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渡(长篇连载)第九章(35)
樱花渡(长篇连载)第九章(35)
唐万清 著
第九章 清源惊闻扣死结 文革深仇引混斗
第35集 罗叶镇成立人民公社
殷秦氏终结儿女亲家
话说罗叶镇投毒案告破后,不少人大快人心,也有人感到无限惋惜。但没多久,人们就忘记了,日子照样进行。但,不到七年时间,1958年,罗叶镇和全国各地一样迎来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儿,成立人民公社。樱花江县县委根据上面指示精神,也在所辖各镇实行人民公社化。罗叶镇也顺势成立了人民公社,称着罗叶镇人民公社。
罗叶镇人民公社党政领导班子,也进行了调整,原镇党委书记孙雄被调到樱花江县任副县长,樱花江县委书记李向红被调到市上任副书记去了。于是童凤山被升任为罗叶镇公社党委书记,高驹任党委副书记兼公社主任,雷雪剑任公社副主任。秦山仍被任命为武装部部长。殷蕊任团委书记兼妇女委员会主任。童鸳鸯任妇女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农代会主任改由秦天担任。殷缘升任人大副主任兼农代会顾问。商会会长空缺,罗古爷改任副会长主持商会工作。治安委员会主任由秦岭担任,副主任由殷桃殷果担任。民兵组织也改任了几个连长。殷桃殷果任一连二连连长。秦峰为民兵大队长,领导七个连的总体工作。
为了推进人民公社化,开展集体大生产运动的进程,省上还下派了专员到县上,县上又派专干到各乡镇,专门全权负责快速推进落实该项工作的进程。罗叶镇也来了个“罗专干”,身高八尺,五大三粗,声音洪亮,如暮钟腾韵。生就一双鼓眼睛,一脸络腮胡子,黑森森,齐刷刷。往大街一站,威风凛凛。走起路来,如猛虎出林,虎虎生风。很多人见了都有点虚,以为撞见了罗刹。在他督促下,罗叶镇迅速完成了对各村各社的建制改造。将原所辖七个村改为七个大队,设七个大队部。每个大队部设书记一名,主任一名,妇女主任一名,秘书一名,会计一名,共五名成员组成。每个大队设若干个生产队,设队长一名,会计一名,出纳一名。
至此,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大生产运动拉开了帏幕。所有土地收归集体所有,每家每户只留一点自留地供自己种菜。所有农具、耕牛由集体管理。每天定时吹哨子集体出工,同时劳动,同时休息。红旗插在哪里,大家就聚在哪里。每家按劳力记工分,按工分分配口粮。曾一段时期确实发挥过集体作战的优势。大家比着干,解决了分田地到户,部分家庭因缺劳力而荒芜田地的问题。大集体生产,集中力量继续开荒种田,生产队(又叫生产小组)的边边角角都被开出来种了粮。大家凭劳力挣工分,凭工分挣口粮。利用劳动空余时间养猪交集体也计工分,养鸡养鸭也记工分。然而,因生产力低下,技术水平低,土地肥力不够,种子老化等多方面原因,粮食产量很低,不少缺壮年劳力家庭工分挣得不够,口粮不够吃,娃娃饿得哇哇叫,只好靠自留地补足。但久而久之,人们就出工不出力,磨洋工的多起来,都想省出力气干自留地。
这样以来,罗叶镇整体收入不增反降。童书记等少数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心里开始对上面搞公社化的路子是否走得通持有怀疑态度。但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从实际出发,暗中将集体共同生产田地面积缩小,将自留地面积扩大。既保留了集体大生产的性质,又激发了百姓生产的积极性。
商业方面,按上级要求,成立了公社供销社,公社食堂,公社影院。工业用品、商业用品实行统购统销。百姓凭布票买布,凭粮票买粮,凭盐票买盐。渡船也全部收缴,由公社统一管理。上面说,这就是“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禁止个人交易,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割资本主义尾巴。时间久了,尾巴也割干净了,再也没有私人店铺了,一切公社所有,但市场也冷冷清清了下来,十分潇条冷落。百姓们也颇有微词,对专干领导这一套腹诽的不少。
后来,全国各地又大办钢铁,乱砍乱伐树木,赶着男劳力上山架铁炉炼钢铁,砍掉了成片成片的大树,落后的设备落后的技术烧出了成堆成堆的废铁,严重的生态破坏为后来的灾荒岁月的到来埋下了祸根。同时刮起共产主义浮夸风,大跃进。1959年又大办食堂,等等,不切实际的极左冒进思潮席卷全国。
当时,罗叶镇同全国各地一样,时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在公社开大会时,除了童书记讲话外,就是专干讲。他代表上级,讲得豪情高万丈,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向前来参会的各大队、生产队大小头目发出号召:“三年实现大寨县,不达目的誓不甘!”一时间,各大队代表生产队代表也依葫芦画瓢,喊起豪言壮语来。“向亩产三千斤进军,达不到请组织取我性命!!”“亩产不到五千斤,从此领导莫信任!!”“亩产上万,让领导看看!!!”可称得上是声震屋宇,大跃进共产风,如一阵旋风迅速刮遍樱花江两岸,罗叶镇南北。反而,说真话之人不得好脸色。只好禁若寒蝉。
秦天、殷缘、秦山、殷蕊等在童书记的劝阻下,心里虽然不赞同,但口里也不得不跟着喊几句大话。他们心里明白,童书记是怕他们意气用事,当场与专干下不来台。在还没弄清这尊罗刹有什么厉害背景之前还是莫得罪为好。全国各地大的形势,不可扭转。让时间说话,让事实说话。总有一天上面会认识到这种浮夸风危害不浅的,会主动纠偏的。深信,我们的党会很快看到这种混乱疯狂的局面,一定会再次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纠正这种极左思潮的泛滥。
罗古爷呢,却很看不惯,总想愤愤地说两句,看到人家童书记,秦殷两家都没说什么?也只好有气无力地跟着说:“好!好!好哇,照这样下去,要不了三五年,共产主义就实现啦!多安逸,多舒服!!好!好!好哇!!”
心里却恨得牙痒痒的:“好个屁,简直是强盗,把老子铺面征用了,做供销社。断了老子财路。现在又说起梦话来,三年实现大寨县,亩产万斤,这不是扯蛋吗?童书记也不制止,尽那罗刹喷粪便,讲胡话。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看着形势不对,秦山几弟兄和殷蕊几姊妹心里却淡淡的。渐渐对政治也失去了兴趣。除了按时参加劳动,做好自留地外,常以公社有事为名向生产队长请假,到公社晃一趟,处理点事儿后,便钻到樱花岭上去谈恋爱去了。
他们在山上捉迷藏玩,对唱山歌玩,躺在草丛中看蓝蓝的天空上白白的云舒来卷去。在樱花谷山沟深处搬螃蟹、摸鱼儿,说情话,过着也算逍遥的日子。
秦天,殷缘两家老两口心知肚明,也不阻挠。孩子大了不由娘,何况订过亲,在一起谈谈恋爱,别人也说不到哪里去。于是,由着他们成双成对,进进出出于两家。
真应了那句老话:“青春就是一首诗,一幅画。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无限美好的,让人憧憬的。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有一首最动人的情歌,足可融化冰冷的心,坚硬的铁!!”从秦山几弟兄和殷蕊几姐妹嘴里,心里流淌出来的山歌,那才叫个美呢。这不?从红艳艳的樱花岭深处又轻轻传来殷家姐妹的歌声:
哎……樱花开朵啦个艳又艳哩…哎!
艳又艳哩!
天上的云雀吔……哎!
谁来恋呢?
歌声 清清亮亮,如黄鹂鸟儿的声音。
一会儿,樱花谷传来男中音浑厚的应答:
哎一一樱花开朵啦个艳又艳哩一一哎!
哥来爱哟一一嗨!
天上的云雀吔飞得欢吔一一哎!
妹来恋哟一一嗨!
秦山的歌声浑厚沉雄,又情深意重。不多时,樱花岭上又传出歌声:
哎一一樱桃熟了红亮亮哟一一哎!
专等锦鸡吔一一云中采哟。
妹妹啦个等哥来吔一一等哥来哎。
不知那个哥哟,来不来哟一一噢!
来不来哟?
一会儿,又从樱花谷底传来男声应道:
哎一一樱桃熟了亮又亮哎一一嗨!
专等啦个锦鸡摘哟!
阿妹啦个等哥来吔一一哥便来噢!
哥便来吔一一又怕哟,不让摘!
嘿,不让摘!
从早唱到晚,月牙儿升起来了,在唱,星星亮起来,还在唱。直唱到这里农历五月十五日。他们终于感动了双方父母,感动了团邻。殷秦老两口,决定不再等了,决定兑现订婚时的诺言。找人郑重其事地择了良辰吉日,请吹鼓手、迎亲队伍、秧歌队,热热闹闹将殷家三姐妹娶回秦家塆,跟秦家三兄弟一起拜堂成亲。
两家老两口永远记得那个热热热闹闹的日子,那个让两家年轻人永远铭记的幸福日子。
农历五月十五日,正是樱花岛樱花谷遍地樱桃熟了的日子。
那天,早晨下了点濛濛细雨。樱花岛一片喜庆的氛围。红红的灯笼挂出来了,大大的喜字贴出来了,红底金色的对联贴上门了。热腾腾的蒸笼揭盖了,香香喷喷的水八块席面也快摆上来,珍藏多年的樱花酿美酒抱出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也都来了。
一会,雨后天晴,蓝蓝的天空飞来三对五彩斑斓的锦鸡,散开翅膀像凤凰一样,围绕樱花岛上殷家庄飞了三圈,然后向樱花谷飞去,不多时,又飞回来,停在殷家门前最高大的一棵樱桃树上。
刚好这个时候,庄门外传来迎亲队伍吹锁呐,打大锣,鸣鞭炮的声音。
一会儿,只见秦山三兄弟缠着大红绸花带,由媒人童书记夫妇引着来到殷家庄大院内三姐妹卧房前。司仪老者高声喝道:“吉时已到,请新娘上花轿!”顿时,鞭炮齐鸣,卧房洞开,三位新娘头戴凤冠,身穿红绸嫁衣,在伴娘牵引下,跨过火盆,再由父母亲自交到三位新郎手头,三位新郎和新娘向女方父母磕了三个响头,再一一辞别长辈,收了红包,就背上花轿。然后一声“起”!便抬将起来,离开娘家大院,在一片锁呐声中向樱花谷方向走去。殷蕊她娘倚着院门,目送三个女儿的花轿远去,泪水止不住的流。
三对锦鸡再次张开美丽的翅膀尾随迎亲队伍向樱花谷方向飞去。
殷家待迎亲队伍走后,立即招呼团邻亲朋好友入席。大家都向殷家表示祝贺。席间大家纷纷称赞:瑞鸟飞临,是个吉兆。三姐妹日后会过上幸福生活。殷缘夫妇听后才转悲为喜,破涕为笑,赶忙说:托您吉言!托高邻们吉言。一片喜乐不提。
转说秦家主婚方,一大早就铺排好一应事宜,准备好一切物件。光八仙桌就摆了一院坝,足足二十四张。酒是不消说了,管够。厨子师傅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傅,足足请了四个。所有门上的大红对联是请了童书记亲自编撰亲自书写的,龙飞凤舞,笔力雄浑,意思也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堂屋大门的楹联写道:
秦家重情义情结樱花谷迎来凤凰成三对
殷氏开樱朵樱绽秦家塆送至龙虎为一家
厨房门上一联写道:
干柴烈火又烹油原来旺向
水陆天空凭技艺如此香鲜
三间婚房三幅对联尤其令人喜乐。
长房联:长对大,山蕊何时瓣洞开?
大并长,蕊山今夜直竿来。
二房联:二不二,岭上花开求唯一;
情有情,枝头果结要无疆。
三房联:擎朱峰,峰顶峦头添银露;
荫赤叶,叶下溪边燃红烛。
童书记娘子淑芬看后,禁不住笑哈哈地骂道:“老不正经,写些啥哟!生怕人家小子不晓得如何洞房似的,要你写来启蒙启蒙?”
“嘿嘿嘿,三天不论大小。作媒人的好事儿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对这‘最后一公里’的事儿,启蒙启蒙也好,万一……”童书记笑道。
“万一个屁,谁有你当年那么笨?”淑芬又骂道。
大家听了都哈哈哈地大笑起来,早忘记了童凤山这媒人还是公社书记呢。
贴好了对联,刚好迎亲队伍要出发去迎亲。童书记趁势背上主人家的几条香烟和几十百把个装有2分钱纸币的小红包的大挎包,拉着娘子就随着队伍去了。
秦家大院的亲朋好友看着又轰笑起来。秦天老两口,听到打大锣吹锁呐的迎亲队伍抬着盒喜气洋洋的出发了,就赶忙出来招呼团邻亲戚坐着开早餐席。
人们一边喝酒,一边吃着红烧白、黄酥肉(其实大多包的红苕心子)、三心、八大磴、扣碗、鱼、鸡、鸭、油炸胡豆、灰面砣砣、油煎焦粘鱼儿、海带粉丝汤。最后一个菜是考主人家手艺的咸菜,一般有红豆腐、红豆食、泡菜、嫩姜和丝丝咸菜,既开胃口又下饭。而最考厨子手艺的则是烧白,烧白是用菜油将煮好并插起小孔的涂抹了麦醬、白酒、甜酒、酱油、红糖、嫩姜仔末、花椒胡椒末的大块肥肉(一般肥瘦兼挞)酥好后,凉好,待佐料浸透了,才切成块,再切成片,片不能太薄又不能太厚。薄了易化,厚了又硬。待土碗摆了,将切好的烧白肉,每十六片仰起放一碗,即肉皮背面向下,瘦肉或肥肉让子朝上装整齐,然后将淹制好的萝卜英叶子切成颗粒状盛在烧白上面,有的还要撒点老姜粒,囫囵的花椒胡椒壳。最后一碗一碗盛好压平一轮一轮置于大竹蒸笼里,用大火蒸五个小时左右。待蒸笼冒大汽了,笼壁在浸水出来了,烧白肉香味佐料香味浓郁地扑面而来了。就可退出柴块,用小火温一个小时左右。火候拿捏得好,佐料用得恰到好处的厨子做出来的烧白,黄中透红,皮面打皱皱,用筷子拈得起,不会拈烂,但入口轻轻一抿,又缓缓融化成肉液,肥而不腻,软糯易化,味道鲜香醇厚,吃了满口肉香。
秦天夫妇请的师傅正是这一等一的高手,所以做出的烧白,堪称樱花江一绝。其他几种荤菜也令人拍案叫好!团邻一边吃着,一边称赞着主人家有福气,手艺好,又热情,厨师技艺也精湛。乐得秦家老小直笑得合不拢嘴,直劝道:“好吃就多吃点!看嘛,没啥招待的,把饭吃饱!”
那年代,人们能来坐席就是抬举主人家,尽管大多送的不过是一升两升谷子、苞谷、麦子、胡豆的,但俗话说得好:“大小是个礼,多少是个情。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乡里乡亲的,主人家能不热情吗?
但席面要好,宁可亏本,也莫让乡邻说半个“孬”字。尤其是娶媳妇嫁儿这样的喜事,更是马虎不得,不能出半点差错!就是图个吉利。
秦天老两口尽管累了个够呛,但一下子娶进三个如花似玉的媳妇,这可是祖祖辈辈开天辟地以来的天大喜事,不知是哪辈子烧了高香积了德,才修来的福气!再累也值。所以一边尽着主人家的礼数,跑前跑后,招呼了这里招呼那里,一边心理盘算着,迎亲队伍该回来了,一边踮起脚尖,伸长脖颈望向大门外的路口。
“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
“嘀嗒,嘀嘀嗒嗒,嘀嘀嗒嗒嘀嗒嗒……”
“来了,拢啦拢啦,赶忙点,序客师准备好,放火炮的准备好,奏乐的准备好,一会跨进门,就鸣炮奏乐接东西,安置送亲队伍!布置洞房的准备迎接新人!特别是堂屋的准备好,请秦家父母上高堂候着!!”序客师一片声高喊,立即各就各位。
说话间,队伍已跨院门,瞬间,礼炮轰鸣,喜乐高奏,大家手忙脚乱,簇拥着三对新人上堂屋举行拜堂仪式。
只见秦山三弟兄穿着暗红花纹婚服,精精神神,干练利落,后面牵着打扮得花团锦簇,婀娜妩媚又透着几份英气的殷家三姐妹。款款跨过火盆,登上三步石阶,步入堂屋正中间。
堂屋正面放着一张雕花楠木八仙桌,桌上插有香火盒,摆了供果,一对红烛高高燃着。墙壁上贴有红底金色“天地君亲师位”字样的家神牌位。八仙桌两旁各置一把红木椅子,上面端坐着眉开眼笑的秦天夫妇。左斜前方另置两把椅子供族里最高辈份的长辈坐,右手前方又置两把椅子专敬媒人夫妇。
八仙桌前放着三对绣有喜字的蒲团,专供三对新人跪拜天地,父母,对拜所用。
堂屋挤满了人,特别是小孩一边仰着精灵灵的眼睛斜地里偷瞧搭着红盖头的新娘子,一边拍着小手唱道:“打锣打的哐哐,新客儿哭的汪汪……”惹得大家喜笑颜开。
“各位来宾,各位高朋。吉时已到,婚礼开始:
五月樱花红烂漫,
三对新人真好看。
凤凰迎送成双飞,
秦家娶得媳妇归。
来到堂屋拜高堂,
天地恩情不敢忘。
转身齐拜父母恩,
父母恩情比海深。
然后夫妻来对拜,
一生一世永相爱。
值此良辰美日,新郎秦山、秦岭、秦峰与新娘殷蕊、殷花、殷叶喜结良缘。现在举行拜礼:
一拜高堂……
二拜父母……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婚礼主持人按预设的程序一一完成各项礼节后,被送入各自洞房安息。
婚礼完毕后,各自入席,夹菜喝酒,品评厨艺,猜拳行令,自不在话下,热热闹闹了一大半天,渐渐有些客人各家有各家的事儿忙就陆陆续续,拖妻带仔,用南瓜叶包了杂包千恩万谢地离去。只剩下些本家近邻爱热闹的年轻人闹洞房,嘻嘻哈哈说了些流传樱花江一带的“四句”后也离开了。
三对新人各自安歇,其他人也跟着乏了一天,也早早歇下。
次日,回娘家,殷家自是十分欢喜,殷蕊她们娘狠狠地炸了十几个鸡蛋硬要三位新姑爷多吃点,等等一应事宜均以习俗为准。
到此,苦苦等待多年的两家亲事在经历冲击和缓和后终于获得圆满结果。
樱花江一带经这喜事的滋养,又似乎回归到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人们从殷秦两家幸福中也似乎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
下一篇: 一剪梅·此岸与彼岸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