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写作的文学航标何在?
北京4月1日电 (记者 高凯)青年作家与青年写作一直是当代文学界的热点话题,这个时代的青年写作有哪些特质?青年写作会产生怎样的张力?目前存在哪些壁垒?青年作家心中的文学航标何在?
3月31日,由大益文学院和中国作家网联合主办的“新青年·新势力”中国青年作家峰会在京举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大益文学院院长陈鹏,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宁肯,《小说选刊》副主编、评论家顾建平,以及艾诺依、崔君、范墩子、格桑拉姆、李司平、林培源、庞羽、宋阿曼、王苏辛、魏思孝、小珂、余静如、郑在欢共13位青年作家参加峰会。
吴义勤表示,当下现实生活丰富广博,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精彩故事,对还在成长中的青年作家来说,不管任何一个时代,如何面对现实、处理现实对文学创作而言都至关重要。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文学界很多作家深入一线采访,创作出一大批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还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个特殊而重大的事件,全国很多作家都在书写这一题材。文学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最好方式,能不能把这些故事讲好,对广大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他希望青年作家们积极投入现实生活,深入人民群众,聚焦现实题材,讲好中国故事。
吴义勤指出,人类文学史上,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有着相应的历史沃土,青年作家的写作,也不能够脱离时代和政治。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也面对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文学创作的精神价值与我们的国家、民族、时代、人民有着切切实实的血肉联系,作家更应该提高政治修养,增强政治判断力,重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事实上,扎实写好主旋律作品需要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丰富的切身经验,除了主题与题材的准确,还需要文学品质的支撑。吴义勤还谈到,青年作家要多从中外文学理论中汲取丰富营养,认识到自己的写作是站在中外名家的肩膀上,学会用理论武装头脑。
当日峰会上,青年作家分为三组,围绕“我们时代的写作”这一主题,就写什么、怎么写,写作的变与不变,文学如何扩大影响力等议题展开研讨。
此次活动还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文学辩论赛,13位青年作家分为正反两方,围绕“青年作家是否需要回归传统”这一话题展开辩论。在随后的改稿环节中,13位青年作家结合具体作品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思路,邱华栋、顾建平、陈鹏、陈涛等对青年作家作品做了逐一点评。(完)
下一篇: 新冠之年的日本文学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