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龙新作《如果来日方长》 记录武汉抗疫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高凯)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刘醒龙日前推出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作品以文学笔触记录武汉抗疫受到关注。
疫情期间,刘醒龙身患复杂的眼疾,但他以惊人坚毅与胆识执着地写下亲历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全过程。与一般采写抗疫故事的作品不同,刘醒龙从头到尾身在武汉,与全家三代人共住一个屋檐下,他写作的身份不是一名作家,而是一位在抗疫战场上,没有任何退路、只有挺身而出的一千一百万普通武汉人中的一个。
在《如果来日方长》日前举行的分享会上,刘醒龙坦言,时隔一年多的时间再次来到北京,看到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时还是有不真实的感觉,当日,谈到武汉卓尔足球队险胜,武汉球迷所说的“我们活下来了”这句话时,他一度哽咽泪下,直言现在的泪点比较低,特别容易感动。他说即使是在武汉采访的专业记者的所见所闻也不会比一个普通的武汉人所经历的感触更为深刻,因为疫情期间的真实情况,只有身处武汉日常生活的真正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
评论家梁鸿鹰从理论视角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认为《如果来日方长》具有充分的真实性、丰富的文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全书充满着生活的质感,以强大的细节和语言的整合能力,达到了生活情感与艺术才华的统一。
他指出,《如果来日方长》是目前反映抗疫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这部作品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有开放包容的心态,需要认真品味文字背后的思想。
“第七十六天过去,接下来的日子不再是第七十七天!”“一个人要何等坚忍,才能使自己面对玉石俱焚的现实而幸免于身心俱碎?”刘醒龙用亲身经历和处于一线的在场感受,写出二十万字的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抒写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过程。
作家以理性客观的视角,详细描述亲人、朋友、同事、邻居,以及或熟悉或陌生的同城中人,与疫情决一死战的具体细节,用大量事实和实际行动表现了武汉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的“拼命”精神,使人理解为何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为何是“英雄的人民”。
书中既有个人日常平凡小事的描绘,也围绕着疫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深度反思,既有未成年儿童在疫情之下令人动容的不一般表现,也有本地抗疫主力军鲜为人知的罕见手笔,具有相当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如果来日方长》中,刘醒龙以文学形式客观地讲述了这场灾难对武汉人心灵、生命带来的巨大破坏和震撼,真实可信地铭刻了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武汉人在非常时期的生活与感想,饱含深情地记录了武汉人民的特殊经历中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以及国家、社会、医护人员、志愿者和患者等在抗击疫情的表现所带来的感动。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武汉城内城外的重重艰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改变。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世界的民心向背,值得人类好好反思借鉴。”刘醒龙说。在作品中,作家对诸多事件的思考评论是理性而深沉的,也充满包容情怀。书中密实的细节,丰富的感受力,温厚的情怀,深刻的洞察,中肯的见解,使得这部作品内容充实并富于感染力。(完)
上一篇: 长篇报告文学《革命者》出版
下一篇: 吉林省网络作家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
评论[0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