方面素质都非常好。圆圆平时总是细声细语的,那次见到她父亲时说的第一句话是:“爸,我和院子里的邻居来看望你,你身体还好吗?”她爸当时好象没听清圆圆说话的内容,他对女儿说:圆圆你过来叫我一声爸爸,我给你钱。可圆圆当时很腼腆地站着许久没出声,她又像被老师提问后回答不出问题,站着一声不响,我们在旁边为她着急,尽管这样,他父亲觉得女儿能来看望自己就是件高兴事,他还是从口袋里拿出不少钱给自己的女儿圆圆。我常听人说:母子和父女都是一对前世的“情人”,现实生活果真如此,见到这个场面,想到一个离婚家庭的现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1976年秋天的一个周日,我从杭州古书店里买来一幅巨大完整的柳公权书法大师的楷书宣纸碑文拓片,回家后我把它裁剪大小一样的纸张装裱好,我让宁老师的女儿圆圆帮忙,她当时已从乔司建设兵团回到杭州,在一家印刷厂工作,后来圆圆把我给她的装裱好的碑文宣纸作品拿到印刷厂用专业手工方法制成了一本精美的书法字帖。这事让宁老师知道了,她一边看着这本线装订好的柳公权书法大师字帖,一边夸奖我不简单,她说装裱碑文宣纸书法作品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碑文拓片宣纸是有凹凸感的,装裱操作有一定难度,她问我什么时候学会装裱字画技能的?我当时只是笑笑没回答。之后,宁老师十分信任我,她让我帮她装裱不少名家字画作品,记得好多作品都是中国现代大书画家,其中有:黄宾虹、潘天寿、吴昌硕、启功、齐白石、徐悲鸿、陆俨少、沙孟海、于右任、陆维钊等50多幅作品,我利用学校放暑假,在空空的教室里完成了装裱任务,对于装裱好的简装裱镜片作品,宁老师十分满意。后来我知道宁老师需要用钱,她想把部分装裱好的作品卖给别人补贴家用,我知道装裱好的作品便于出售,名家作品挂在房间的墙上会提高整个家庭的文化艺术氛围,还能衬托主人的优雅与内涵。后来我了解到宁老师把刚装裱好的部分作品对外出售每幅只收50元人民币。现在想想那时我要是有钱就可以向宁老师多买几幅大师作品,那我现在生活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当时人们对艺术家的作品没有收藏意识,早年名人字画价格没有现如今这么贵,可当时我只是个学生,哪来这么多钱?70年代50元钱可不是个小数字,50元钱能维持五口人一个月的生活。当时我喜欢书写毛笔字,经常在家练习,我对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特别喜欢,我征得宁老师同意后就给启功教授写了一封信,主要是想得到一幅书法作品好好学习。记得写这封信的纸张是用上海复旦大学的方格信笺纸,一张方格信笺纸有400个格子,我用仿宋体一笔一划写了近两张文字,那时我常为学校教导处刻辅导教材,我能书写三种不同内容的楷书。我给启功教授的信发出不到10天,就收到启老的回函,我发现信封已被邮局拆封过,后又用邮局专用的封条封上盖过公章,原因可能当时“四人帮”刚出事,又遇到中央三位大领导先后去世,敏感时期北京对进出信件采取了检查措施。启功教授送给我的作品内容是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诗,所以非常安全。启功先生给我的信是用小毛笔字写成的文言文,字里行间给我的感受是大人物没有一点架子,他为人谦虚、友好,如同一位慈祥老人,他在信中还让我以后千万别在邮件中夹带钱。其实当时我的初心是不想让启功教授为我付出宣纸费用,这本是一件小事,却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启功教授送我的书法作品内容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尺寸大约是三尺整张,现在我从电视台《鉴宝》栏目中获得的信息,启功教授书写的这幅书法,大小尺寸和那个黄金时代属于精品之作,市场保守价约60万元至100万元人民币之间。

  想到上面这件事,我心中还是有一点小小遗憾,因为启功教授给我的信件原稿和信封“丢失”了。情况是这样的:当初我收到启功教授的回函后,宁老师的丈夫老李知道了,他向我提出要看看启功教授写的书法作品和回信,我马上上楼拿去给他看,之后我下楼吃饭去了,当我吃完饭向他要作品和信件时,老李只还给我启功教授写的毛泽东主席诗作品,没还给我信封和信件,他说:找不到了。我先后多次对他说,请你再仔细给我找找启功教授给我的信和信封,可他总是说:找不到了。我总感觉这里一定有问题,我判断这事是他故意而为之,他心胸狭窄,见我获得启功教授的作品后心里“吃醋”了。为此我心中无愧,因为我事前征得宁老师同意后给启功教授写的信,再说我刚为宁老师免费装裱了大量书画作品,宁老师出于人之常情同意我与启功教授联系这很正常,而作为宁老师的第二任丈夫老李,他的做法和小人没什么区别,真让我从心里看不起他。我们家后来搬到楼上时,与宁老师成了隔壁邻居,我知道这老头子还很花心的,他常占圆圆的小便宜,早年的木板隔音效果不佳,我常能听到圆圆对后爸动手动脚时发出严厉拒绝的尖叫声,之后就是长时间沉默无语。

  四十多年过去了,宁老师和她的丈夫都先后走了,圆圆也不知嫁给了谁,现在住哪里?但那个特殊年代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终身难忘。

上一篇: 长寿花

下一篇: 坚韧的腊梅树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