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库 >> 散文   

读红楼细品味之三:探春写男子簪菊

作者:岩青草 阅读:145 次更新:2024-06-01 举报

读红楼细品味之三

                                                   探春写男子簪菊

金桂飘香,伴着丰盛的螃蟹宴,大观园里菊花诗会雅兴正浓。“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十二个以菊为宾,以人为主仿佛菊谱的题目让众位诗家感到新颖别致兴致勃勃。探春看着诗题道:“竟没人作《簪菊》,让我作这《簪菊》。”又指着宝玉笑道:“才宣过总不许带出闺阁字样来,你可要留神!”一时诗成,探春写到:“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这首诗还真读不出闺阁字样,对镜弄妆本是女儿常态,“镜中妆”当是女子的代称,可偏偏冠以“休认”,不正是说簪菊的非女子么?接下来的“长安公子”是杜牧,“彭泽先生”即陶渊明,两位著名的爱菊男子;颈联中的“短鬓”、“葛巾”也正是当时男子的体貌和服饰,男子簪花,才会有“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的矜持与自得。三小姐别出心裁,写男子簪菊无疑。

探春何以要写男子簪菊呢?她可是曹雪芹笔下的又一位出色女子,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采精华是她外在容貌,疏朗大方、远见卓识、清明细致、敢做敢为是她内里性格。她没有林黛玉的忧郁愁绪;不像薛宝钗认准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宝二奶奶”的身份上;她比史湘云多了深刻与成熟;比王熙凤更多了公正、无私、理性,更有创新和气度,与林黛玉一样,她也从未向宝玉讲过那些“混账话”,她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对封建没落家族进行改革、“补天”的期望与遗憾。读探春,真如清风扑面,使人忘俗。

她是荣国府贾政老爷之妾赵姨娘的亲生女儿,这“庶出”的胎记,让这么一位“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女子,同样难以逃脱“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命运。

“庶出”,那个时代特有的一道风景,贵族家庭非正统夫人出生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划入另册,“嫡”、“庶”界限严格,等级分明,遭际有泾渭之别。“嫡出”的宝玉是被全家呵护在手心的凤凰,虽常被贾政呵斥甚至毒打,但那是当家的主子对家族接班人“恨铁不成钢”的意念宣泄,是“爱之切,恨之深”。同样是儿子的贾环,从来没有人提起过对他的教育与培养,生死由命,好坏随他。作者用似乎平淡的笔触记叙了同样是探望生病的贾赦,邢夫人可以让宝玉同自己坐在一个炕褥上,百般摩挲抚弄并留他吃晚饭,而贾环与尚未成年的贾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充满爱意的“摩挲抚弄”,而枯坐一旁。当体现母子深情的“摩挲抚弄”,再次发生在“滚”入王夫人怀里的宝玉身上时,醋意与怨愤已爆棚的贾环,再也忍受不住,只假装失手,将一盏油汪汪的蜡烛向宝玉脸上推去。这个虽在豪门却是“庶出”的孩子连寻常儿童可以时时享受的亲情与母爱也不能够。

“庶出”的怪胎,对于女子的伤害,比男子尤甚。凤姐就曾对平儿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出嫁”可是那个时代成年女子唯一的归宿与出路,关乎终身幸福,因此“庶出”往往成为这些女孩的心病,聪明如探春者,感受更敏感。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敢于“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这种带有侮辱性的举动,除了自恃是邢夫人的陪房,还有轻视探春只是一位“庶出”的年轻姑娘的心思。

宝玉与探春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有一次两人在一起谈到赵姨娘,探春说:“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我就出来往太太跟前去了”,“太太”,自然是正统的王夫人。“往太太跟前去了”短短的七个字,满含着这位庶出小姐,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她仿佛正处在悬崖边上,急于去寻求一种认可与救赎,因此不论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她都努力去与自己出身低微的母亲划清界限,以保持自己贵族小姐的高贵身份。

面对社会的歧视,无奈的探春幻想自己是个男儿,“庶出”的痕迹就会淡化,就会改变。这个少女面对着亲生母亲的刁难,曾满怀悲愤地说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像男人一样”、“立一番事业”,正是探春的最高志向。她羡慕男子的集会结社吟诗填词,遂成为大观园诗社的发起人,展读她的邀请花笺,文辞优雅,引经据典,简洁明了,有男儿豪爽之气,无女子扭捏之态。“像男人一样”、“立一番事业”的意识深深地镌刻在灵魂中,一首簪菊诗就被她写成了对男子的调侃与赞赏。

渴望“像男人一样立一番事业”的探春,终于在三驾马车临时执政时得到了实现自己理想的舞台。一场以自己亲舅舅死亡丧葬补贴引发的风波,震慑了刁奴险心,立下了不以人情而按规矩办事的原则;一场大观园物业承包的改革,兴利除弊,颓败的荣国府似乎有了一点起死回生的希望。她在这个舞台上的清明、坚决,胆识,她心心念念力图挽回颓势,振兴家业的努力,足以使贾府中束带顶冠的男子们蒙羞。此时的探春不像是封建时代的贵族小姐,而更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风浪中的弄潮儿。

这真是一位非凡的贵族小姐,《红楼梦》里“茉莉粉替去蔷薇硝”,引来宝玉的芳官、宝钗的蕊官、黛玉的藕官、湘云的葵官、宝琴的豆官与赵姨娘的一场冲突,在引人发笑的闹剧中,独独没有探春的艾官。迎春的大丫鬟司棋可以为一碗鸡蛋,率领众小丫头对厨房大打出手,贵重的“攒珠累丝金凤”被乳母拿去当了做赌资,却不闻不问,而探春“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她们也没得收藏。”可见平时管理的严格与有效。抄检大观园,骤临变故,独探春挺身担当,使自己的丫鬟免受被抄检的屈辱;独她透过抄家看到家族面临的危机,发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的警告;那一晚她击向王善保家的一掌,成了这次抄检中唯一的一抹亮色,为所有蒙受“贼”名之冤、遭受抄检之辱的丫鬟伸张了正义,出了一口恶气。

有的文章,将探春的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改成了“才自精明志自高”,据说是为了“清明”二字与第三句“清明涕泣江边望”里代指“清明节”的“清明”二字重复。其实用字精准如曹雪芹者是不会弄错的,“精明”有聪明之意,也有“算计”、“打算”的意思包含在内,去形容王熙凤是十分贴切的。而“清明”一词,是指政治上,有法度、有条理;心理上,清楚而镇静;性格上,清澈明朗、清淡明智,这正是作者心目中的贾探春。四句诗,二十八个字中,用了两个“清明”也许正是作者要表现这位女子从内到外的“清明”。

有人以乘上了什么样的“车”和遇到了什么样的“路”来比喻人的“命”与“运”。其实,在“命”、与“运”之上,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人自身的观念、觉悟、意志、性格和努力,可以想见,“才自清明志自高”的贾探春,尽管生于末世,但凭着自己的“清明”才具与高远志向,其结局一定与同是贾府“庶出”小姐贾迎春完全不同,尽管远嫁千里之外,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也依然会是一位有作为的王妃。


上一篇: 六一儿童节

下一篇: 庆“六•一”

朗诵

添加朗读音频链接后,文章标题后可显示播放按钮。

评论[0条]

更多>
内容 作者 时间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