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其他   

111-智慧的灯-正文219~220页

作者:南山草人 阅读:110 次更新:2024-08-04 举报

成佛了)

这过程,有六种应学事,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到彼岸等。其中“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说菩萨由修布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以利乐众生;“持戒”,说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忍辱”,说菩萨由修忍辱,能忍辱一切有情骂辱打击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大行,即能断除嗔恚烦恼;“精进”,说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静虑(也称禅定、三昧、三摩地)”,说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能调伏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趣向寂静妙境;“智慧到彼岸(般若波罗密”,说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断除一切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痴昧无知(无明)

观自在菩萨还请教佛陀说:世尊,菩萨以哪种波罗密多取一切法无自性性呢?佛陀告诉说:以般若波罗密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观自在菩萨问:那为什么不取有自性性?(按:说“能取”,说明有所取。既然能取无自性性,说明也能取有自性性)。佛陀告诉说:我终不说以无自性性取无自性性(按:因“无自性性”是离名言不可说取的,如果说取,就成为有执着的“无自性性”了,这与其本义不相符),虽然无自性性是离诸文字,是自内所证的,但也是不可以离开言说文字而能宣说的,因此我说般若波罗密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

(七)如来成所作事品——“如来”,佛十号之一,意思是说乘如实道来成就正觉;“成所作事”,是说依境行,成就所办的事业本品属“显所得果”,讲述如来果地功德境界。

本品首先介绍了如来法身、身和声闻、独觉二乘解脱身,佛告诉文殊菩萨说:菩萨如果于诸地修波罗密多而善修出离,获得涅槃菩提果而转依成满(转依:指转所依之境,是说转舍劣法所依境,而证得胜净法所依境),则为如来法身声闻、独觉所得的转依是解脱身。如来法身有最胜的无量功德,这是声闻、独觉二乘的解脱身所不能及的。

佛还说:如来化身,遍于一切三千大千佛的国土中,在增上王家或大福田家,如来化身同时入胎、诞生、长大、受欲、出家、示行苦行、舍苦行后成正等正觉,次第示现,这就是如来示现化身的方便善巧。应当知道,化身相有生起时,而法身相没有生起。

本品对如来的言音教化归纳为三类:契经、调伏、本母。“契经”,即如来依所摄事来显示诸法,称为契经;这里有依于四事、或依于九事、或依于二十九事等几个分类(略)“调伏”,就是戒律及相应法(略)“本母”,即如来以“十一种相”决了分别、显示诸法,称为本母。

“十一种相”是:一、世俗相;二、胜义相;三、菩提分法所缘相;四、行相;五、自性相;六、彼果相;七、彼领受开示相;八、彼障碍法相;九、彼随顺法相;十、彼过患相;十一、彼胜利相。

其中第四“行相”,是指宣说“八行观”:一是谛实;二是安住;三是过失;四是功德;五是理趣;六是流转;七是道理;八是总别。其中第七“道理”,是有名的《解深密经》的四种道理,即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等。

其中“法尔道理”是指不管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常住,即缘起法则,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来亦如是,不变不异,法尔自然,这称法尔道理。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