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忘不了,那一轮金黄的圆月

作者:王力先 阅读:212 次更新:2024-07-23 举报

   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苍苍,走过了数不清的岁月风风雨雨后,回首往事,在我脑海的记忆里,有很多生活的往事都已经被岁月封尘了。然而,我童年时代生活的那美好一页,依然清晰地铭刻在我的记忆里,时时翻动着我心扉的页面。

 

       我的童年生活在农村,不知道经历过了多少个迷人的秋天的美好夜晚。农闲时,村里生产队的晒谷场上,那一轮金黄的圆月儿高高地挂在天空,淡淡的,凉凉的,清幽的月光洒在地面上,晚风习习地拂面吹来,村里的人们自发地围成了几个小圏子,有的纳凉闲聊,有的听老年人讲故事,有的戏迷在即兴拿着扫把当木偶,演起了临高传统木偶戏,自娱自乐。村里的民间鼓乐队奏起了“呜罗呼——”的过门乐曲声,那朗朗的笑声,那情不自禁的喝彩声,那如诉如泣的笛子、二胡和唢呐的演奏声,在夜空中悠扬地回荡着,这一幕使我终生难忘……

 

       说实在话,我今天之所以喜欢上读书,一生跟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一名教书匠,这跟童年时代每个夜晚都喜欢去听老人讲故事,和听临高木偶戏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六十年代末期,我们农村的生活条件差,没有任何文化设施,也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点着一盏暗淡的煤油灯照明,那时候煤油也是很紧缺的,要凭票购买。谁家平时都舍不得点灯照明。一到晚上,大家都喜欢集到村口的晒谷场上去奏热闹。那时候,正好是文化大革命,学校也正好罢课闹革命,晚上我们不去学校晚自修老师也不管。我们也乐得不可开交,一等到晚上就迫不及待地往村里生产队的晒谷场上跑去,我和小伙伴们往人堆里一挤,找个空地方用木履垫在屁股下一坐,就如疾如醉的听起故事或临高木偶戏。在我们农村这是一块“革命的扫帚”扫不到的地方,我小时候就在这里听了很多的民间故事和临高木偶戏,比如: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岳飞传》、《裹萤读书》、《铁棒磨成针》、《锥刺股,头悬梁》等民间故事,还有《朱元璋起义》、《薛仁贵征东征西》、《铡美案》、《西游记》、《西厢记》等临高木偶戏。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民间文学艺术的熏陶,在耳染目儒中明白了许多人情世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了不少人生的哲理。有的故事我听了又听,百听不厌,有的故事我听了以后,吊起了我更大的胃口,不满足于听故事,又想方设法去找故事书或小说来看。我那时候简直成了一个书疾,我在阅读中被书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所感动,被他们高尚的情操所震撼,为他们的刚正不阿而喝彩,为他们的命运而揪心,为他们的遭遇而打抱不平。有时半夜里睡觉做梦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着书中人物的话,弄得睡在一旁的阿婆责备我夜晚睡觉也不安生,夜里胡乱说梦话。我醒来后,听了阿婆责备,只好不好意思地一笑了之。从此,我和书交上了朋友,走进了书的殿堂,从书中摘抄下了一本本厚厚的格言、名言、谚语、歇后语、俗话,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像蜜蜂一样允吸着知识的养分,其乐无穷。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给予了我的生活增添了智慧和力量。

 

       如今,儿时夜晚在村口生产队晒谷场上的那一轮金黄的圆月儿,依旧高高地悬挂在我的心头上,那朗朗的笑声,那情不自禁的喝彩声,那如诉如泣的笛子、二胡和唢呐的演奏声,依然悠扬地回荡在我的记忆里。你说,我怎么能够忘记这段童年的美好生活呢?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