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智慧的灯-正文159~160页
(二)“种子现行”,即有无各法,都从种子生起。
(三)“阿赖耶缘起”,即阿赖耶识为实有,变现一切法。
(四)“三性”,即一切法都有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其中遍计所执性为空;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为实有。
(五)“五种性”,即众生分别有五种种性:大乘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不定种情、无性。无佛性的不能成佛。
(六)“四分唯识”,即主张心识作用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为法相宗之根本知见)。
法相宗建立后,即成为中国大乘唯识思想的代表,弘扬于我国。随着法相宗日益兴盛,摄论宗归并入法相宗。但至晚唐后,法相宗渐渐衰落。到晚清时,又由于杨仁山居士弘扬法相宗,终令该宗得到了复兴。杨仁山居士的著名弟子太虚大师等,为法相宗的复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九节 天台宗(亦称“法华宗”)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宗派最早创立的宗派。渊源于北齐、南陈,创于隋,盛于唐,晚唐趋于衰落,宋代有所谓的“中兴”,尔后延绵不绝。
该宗先驱者是北齐时的惠文禅师,他的思想是以《大智度论》的大乘空观为指南。后惠文禅师传给惠思,惠思禅师读《法华经》而悟“法华三昧”,到南方后,便提倡“教禅并重,定慧双开”,由此确定了天台宗“止观双运”的基本风格。
但“天台宗”的实际创建人是隋代智顗大师(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人。顗,读音yǐ,安静的意思),人称“智者大师”。智顗师23岁投慧思禅师受学,后慧思南下衡山隐居时,嘱智顗去金陵弘法。
公元567年,智顗大师抵达金陵,受到陈宣帝和上层官僚的礼遇和敬重。后住瓦官寺讲解《大智度论》和禅修法门。陈太建七年(公元575年),入天台山隐居,实修止观,历经九年形成“圆融实相”说。后重返金陵,公元587年于金陵光宅寺讲解《法华经》,其内容由弟子记录整理成《法华文句》。后陈灭亡,离开金陵去庐山。次年,隋文帝诏他出山弘法。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到荆州玉泉寺演讲天台教义,后完成《法华玄义》《摩诃止观》二书,与《法华文句》合称“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代表性著作。
智顗大师一生致力于创宗立派活动,通过建寺院、收门徒,加上在陈隋两代朝廷的支持下,创建了以天台山、荆州为基地的传教中心,终使天台宗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宗派。
天台宗的教义,以智顗大师的佛教修持法为主要内容,核心是“止观学说”。
“止观”是通过止息散心,观想简择(排除繁杂的妄想,集中于一念),获得般若智慧,本是佛教诸多修持方法中的一种,而智顗大师把它概括为修持的全部,是解脱成佛的根本途经,他说:“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天台止观学说的早期理论,渊源于大乘中观学派的“实相”论。实相论,就是能够觉知事物“实相”的认识论,这种觉知认识就是般若智慧,也就是“佛智”。据说北齐的惠文禅师在研读《大品般若经》和《大智度论》之后,主张“三智”可由“一心”得,由此确立了“一心三智”说。
(三智,指能觉知事物实相的三种智慧。《大品般若经》认为:
上一篇: 长篇小说《同仇敌忾》一二七
下一篇: 长篇小说《同仇敌忾》一二八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