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
江 湖
文/张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江湖行走的人,多多少少想混出一个侠名。金老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嫉恶如仇,慷慨尚义,济人危难都是侠义所为,可为国为民,才真正堪称大侠之风。
在合肥肥东磨店,就长眠着这样一位人物,江淮大侠王亚樵。
五月,在瑶海区磨店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寻访王亚樵的安息之地。离王圩村村委会不远,就是一片墓地,王亚樵家族墓就掩映在一片葱葱青草之间。整个墓地在一个坐西朝东的坡地上,墓地朝阳,前面开阔,前后还有两片杨树林掩隐,东面树林的前面有一条小河,细水清清。西面树林的后面有一口水塘,里面芦荷满塘。真是前有小桥流水,后有荷塘林荫,地势好,风景好,亚樵先生葬于此地,当可静静地安息了。磨店曾经出过两个大人物,一个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一个是民国豪杰王亚樵。
亚樵先生在江湖是辉煌的,他给众多达官显贵带去了阴影。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组织――铁血锄奸团。汉奸卖国贼听到这个名字,无不闻风丧胆。而锄奸团团长,就是号称“民国第一杀手”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蒋介石一提这个人,假牙就发酸;戴笠若是听说这个人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汪精卫体内的子弹就是王亚樵派去的杀手留下的;连上海滩的“大佬”黄金荣、杜月笙遇上王亚樵,也得绕着道走……
亚樵先生在江湖是侠义的。
因为他出身贫寒,一向同情劳苦大众,并且具有强烈的爱国激情,所以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以革命者自居。少年时为了寻找出路,为了朋友义气,他常常不惜用暴力和暗杀的手段去对抗社会、对抗权贵。
后来,他又加入中国社会党,还随柏文蔚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参加过“二次讨袁”运动……
种种尝试失败后,穷困潦倒的王亚樵在上海滩游荡,在柏文蔚的支持下,接管了上海“安徽同乡会馆”,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这期间,王亚樵深深体会到上海劳工的辛酸,决定成立“安徽旅沪劳工会”。王亚樵专门买来100多把斧头,组成斧头队,为饱受欺压盘剥的劳工撑腰出气。
只要哪个工会会员被资本家或地痞流氓欺负了,他的斧头队就一拥而去,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或砍或杀,异常凶猛。他们高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普通人都避而远之。
王亚樵的斧头队在上海砍出了一片天地,拜在他之下的门徒越来越多,王亚樵也因此一跃成为“上海劳工总会”的总头目,会员达十几万,门徒增加到数千人。
亚樵先生在江湖是孤独的。
他的行为,为很多人诟病。有人说,他满脑子都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江湖义气。
可是,在那个军阀混战,弱肉强食的年代,当被榨干了最后一滴血的老百姓到处诉苦无门的时候,还有什么能比一把斧头更管用的呢!亚樵先生说,去他娘的规矩,砍了再说!
可是对自己,亚樵先生却又近乎苛刻地坚守着自己的规矩。
坟茔上青草郁郁,一阵凉风吹来,飒飒有声,在这片故乡的土地上,亚樵先生终于回到了他儿时游戏的田间塘边,远离了曾经的打打杀杀,漫天烽火,在外的游子在游荡多年后,终于能回到母亲的身边。
而在父亲眼里,他未必是个孝子。
王亚樵的父亲是附近乡村里的郎中,用乡下话来说,算是一方有头脸的人物。当时王亚樵也在上海滩创出了一番事业,所以王亚樵的父亲就想在家乡广置田产,也算是证明自己儿子有出息,光宗耀祖了。
老爷子花时间、花精力,跑遍了附近的田头,跟人都谈妥了条件,契约也都签了,然后跟人说我去找我儿子掏钱去。
结果王老爷子到上海滩跟王亚樵把事情一说,王亚樵不同意了。他说,“我有钱,但这钱一方面是兄弟们的血汗钱,另一方面是为了扶危救困,支援革命所用的,为了国家,为了助人花钱,没二话,可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钱就不能花。”
王老爷子好说歹说,王亚樵就是不同意,结果老爷子一着急就气病了,然后一病不起,最终客死上海滩。这件事王亚樵一直也没有松口,到最后还是王亚樵手下的兄弟们瞒着王亚樵,偷偷凑钱把买田地的钱给付清了。
据说王老爷子送葬归乡的时候,从上海沿着水路走,到芜湖上岸,然后当地的警察自发聚集起来送行,八百名警察骑着自行车一路护送。沿途所过之处,老百姓自发地摆香案祭拜。
听着村里老人的描述,我想起了亚樵先生的几段轶事,于是问身边社区工作人员,都是90后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纷纷笑着摇头。
是啊,已是2024年了,转眼就是近百年的沧海桑田。王亚樵的故事,现在或许只是活在老人的记忆里,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终究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现在磨店的年轻一辈,除了听家里老人闲暇时说些传奇故事,很难能找到有熟悉王亚樵生平的了。一位民国豪侠就这样随着那一抔黄土而被掩埋,在乡土记忆里渐渐被遗忘。
最终,随着岁月,相忘于江湖。
评论[0条]
更多>