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老村老泉情悠悠

作者:段延庆 阅读:1063 次更新:2021-04-02 举报

 在乡下外婆家度过了我的童年,我永远记得村里那两口老泉。


村东的一口叫东泉,村西的叫西泉。平地涌起的两口泉水滋养了世世代代的村民,我也是喝泉水长大的。因了这两口泉,老村就有了一提起来就闻叮咚之声、见清亮之形的名字“双泉”。


泉也是老村区别于周围其他村子的地方。邻村全是以井为饮,只有这个村子以泉水为生。天旱久不雨的时候,泉水依然清澈充盈,这时会见到四邻八方的村民套着驴车来村里拉水吃。


泉水清冽甘甜,无论泉水水位被舀下去多深,次日清晨又涌至泉壁上的溢水洞水位处,高出水位线的泉水从溢水洞流出,顺着水道流至洗衣池。


村里的姑娘媳妇们便在忙完了农活之后,端着家中老老少少脱下的一大盆衣服,来到洗衣池边洗衣。女人们边洗衣边聊天。洗衣池下面是沤麻池。无论春夏秋冬,清晨时分,泉水永远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下方的洗衣池、沤麻池。


村子南边是巍峨连绵的伏牛山,北边则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


夜晚躺在床上,四周沉没在无边的寂静里,耳边可清晰听见河边传来的“哗哗”流水声。这条河叫浏河,据《偃师县志》记载,春秋时此地属刘子国,这条河便以“刘”姓加上三点水旁命名,如今的村民大多姓刘。这条河随着绵长的时光流淌了千年。


有山有河还有泉,自然适合人类居住了。不远处,就有年代更久远的灰嘴遗址。这个原始社会时期的古遗址,出土有石器、骨器、陶器等。我想象着男男女女一群祖先们栉风沐雨,含辛茹苦,在最初的河边抟土烧陶,留下了文明的印痕,那古老明亮的火焰辉映着千年之后的人们。


山村位置偏远,安静恬淡。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小小的山村承载了世代村民的悲欢离合,岁月流转。


老村的泉算不上天下名泉,自然也没有那些名人雅士流传后世的诗篇。但在我眼里,它朴实、低调、含蓄、包容,和这片默默养育着村民的土地,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和那些桃花、老树、鸟雀、炊烟、猪、马、牛、羊、鸡、狗、兔一起构成了山村的符号,世俗又清高,拙朴又灵动,烟火味中散发着缕缕诗意,成为慰藉我心灵的一丝温暖。


老村位置偏远,没有条件成为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繁华重镇,它只是安静闲适、民风淳朴的小山村,但它和千千万万的村落一样,构成了华夏民族的基石,延续着薪火相传的乡村文明。


再回老村,抬眼南望,是满眼的青山,我知道伏牛山上那片高山草甸就是林业保护基地黄金大草原,近几年已成乡村游的新符号。又看看身边,村里硬化的地面、架设的路灯,还有修建的幼儿园,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心里又生出一丝欣慰,感觉到乡村不会被遗忘,老村老泉也正在经历着发展中的阵痛和嬗变,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山村的未来与希望。

标签

暂无标签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